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
2018-08-24陈定情
2017年11月2日下午,徒弟周正悦老师刚参加完区里的目标优质课竞赛,就立马给我打电话:陈老师,我优质课竞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听后,除了替徒弟感到高兴和自豪外,更是陷入了一种思考中:原来再有素质的老师也需要经历磨课的过程,反观周老师讲课评课反思修改的过程,结合她的具体案例,我想原来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
周老师抽到的课题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此次优质课的评价标准是:出示目标,逐践目标,智慧验标。针对这一标准,周老师三次试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也是符合八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的。她确定的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2.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本文作者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和平幸福的田园生活。3.正确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三次试课中,导学环节都做得很完美,以陶渊明的四句田园诗引出陶渊明在人们印象中是个遗世独立,不问世俗的隐士,进而引出事实上,在陶渊明的内心深处,也系着关注民生的情结,建构着一片与民同乐的世外桃源,最后引出课题《桃花源记》,出示目标,伴随着老师甜美的声音,学生渐渐进入课堂。可是在研学阶段,践行第一个教学目标时,第一遍试课,只是带领学生正音正字,对于文本中的难懂的词语、句子没有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现象也没有引导学生予以归纳,便直接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没有解决言的问题,下面研究文,学生听课就很茫然,出现架空现象,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落实。同时周老师在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时,对陶渊明笔下描绘的理想社会桃花源的特点,也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让学生说了一下文本中第二段内容,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加以分析,最后只能架空地得出结论:桃花源里有优美的环境,富足的物质条件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架空地询问学生桃花源里没有什么?教师任凭学生信口开河地说桃花源里没有皇帝、官员,教师强行告诉学生桃花源里还没有战争。这样的答案完全脱离了文本,缺乏依据,所以进入第三个环节正确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时,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源之水。学生无法理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真正内涵,也就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拓展读写环节。由此可知,三个目标的达成也无法完成。
一堂课下来,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听课和修改意见,最后达成口头修改意见,但在第二次试课时,也许由于时间紧迫,周老师在落实第二个目标时,依然处于一个架空阶段,在落实第二个目标时虽有所改進,但在探究陶渊明笔下的所描绘的桃花源特点之后,又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形容眼中的桃花源,这一环节与上一环节有重复之嫌的,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导致第三个目标还没有落实,就草草下课,于是第二次试课之后,我们几位老师就周老师的教学设计需要修改的一一落实到位,最后确定了如下导学案:导学(由陶渊明的四句田园诗深情导入)——研学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文意;质疑交流学生难点字句;古今异义、重点实词、通假字现象检测总结,智慧达标)——研学2 (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出示文章标志性句子: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从口入—复行数十步—便要还家—辞去—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线索,进一步出示思考问题:桃花源里有怎样的景和人呢?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二)——研学3(教师顺势而下,引导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出示问题:桃花源里有这么多美好东西,那没有什么呢?要求学生依据文本找出相关句子。有了这个环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课文,渔人再寻,刘子骥派人寻找都无果而终,说明了什么?很自然的得出了本文的主旨:桃花源事实上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对压迫战争的社会现实不满,对美好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的向往和憧憬),学生深入理解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深刻内涵,再来完成第三个应用环节——写写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就水到渠成,最后留点时间反思整个课堂学习内容。
周老师带着这样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第三次试课,效果出奇的好,整节课堂,深入浅出,相得益彰,学生热情饱满,积极性很高,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也不足为奇。
反思周老师的三次磨课过程,恰好说明了无论素质多高的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需要多次反复地修改、琢磨、提升,一节好课方能被磨出来。
陈定情,湖北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