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激情教学原则浅析
2018-08-24孙静
孙静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激情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何谓激情教学?我认为激情教学就是教师用真挚丰富的情感点燃学生,创造积极、热烈、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多元的对话方式,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碰撞,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张扬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用生命自然的温度,温暖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是用自然流泻的热情催发生命,是一次次生命脉冲的过程。如何实施激情教学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全纳性原则
全纳性原则要求教师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来学会包容,能够包容全班每一位同学,包容他们的智力差异、个性差异、心理差异和生理差异等等。在包容的同时要接纳所有学生的不同学习表现和行为特征,同时要关注他们的学习需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贯彻全纳性原则,教师首先要树立“生生有才”的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在运用全纳性原则时,将原有的“精英教育”思想变为“大众教育”思想,教师积极为每一个孩子铺设了一条金色的成长之路。其次,要讲究接纳学生的方法。怎样才能接纳不同程度的学生呢?有一位理论研究者,曾经幽默地建议,判断孩子最发达智能的一个好办法是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不规矩表现”:如语言智能发达的孩子老爱说话;如空间智能发达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如人际交往智能发达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如肢体运动发达的孩子爱做小动作。这些课堂上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信号,是学生在向教师表示他们具有这些特长,希望被老师认可并接受。这样,在课堂上,我们不再将他们的“不规矩”视为烦恼,而是将其变成意外的“惊喜”,变成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切入点。根据学生差异和行为特征,用激励的话语和发展的眼光,接纳所有的学生,发挥他们的强项,带动其弱项,努力使他们向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
二、人文性原则
人文性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人道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激情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精神,遵循人文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是体现教学生命力的关键,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文性原则的实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教师通过自己行为体现出来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营造健康的学习文化氛围,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文体验。在激情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用自己无限的热情“燃烧”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让学生展现充满激情的自我,创设师生共度的“燃烧的时光”。如我在《桥》的教学设计里,采用了三套思路进行教学的构想,全方位考虑教材编者的意图,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通过哪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以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播放洪水暴发的场景,与学生一同欣赏,让学生用一个词语准确概括。当无情的洪水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眼神中的恐惧和惊奇!二是采用充满人文色彩的对话方式,不失时机地与学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有师生情感的交流,人格的对话,又有思想火花的闪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弘扬人文精神,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氛围的愉悦、和谐和健康。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撑起一片自由、明朗的天空。
三、期望性原则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期望,并在老师积极期望的影响下,将学生的期望变为现实,才是激情课堂教育的最终效果。如我在上《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时,为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便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还有的同学把课文配上乐曲来歌唱。对于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总是及时抓住他们的特点,去鼓励。如果她喜欢画画,就高兴地拿起纸笔,根据课文内容画起了画。他、她想象蓝天、白云、树林、小鸟,把文中的作者和国外的友人全都跃然纸上。在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画时,她不知不觉地背下了课文。最后,再把词语对应着写在图旁。从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学生身上,我真实地感受到,期望效应的真实性,可行性。
四、激情性原则
激情性原则指教师适度运用自己的激情机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满激情,声音洪亮,表情丰富,两眼放出光彩,与学生作眼神的交流。讲到兴奋时,也可以手舞足蹈,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才能积极响应,这样的课堂必定充满真情和激情,学生一定很喜欢。
如在《橋》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充满激情的引导和过渡,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急迫。在引导学生读完洪水凶猛的句子时,我这样说:“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叫喊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让学生充分自读交流。划出描写桥的句子。从而引出那座桥的不普通。“血气方刚的老支书,当个人利益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选择的是‘先人后己,面对被洪水吞噬的儿子,他想说的话太多太多……然而他却永远的倒下了……”这样的过渡,使全文进入了高潮,在我的示范朗读里,声音哽咽了,随即也看到了听课老师的盈盈泪光,也许,这就是因为我进入了那样的情境;无限的感动让我不能自抑,孩子们也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瞬间也迸发了所有的情感,表达着对老支书的无限敬意之情……这就是激情感悟的课堂。
五、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确定对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的观念,强调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个性的不断完善。发展性原则必须使学生习惯于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乐于从事艰苦的学习认识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只有成功体验,才有动力,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在贯彻发展性原则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放松的发展课堂”,一是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所以,我们的课堂就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身心自由成长的地方。二是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于漪老师说:“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才有感染力,辐射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皱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