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整合教学的方法
2018-08-24张甜甜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段课外阅读总量有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课上组织相关的阅读推荐、阅读指导以及阅读交流等活动。在每学期固定语文课时数的情况下,如何很好地达成语文课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到这些?课内整合可以很好地帮我们实现这一点。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虽然教材编写是以相似主题进行单元编排,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模式多还是以“篇”为单位[1],一篇課文或用一个课时,或用两个课时精讲完成,每篇平均用力,篇与篇之间互不联系,这样的教学相对来说有效但并不高效。
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现有教材进行分析,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整合,将相似知识点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扩大课容量,从而节约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现有阅读整合课在整合知识点的选择上,有的或侧重于同一文体,有的或侧重于相同的主题,有的或侧重于同一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叶圣陶先生也曾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交流方法[2]。所以,笔者认为在整合知识点的选择上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无疑是最优选择。
基于以上原则,下面笔者将以教学中相关案例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整合的方法。
一、相近的主题,相同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首先对本单元的单元构成进行了分析。本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共安排四篇课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在教学时,我将《地震中的父与子》与《慈母情深》进行了整合。第一课时扫清生字词的障碍,能正确流利朗读两篇课文,第二课时将两篇课文整合起来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之所以对这两课进行整合,一是因为两课有相近的主题——父母之爱。《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灾难面前父爱的伟大,《慈母情深》讲平凡生活中母爱深情。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能在灾难、平凡生活的对比中体会父爱与母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另一个整合点是因为两篇文章均是运用了外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在教师指导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外貌、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出《慈母情深》中对母亲的外貌、语言描写,写写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体会母爱深情,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学习运用外貌、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设计练笔,观看微视频《利用外貌语言描写 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学习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同一文体,相同语言文字训练点
三年级上册第31课《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旨在通过水罐一次次神奇变化体会爱心的力量。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也是王尔德所写的一篇童话。充满神奇想象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童话神奇这一文体特征,我将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用两个课时完成了两课的教学。第一课时仍然是解决两课生字词、完成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课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七颗钻石》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以及对应的关键物品的变化,从中感受爱心带来的奇迹,为进一步感受神奇做好铺垫。接下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神奇的描写,圈出关键词句,写出自己的感受,进行全班交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抓住“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进行朗读指导,通过各种读,在读中感受童话的魅力——丰富的想象。接着让学生快速默读《巨人的花园》,找到特别神奇的、充满了想象的句段,画出来,并读出神奇。最后出示《霍桑童话》中《点金术》的开头,让学生发挥想象,试着进行续写,看看谁写的最神奇,写完之后全班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童话神奇想象这一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练笔,让学生在习作中进一步体会到了童话的文体特点。
三、相近的主题,不同的表达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老人与海鸥》和《跑进家来的松鼠》都写出了人对动物真切的情感,但表达方法却截然不同。《老人与海鸥》抓住老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外貌进行刻画,让我们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跑进家来的松鼠》通过描写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态度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我将两课进行整合,意图就是学习两篇文章表达人物情感的不同方法,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体会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一下初读感受,说说读中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一种怎样的情感。然后请学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画出能够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感情的相关语句,仔细品味,做出批注,全班交流之后,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对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段落,然后总结写法:我们从老人简朴的衣着打扮(外貌)、细心地喂海鸥(动作)和亲昵地呼唤海鸥(语言)三方面的具体描写中深深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如亲人般的关爱。接下来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让学生说一说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一家喜欢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再划出反映作者一家人喜欢松鼠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么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全班进行交流探究,品评赏读。最后教师总结写法,《跑进家来的松鼠》写出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但表达感情方法和《老人与海鸥》有所不同。《老人与海鸥》通过对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细致刻画,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如亲人般的关爱;《跑进家来的松鼠》并没有对一家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而是具体写了松鼠在“我”家的三件趣事,通过描写对待松鼠的态度表达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直接的表白而是隐藏其中的。两篇文章虽然表达方法不同,描写的重点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把人与动物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方法习得之后,最主要的还是要学会迁移运用,所以我又设置了一个练笔题目:《跑进家来的松鼠》中有很多地方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请发挥想象,学习运用《老人与海鸥》中的写作方法,完成小练笔——“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此时此刻一家人怎么说?怎么做?表情如何呢?学生写话,交流分享。至此,两课的整合学习结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感情的人文性主题目标达成,体会表达人物感情不同方法的异曲同工之妙以及方法的习得与运用的工具性目标也达成。原本传统课堂需要三个课时(《老人与海鸥》2课时、《跑进家来的松鼠》1课时)才能实现的目标,整合之后的课堂上一个课时就很好地完成,并且做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材整合不是课文之间简单的组合,而是要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以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为原则的整合。这样的整合让语文课堂变得更高效,学生也能在前后联系的阅读教学中获得整体性思维,对于课外阅读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课内整合之后用于教材学习的课时数明显减少,学生获得了课外阅读推荐及指导的时间,为实现学生的大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以及经常性的阅读习惯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燕.课内整合 追求高效[J].新课程,2011,(11):56-57.
[2]王瑶.“1+1微群阅读——低年级语文整合课”[J].小学教学参考,2016,(9):19-20.
[3]艾小玲.谈“语文主题学习”的单元整合[J].江西教育,2015,(11):31.
张甜甜,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