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幸福”

2018-08-24刘福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幸福扁担例子

阅读是一件让人感受“幸福”的事情。尽管语文课标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在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仍然必不可少,必须让学生真切地通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来达成学习目标,实现阅读的“幸福”。我以为,做好以下两点是必要的。

一、引导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引发阅读愿望

对低年级学生讲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必定要通过一些小的、恰当的时机,如对学生来说具体的、视野可知的案例等,进行渗透;同时,一并把握和顺应学生的心理感受与需求。

一是要告诉学生阅读是好玩的,或者通过阅读中发现或体味到的好玩的事情来强化阅读中的乐趣体味,进而强化学生对阅读的向好认知。这主要是由学生的心理特点——“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所致;以此为基,教师的引导才会帮助学生真正建立有关阅读的趣味认知。如阅读《刻舟求剑》故事,有学生阅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好‘笨”,理由是“船是会走的,剑掉到水里了,又不会走”。抓住学生口中的“笨”字,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并说说“你觉得这个人‘笨吗?为什么?说说理由”,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好玩”的因子,进而思考、理解故事的寓意。

二是要通过学生熟知的小事情引导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只要教师留心学生的表现,总会发现这样的例子的。如教学写话时,总会有学生冒出一些没有学过的“新鲜”词语,询问学生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从书上看到的”或者具体到从哪一本书上看到的。将类似的例子进行积累,随时应用来说明教师的阅读要求的正当性,就会提高其说服力与可信度。或者,使用一些隐去人名(多数学生对这种人名,尤其是较长的外国人名,不感兴趣,或产生记忆的畏难情绪)的名人名言,如“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等。另外,有老师会用课标有关阅读量的要求——“小学阶段为145万字”——来让学生明白个人阅读的差距。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此大的数字,学生并无真切感知,而一旦教师解释,又会给学生造成阅读的压力,还是不说为好。

二、上好阅读课,在多类型阅读中感受阅读愉悦

一是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叶圣陶先生把教材称之为“例子”,那么对于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最好引导学生借助“例子”来感受阅读之重要性与价值——如语言文字的优美、写作艺术和方法的精妙——等的最好途径,即教师要如何发挥例子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作用。如教学《朱德的扁担》时,句子“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中,用“不料”一词来表示意义的转折;在引導学生对之进行思考,理解其含义“没有想到的意思”之后,即可开展随堂造句或随文的练习。如有学生造句,“大课间刚下课的时候,还一点风也没有呢。不料,没玩一会儿,就刮起大风来了,走路都费劲”。在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笔下,既顺利描绘出一种事实,又写的流畅丰满,显然离不开对原文的“例子”的理解、模仿和创造。

二是在示范阅读与个性阅读的结合中发现阅读之美。教师的阅读示范,是一种阅读技巧的引导,更是一种阅读艺术的熏染,即如叶圣陶先生所谓“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以朗读北朝民歌《敕勒歌》为例,结合单元教学的重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朗读示范就应指导学生避免将诗歌背诵成语速极快的顺口溜,而应是舒缓有致、顿挫有力,借以想象草原风光的苍茫辽阔,否则就无以展现阅读与想象之美。

三是引导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阅读活动。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不会将阅读局限于一隅,而应广闻与博览。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多种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阅读资源条件,从教材内多具插图的特点出发,可以开展绘本创意的读写课程,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以及激发绘本创作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又如,与单元教学相关,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就可以丰富学生对该主题的多角度了解与加强相关知识积累。事实上,这也是在有关教学建议中被明确了的,如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在几乎每一课后都附有相关阅读建议。

读一本好书即犹如赴一场墨香的盛宴,要让低年级学生认识到“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去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幸福”。

刘福春,河北高碑店市白沟镇义合庄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幸福扁担例子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金扁担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熊爸爸的扁担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挑扁担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