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重点之我见
2018-08-24杨洁
杨洁
《老王》是作家杨绛所写的一篇散文,现收录于2016年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于《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与之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主编亦是教材主编)中指出:要引导学生理解老王(‘包括我)的善良及理解作者愧怍的原因是因为“自命清高、不解人意”。[1]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授此课时,偏爱研究教参,而不去深究教材,他们以《教师教学用书》对重点的阐述为依据实施教学。但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在日常教学与教研中发现,《老王》一课的教学重点不应是《教师教学用书》所确定的对象。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自己的拙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理解老王形象真的是教学的重点吗
七年级下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老王》一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人物形象,具体如下:“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这个教学重点包括理解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物的品质),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品味作者描写老王的语句等等。总之,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老王(包括‘我)的善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2]简而言之,《教师教学用书》将重点放在了“理解”上,即理解老王的人性之美,理解人物形象的品质,理解老王的善良,理解老王在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即理解人物形象。对《教师教学用书》设定的《老王》一课的教学重点,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研究中,疑问有二:
第一,《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的编者同为温儒敏、王本华等人,但《教师教学用书》对重点的确定与教材中的单元指导意见与课后习题不一致。《老王》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指导中明确指出:“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3]而在教材配套的课后练习中,编者的设计意图为“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我付钱给老王的深层用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注重对人物的外部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深入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4]可见,无论是单元指导意见,还是课后配套的习题,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写法进行学习。即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安排及语言运用,将老王这一形象塑造出来的。那么,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什么?首先,笔者认为,确定教学重点应关注教材本身,要依据单元特点,文体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老王》是一篇具有独特叙事风格的散文,它的重点应在于让学生了解其叙事风格及作者是如何用這种冷峻的笔触写出老王这个人物的。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更多地要放在对文章写法的学习上,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学习作者的叙事风格。用语文界资深专家吴格明教授的话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文何以载道”而非对文中的“道”做过多的深追。
第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重点的确定与教学中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不一致。从日常教学来看,依据《教师教学用书》对《老王》一课教学重点的指导,绝大部分教师都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人物的理解上,即“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而这对于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并不十分难解决,他们能够较快较准确地理解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且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好人。而关于理解老王在临终前送香油与鸡蛋的这一行为内涵,笔者认为,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借助于课前的资料搜索,学生也不难理解。既然老王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十分难理解,那么,在课堂所占的比重中,它就不应成为主角,只需教师略加点拨即可。笔者认为,确定课堂教学重点的依据,应该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老王》这篇课文,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难点在于杨绛是如何用她平淡的语句、独特抒情方式呈现出老王这一形象的。在学习作者的写法时,学生较难理解作者的叙事风格,包括写作手法的运用。但许多老师在教授《老王》一课时,都喜欢将重点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而忽视了对文本形式,这一真正的难点的学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王》一课的教学重点,不应为理解人物形象,而是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即通过文本形式分析,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呈现出来的。
二、“作者对老王的愧怍”是因为“自命清高、不解人意”吗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认为作者对老王的愧怍是因为“自命清高、不解人意”。具体给出了两种理解。理解之一:作者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感到对不起老王的情义。理解之二:作者拿钱回赠老王,“侮辱”了老王的心意。所以,作者是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与不解人意而愧怍”。[5]《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作者愧怍的原因的解释,是现在的主流看法。
