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生成高中语文有效课堂
2018-08-24周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从“教师主体”转型到“以生为本”,从“三维目标”达成提升到“核心素养”培养,从“传统课堂”飞跃到“未来教室”;特别是“互联网+”模式的介入,师生角色彻底转变,学习形式多元呈现,学习空间无限开放,为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资源的海量化和共享性,形式的开放性和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和超文本化,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等特点,抓住研究性学习“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性,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打造有效课堂。
一、“互联网+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问题化。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归纳、总结,转化为研究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活动网络化。学生的学习可以利用QQ或YY等社交软件,建立学生的学习部落,让学生可以通过QQ提出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心得,然后开展提问、讨论、讲授、分享等活动。
3.教学资源多样化。通过网络来查询、收集的教学资料可以是以电子文档呈现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是有声读物、小视频;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自行制作;还可以对资料进行改造,重组,创新,生成,形成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
4.教学过程研讨化。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查阅、研讨、请教、网络听课等形式,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主动探究的能力
5.教学成果分享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享到QQ群,资源共享。
6.学习情况反馈及时化,借助于问卷星、雨课堂等平台,我们实现了学习情况检测反馈及时化的问题。
二、“互联网+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流程
学生:确立问题(课题)收集资料开展研讨成果分享。
(网络平台及课堂)
教师:引导问题的生成指导、调控、答疑鼓励、评价。
例如比如在进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中的《儒道互补(论语十则)》章节的教学时,我就将其中的“论语十则”录制成微课,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再组成研究学习小组,借助网络,分组对十则语录所表现的孔子的主张及精神进行研读,并形成研读成果;课堂上,由各小组陈述研究成果,并展开讨论,在同学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之中,不仅学生对儒家思想、儒家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任课教师也深受启发。最后留6—8分钟的课堂时间,用雨课堂或问卷星推送课堂检测,学生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扫码登陆作答,教师通过平台即可把控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三、“互联网+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优势
1.自由的时间、广阔的网络空间,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研讨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归类、总结、提炼等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研讨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等过程,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3.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营造了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模式,多角度地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交流。
4.学生在开展网络化学习时,面对的不再是孤立单一的一篇文章、一首诗,而是通過网络收集到的一组相关或相似的文章,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学生借助网路平台,有的阅读了大量的徐志摩的诗,有的收集了徐志摩诗中的名言名句,甚至有的还阅读了林徽因的文章,从一个小点深发开去,充分地感受到了语文之美。
当然,“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也存在诸多缺陷,需要不断发现,不断修正。
诗人乌昂在《教师》中说“做老师最大的善,就是让学生以各自的自我,各自的学习,发各自的声音,并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交给他们的是方法而非纯知识”。“互联网+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进行各自的学习,发出各自的声音,在学习中帮助他们找寻自我,发现学习快乐。
周静,贵州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