关于小学语文应用情景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8-08-25徐永泉
徐永泉
【摘 要】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有助于調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探讨了情景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景化教学 教学质量
引言: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景化教学法,就是在语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之下,从教学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觉融入到其中,并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的构建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情景课堂的构建、情感的投入、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等工作,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情景化课堂之中。
一、 教学内容的选择
情景化教学方法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适用情景化教学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情景化教学法时,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开展情景化教学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要先了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知道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去研究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从教学内容中选择贴进于学生生活,能够调动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内容。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的情景化处理,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如选择《开国大典》一课为教学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开国大典的经过,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围绕该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可搜集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开国大典的盛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体会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实现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的统一。
二、 课堂教学情景的有效构建
2.1 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构建情景化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发挥着语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首先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情景化课堂的构建。其次在情景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节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反应,实时的调整课堂,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教师要注意到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创设情景时,应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若展示的是学生从未见过的事物,要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事物有所了解。如在学习《绿油油的爬山虎》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对爬山虎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进而为理解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
2.2 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在情景化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受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的限制,在情感和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语文教师要从本班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情景课堂。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若不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或是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即使情景课堂设计的再完美,也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话剧等形式参与到情景化课堂活动,主动去探究本课的内容。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扮演雨来、雨来妈妈、雨来爸爸、日本鬼子等角色,借助多媒体平台构建出雨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情景。然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雨来的事迹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小英雄雨来的英勇事迹,对雨来这一人物形象就更加清晰了。
2.3 选择合适的情景表现形式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应用情景化教学发,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景表现形式。可以选用的情景表现形式有情景剧、游戏、朗读等,其中情景剧是按照教材内容的情节,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学生的表演,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方式。如在《将相和》一课上,让学生扮演蔺相如和廉颇,通过营造蔺相如和廉颇的冲突与廉颇的负荆请罪场景,让学生理解将相和的含义。朗读则是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本,将情感投入到其中,以主人公的视角去朗读教材内容。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本时,会与课本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情感上的体会。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让学生朗读本课,可以感受出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在脑海出浮现出五壮士英勇战斗及壮烈跳崖的场景,产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游戏则是根据教学内容,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该情景形式主要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逐一发言的方式,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表述出来,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多角度的讨论,最后得出知识的一种方式。
结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情景化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景表现形式。在选择情景表现形式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进而构建高效的情景化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朴春玉.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2015,4:51-52
[2] 宁风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