对此,笔者主要有两个疑问。其一:难道在老王送鸡蛋和香油时,作者和他多进行一点交流,就不会感到愧疚吗?难道作者不给他钱,收下老王的心意,就不会感到愧疚吗?这显然不符合文章的意思。再读文章最后一段“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6]这里已经清楚地表明,作者并非是因为拿钱去“侮辱”他而感到愧怍,也并不是因为在与他最后一次见面中,没有更多地关心他,而感到愧怍。在作者看来,老王已经知道了她的谢意,而作者给他钱,更多的是出于关心与善意。所以,《教师教学用书》的这一解释,与文章本身相矛盾,与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相矛盾。其二:《老王》中呈现出来的作者形象,是“自命清高”的吗?那什么是自命清高呢?自命清高指自以为强大,看不起别人。在与老王的交往中,作者有自以为强大,看不起老王吗?笔者认为并没有。作者常坐老王的车,一路上,他们还会闲聊,聊老王的家庭,聊他住的地方,她女儿会关心老王,给他鱼肝油吃。试想,一个自命清高的人会在坐车时如此平易近人,闲话家常吗?更重要的是,老王愿意给作者送冰时车费减半,愿意在弥留之际给她送香油与鸡蛋……可想,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关心与照顾势必不少,难道老王会如此感激一个自命清高、看不起他的人吗?当然不会。
那么,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已有太多的名师学者做出了解释。在笔者看来,作者称不上一个“幸运的人”,也不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而她却以此自居,来不断反思自己与老王,这个不幸者交往中那些不安的事,源于作者之前的人生阅历,让她忽视了对老王——这个真正不幸者的理解。所以,在她与老王的交往中,她習以为常的报以同情,用金钱去关心老王,而忽视了对他精神的关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作者对人生思考的深入,她渐渐发现,老王渴望的更多的是精神关注,而非物质帮助,可惜的是,之前的她,并没有领悟到。所以,作者愧怍的是,自己对老王的情感付出,远没有老王那么多,她愧怍的是,她这个幸运者,没有能真正理解老王这个不幸者的精神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作者对老王“愧怍”的原因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自命清高、不解人意”的解释并不准确,更多的是因为作者在与其交往中,付出的情感远比不上老王付出的情感,所以,她因此而愧疚。
三、《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对重点的确定不一致时,应如何取舍
当《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对重点的确定不一致时,出于习惯思维,很多老师,甚至教研员,都会以《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重点为准展开教学,而忽视教材呈现的教学重点。而笔者认为,当《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对重点的确定不一致时,应以教材为主。首先,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7],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能系统、科学、可靠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而《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的编者为同一批人,但是,《教师教学用书》是对教材的补充,是帮助教材这一核心材料更好地被教师理解、运用的。其次,“教科书一般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并应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特征”。[8]而《教师教学用书》是对教材的解读,其中会有一家之言,在解读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它远不如教材那样系统、全面、准确。再次,从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制作过程来看,教材的编者人数众多,前后参与编写的学科专家、诗人、作家、教研员、教师、编辑等,约60多人,制作时间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历时四年多,中间经过了反复试用、修订的评审,并通过教育部门审定,最后才投入使用。可见,其制作过程非常严谨。而《教师教学用书》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制作时间上,都无法与教材相比。最后,从制作要求来看,“教材更具有全局意识,更能体现核心价值观,更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需要,对教学中弊病进行了纠正,更关注教材的科学性,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9]而《教师教学用书》在全局意识、时代性、普适性等制作要求的落实上,远没有教材的那样高。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待《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材呢?其一,《教师教学用书》应被视作一种课程资源。虽然,《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大多是权威学者,代表了大多数教师的观点,但是,教师对待《教师教学用书》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可以唯它论。教师应将《教师教学用书》当做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一项资料。其二,教师的课堂组织应以教材为本,既不能把教材当做一个载体,扩展开来,补充过多的资料,将教材边缘化,也不能片面的肢解教材,忽视文本形式,只关注文本内容,而应该将教材视作一个整体,思考文本本身的课堂价值,思考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确定相对重要的教学重点,展开教学。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之所以与教材对《老王》一课教学重点的确定不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不够重视对文本形式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它将重点过多的放在了对内容的理解上,而对文本中的字、词、句以及作者的写法探究的比较少。尤其是《老王》这样一篇散文,它的叙事风格,它塑造人物的方法,它材料的选取及安排,都应比如何理解老王这一人物形象更适合,也更应该成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在确定一课的重点时,教师要关注教材,关注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要有文本形式分析的意识。
参考文献:
[1][2][4][5]温儒敏、王本华等.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38;142;143.
[3][6]温儒敏等.语文(部编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49;59.
[7][8]百科词条“教科书”https://baike.so.com/doc/6119845-6332990.html
[9]温儒敏.“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