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语义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8-24叶栋良
叶栋良
语义阅读为基础性阅读,开启了古诗阅读的破冰之旅,亦是打通鉴赏大门的金钥匙。语义教学是以训诂为手段,对诗意(含意象、词汇)准确解读,进而把握作品情感的阅读行为。它直面学生古诗阅读中的现实困惑,破解古诗阅读的语言障碍,进而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一、古诗语义教学的现实意义
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受到生活环境、知识视野、兴趣等因素严重制约。在语言层面上,学生究竟需要哪些古诗阅读的能力和素养呢?
我们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考查的李白的《金陵望汉江》为例。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盘点诗中加点的语义难点字词:①文言词汇,如“盘”“豁”“崔嵬”“混”“罢”。②文化常识,如“六帝”“三吴”“中国”“垂拱”。③比喻修辞,如“九龙”“众流安”。④艺术手法,如任公子的典故。⑤文史背景,如“我君”。由此可见,语义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语义教学就是破解这些疑难,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丰富传统文化常识,强化文言阅读技能,完善语言思维表达。
二、古诗语义教学的素养认知
围绕核心素养,语义教学必须遵循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多管齐下,逐步渗透。这个过程简单地归纳为四个阶段:吟诵——入史——破字——译读。
(起)吟诵阶段→感受音韵
(审美体验) 外围:感知
(承)入史阶段→知晓背景
(文化积累) 鉴赏(初级)
(转)破字阶段→分析思辨
(品味语言) 内涵:感悟
(合)译读阶段→领悟表达
(思维提升)
如果将语义教学过程比喻成一首古诗的创作,就是起承转合。起承之间自觉自知,转合之间在自思自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质疑创新)和表达能力(书面表达)。
三、古诗语义教学的素养提升
在实践中,语义教学应该把握四个原则,来提升核心素养。
1.吟诵性原则。“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1]通过吟诵可以直接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激发阅读兴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吟诵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思考、理解品读的过程。新课标也明示:“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2]今天的吟诵教学,以诵读方式为主。诵读时,应把握三个点:字音、节奏、情感基调。
⑴读准字音。读准古诗中保留了古音的异读字,诗才顺口、押韵、合平仄,可以培养纯正的古诗语感。最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斜”作韵脚用,读xiá。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韩愈《山行》);“思”常作名词,读sì。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胜”,有“承受”义,读成shēng,如“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最常见的通假译读字有“争”通“怎”,“那”通“哪”,“见”通“现”等。古音异读字,集中在风物名称上。
⑵读准节奏。诵读不能把意义读断了,否则就读错了诗。尤其是长短句,节奏就要根据语法意义来读,如“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⑶读准基调。一首诗,顺应结构的起承转合,表达情感也有个回环起伏,逐渐高潮的发展,因此语调应该基本上把握一个气势由弱到强,音调由低到高的趋势。要抓住情感词,快捷捕捉情感,总体上保持一个基调,如:悲壮、愉悦、闲适、奋进……
2.入史性原则。古诗就是历史的缩影。阅读诗歌必须储备必要的文史知识,做到知人论世。
⑴历史背景。“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3]。大凡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会在古诗中显现,如安史之乱、靖康之难、赤壁之戰等。
⑵生活背景。李白赐金放还、杜甫西南漂泊、李煜亡国被囚、苏轼的乌台诗案、辛弃疾上饶隐居、陆游抗金抒愤等,既是诗人们一生最重要的经历,也是他们诗歌常见的题材。还可借助后世的评论如“诗史”“边塞诗人”“竹林七贤”等,推及他们的生活情趣。
⑶写作背景。题目多交代了事件背景,注解多交代诗人的处境和时代,为诗歌的解读提供了一条思维的绿道。
3.破字性原则。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理解诗歌就要品味诗歌丰富的语言内涵。品味语言,往往细微到字句上。由于限定了篇幅和平仄,古人尤喜炼字,王国维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4]。因此,理解这些词时要从本意延伸出景和情,气势和形态来。对一些生活风俗词,也必须一一破译,还原诗人的生活场景。
文言知识的积累、梳理和整合,是品味语言基础,而功夫在课外。一靠知识积累,含古诗惯用句式、词语和文化常识。二靠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提升能力,让古诗阅读成为一种诗意的生活。
4.译读性原则。译读,就是借助翻译提升思维、用书面语来表达的一种鉴赏行为。它强调以字词意义为入口,由义构景,由义知事,由义悟情,促使阅读思维的转化。
⑴描述法以象形。古诗的抒情性决定了译读不能直白翻译,它更多需要对意象会情发散,合理串联,进行思维的再创造,描述生动的意境。2006年四川卷对周密《夜归》的考查题为“竹窗斜漏解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参考答案正是从句意的描绘展开来的。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楼昏黄的灯光从竹篱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夜思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衫。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是流溢出来。
⑵代入法以明义。古诗常用借代、拟人、比喻、典故等手法来指代表意,译读时要作词义的转换。如“绿肥红瘦”:绿叶越来越多,花儿越来越少。以2017年全国Ⅰ卷对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考查题为“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春蚕食叶”并非写实人实景,这里用了比喻,用人们熟知的场景指代考试。请看参考答案的表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生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生动形象地写出考生答题时下笔如飞的情形,突出考场的一派生机。
⑶补填法以连句。受诗词格律的限制,诗词中存在大量的省略句或压缩词。译读时要明白诗人表达的意思,适地适当补充,使之逻辑连贯,句意畅通。如读马致远《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几句,就必须补充出动词和修饰词。这首诗要看到深秋时节的“断肠人”(游子)的凄苦心情,可以翻译成:(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至于压缩语,还要还原本位词语。否则,很容易望文生义,甚至不知所云。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5],课本注解“中”,是“中原”的压缩。
古诗语义教学贯穿古诗阅读全过程,初读时必须疏通文意,细读时必须入其深义,表达时必须借助其大意。在这读和表达之间,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才得以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教育部教出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6年9月.道客巴巴网站。
[3]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8次版。
[4]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次版。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