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对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8-08-24边甜甜
对话关系广泛存在于课堂之中,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重在对文本的解构,以便课堂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和文本间的对话,重在要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对文本生成自己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重在引导,教师要结合预设,以问题、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本质是一种交流,是共享和讨论,重在通过讨论而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课堂活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关注这些对话关系,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突出对话重点,这样才能激活语文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一、重视师本对话,提前做好课前预设
师本对话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那么,教师首先得有自己的理解,得提前对课堂中的活动做好预设。师本对话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文本进行解构,重新搭建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连接。在师本对话中,一是教师要全方位地理解文本,以便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二是要确定好目标,学生应该能达到什么目标(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若班级学生层次差异大,可考虑分层制定目标),要以什么样的活动(如导入活动的设计、探究中问题的设计)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诸如此类,要提前做好预设。
在師本对话中,做作品的背景、内容、结构、主题、写作特点等要做到了然于心。如《劝学》中,对韩语的简介、《劝学》的成文背景就需深入了解,且要注重以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概括,以便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时帮助学生归纳,了解背景。同时,对作品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全面了解。在《劝学》的教学中,涉及“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知识,对“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要有自己的见解。师本对话是预设,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基础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关注生本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生本对话是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忽视的环节,其实,多让学生接触文本,提前阅读,不仅可让学生获得直观了解,也利于课堂中探究活动的开展。师本对话一是要让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获得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如《再别康桥》的鉴赏中,若学生对徐志摩、康桥、新月派等常识没有了解,很难理解作者为何用“再”(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故而是“再”)的含义。在进入课堂探究前,可根据作品的特点,布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去和文本对话,这样才利于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构建。
在生本对话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提出问题。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在生本对话中,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大胆地解构。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对于“为了忘却”的理解,有的学生就理解为“难以忘记”,也有学生认为“忘记是为了更好地战斗”,而当追问学生为何会有这样的理解时,一些就参考了许多对该文的评论。在生本对话中,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归纳。如上述案例中对白莽、柔石、冯铿等形象的分析,虽然学生能说出其中一二,但没有根据,对话中就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作为佐证,尝试归纳。
三、重构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这种对话关系是一种较为单向的传授关系,学生在对话中的主动权缺失。重构师生对话,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导向作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到对话过程中,在参与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大多学生只看到了柔石“硬气”,却没有关注其“迂”的特点,课堂中教师提出来,引导学生去找关键词、句,找到后再讨论,辨析,这样,柔石的形象在讨论中也就变得丰满了。
在语文课堂中,切忌单纯地讲,而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如《荷花淀》的教学,先引导学生围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展开阅读,弄清结构,接着追问“开端、发展、结局,其中分别又描写了什么?”而让学生更好地弄清故事的内容,再以时间推移为线索进行梳理,如此,整个作品的脉络也就清晰了。在第一部分中,先引导学生找出环境描写的句、段(如:“月亮升起来……在她怀里跳跃着”。)尝试概括(学生概括,教师归纳为:夜景美、生活美、人情美)并分析作用。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展开分析,如此,学生是主动参与,效果更好。
高中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对话,注重通过对话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汲取自身发展的精神食粮。
边甜甜,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