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的牟平实践

2018-08-24高君勃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全区事项

高君勃

近年来,牟平区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在全市率先迈出“智慧办公”的第一步,并不断向“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拓展升级,着力打造县域“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国家工信部有关专家多次到牟专题调研并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

一、聚焦协同办公自动化,打造智慧办公新样板

对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进行流程规范和电子化再造,通过OA办公系统和移动办公终端的开发与应用,将全区62个党政部门、14个镇街、319个事业单位、555个自然村、12000余名机关干部和村办事员,全部纳入智慧办公云平台,实现全域覆盖、协同办公,推动了权力的公开透明,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一是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全域统筹管理。通过实施“规划、建设、开发”三步走,对全区的平台和设备进行高度整合,实现了数据和资源的共通共享。第一步,对全区现有网络传输线路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和升级换代,并向村居和社区延伸,组建覆盖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和镇街的政务光纤网络,实现了“一根光纤管全区”;第二步,以核心机房为网络核心,在现有服务器基础上,运用虚拟化技术手段建设相当于200台服务器体量的政府私有政务云,为全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安全充足的数据存储空间和稳定的运行环境;第三步,开发部署适用于全区各领域的OA协同办公平台,与政务光纤网络和私有云有机融合,对业务流程进行集中管理、集中存储和集中使用,构建起了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办公应用系统,为解决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系统集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全面无缝对接。针对八小时之外或离开办公场所处理公务不便的问题,自主研发了远程智能办公系统,并开通短信微信自动提醒功能,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可随时处理公文。即使在节假日及外出开会、下基层等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公文快速流转和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人走到哪里,职责就跟到哪里”。比如,机关干部在深夜接到处理紧急文件的通知,无需赶往办公场所查阅纸质文件,可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流转;基层群众开具区镇相关证明时,无需辗转找寻相关办事人员,可在本村直接发起“事项申请”进入待办流程,系统会根据紧急程度自动作出提醒。据2017年移动办公系统使用数据显示,固定端登录使用量为15万次,移动端登陆量为26.2万次,几乎是固定端的2倍,触发提醒短信总量达到31.2万条,移动办公逐步成为办文办事的重要手段。

三是打破“懒政怠政”的盲区,实现全程权责到人。重塑了电子化、痕迹化的工作流程,每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每个事项的进展情况全程可见,并在后台数据库保存详细档案。目前,45个部门的3636个大项的权力清单及运行情况在云平台上一目了然。各级各部门可“点对点”地调度具体事项、具体环节,全程掌握进度、疏通“堵点”;社会公众可在区政务网和手机客户端上对办理进度进行查询,发现办理不及时或不规范的情况可以随时投诉;督查人员可借助电子监察系统,对重点事项办理情况实时监控,既有利于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更有利于避免懒政惰政问题发生。

二、聚焦管理服务科学化,构建智慧政务新体系

以“利企便民”为出发点,以政企云平台、便民自助终端、市民APP、政府门户网、微信门户与热线电话“六大应用板块”为载体,持续推进“只跑一次”和“零跑腿”审批服务,着力打造新型政务服务体系。2017年,全区网上业务办理量、全程网办率均位居全市第一。

一是立足提速增效,把准“一网通办”突破口。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开设“网上办事大厅”,不断拓展网上可办事项,推动各级政务服务事项逐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统一办理。目前,群众较为关注的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的561项热门服务,全部实现网上可查询、可办理,225类审批事项表格可以在线直接打印。同时,自主开发政务服务手机台,群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审批流程和办理进度等,审批事项办理实现了从“实体大厅”到“掌上指尖”的转变。今年以来,“网上办事大厅”累计办结审批服务事项2万件以上,事项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二是坚持精准利企,抓好“数据联通”发力点。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政企管理云平台,强化信息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利用,切实增强对企业“通管服”的力度。在互通方面,及时将上级政策精准推送到相关企业,各企业也可通过平台报送自身在政策讯息方面的需求,平台再根据具体情况搜寻对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在管理方面,职能部门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及企业上传的数据,进行精准“把脉”,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预警,并通过平台下达管理指令,明确具体要求和时限,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规避经营风险;在服务方面,重点为企业精准“搭桥”,提供物资流、资金流、设备流、仓储流等各类数据的共享平台,并通过“大数据”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政企管理云平台的技术开发工作。

三是强化便民服务,扭住“终端应用”关键处。结合外地先进经验,成功研发适合本地应用的“便民自助终端”,并于2017年9月顺利接入省市政务服务平台。该设备可实现同步视频沟通、语音对话、小票打印、身份证扫描、指纹识别、视频录像、银行支付等功能,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审批登记事项,解决了边远地区路途遥远、老弱病残特殊群体办事不便、民生热点窗口人员拥挤等问题,最大限度延伸政务服务触角,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自助终端专门开发了诚信等级校验功能,诚信等级A级以上的申请人可实行远程办理并享受其他的优惠政策,A级以下有不良诚信记录的申请人必须到窗口进行办理,让诚实守信者享受最便捷的政务服务。目前,便民终端已部署到政务服务大厅和部分镇街便民中心进行试运营,下步将在全区范围部署。

三、聚焦社会管理智能化,描绘智慧城市新蓝图

通过建设社会事务管理云平台、覆盖全区的物联网和新型社会治理体系,实时感测、分析、整合城市动态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反应,力争年内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

一是完整掌握城市讯息。以牟平区地图地形空间框架为基础,通过卫星和无人机实景拍摄等方式立体建模,与全区各部门系统数据进行精准匹配,将人、物、建筑、道路、设施等城市全景及相关信息,完整鲜活地呈现在社会管理云平台上,实现信息可见、轨迹可寻、状态可查。目前,大到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小到各类路灯、井盖等108类城市基础设施,包含35万社会主体信息在内,共计1000余万基础数据信息已完成整体部署录入,其中社会综合治理、数字化城管、数字工会、数字农机等智慧应用已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实时感知城市状态。利用传感器技术,搭建智慧城市“神经元”,探索完善覆盖整个城市的自动感应系统,构建自动化、精细化的智能物联网体系。通过各类“神经元”的自动感知,能够及时掌握水质下降、噪音污染、突发火情、交通拥堵等实时状态,并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系列便利化服务:智能路灯可自动调节亮度、实时监控小区的噪音;智能电梯可通过“刷脸”自动升降到居民所在楼层;智能管家可远程查看家中是否漏水漏电漏气;智能门禁可实时监测小区出入人员,有效解决“小广告”过多过滥的问题。目前,已与烟台市联通公司达成物联网搭建协议,分批分类部署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数据传输系统。

三是科学统筹城市治理。基于社会管理云平台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计划统筹整合多个系统独立分散的监管网格,将各领域巡查监管职能科学搭配给网格管理员,每一名网格员都一岗多责、身兼数职,全面提升网格管理服务水平,打造网格化管理与互联网分析“1+1>2”的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管理员主要负责辖区日常巡查与基础信息采集,辖区群众的诉求和建议以及治安、环卫、交通、公共设施等动态信息都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上传,在社会管理云平台上进行全方位整合,所有相关信息链均实现“一键可查”,真正摸清民情底数,消除管理盲点。网格员发现监管领域相关事件,能自行处置的自行处置,不能自行处置的,平台大数据中心会根据事件性质和复杂程度协助分析研判,拿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给镇街部门快速处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有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效提高社会综合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全区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