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时政热点的舆论宣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
——以京津冀地区大学生对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反映情况为例

2018-08-24金赞研余一凡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政治

金赞研 余一凡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时政热点事件的宣传引导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大力推进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改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时政热点事件发生的频次相比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反对“四风”到铁腕反腐,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一系列政治热点事件的发生及其宣传引导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类事件中,党的十九大召开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大事。因此,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例,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研分析,阐释大学生对时政热点事件的认知和认同程度,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情况概述

(一)概念界定

“时政热点”是指:党中央、国务院主导进行的或受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关注的、事关国计民生和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在全社会具有较大反响和国内外关注的正面的、非突发的事件。“舆论宣传”是指:各级各类宣传部门针对重要时政热点事件、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解释、阐述、分析,针对社会上一些歪曲理解时政热点事件的言论进行批判和驳斥,以加强人们对于时政热点事件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增强人们对于现行政治制度、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

(二)样本情况

本次调研通过线上、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和访谈,选取样本覆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受访学生分别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从受访学生的专业分布来看,受访学生分布于文史、政法、经管、理工、农医和其他专业,专业分布广泛;从受访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看,受访学生分布于知识分子、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农民、工人、军人、干部等家庭,家庭背景覆盖全面;除此之外,受访学生既有党员也有非党员,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三)问卷设计与访谈大纲情况

调查采用自制问卷与自制访谈大纲。问卷主要分为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召开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大学生对于舆论宣传工作的相关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大学生的政治倾向和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期以及相关个人信息等几部分;访谈大纲主要涉及大学生参与和接受党的十九大宣传活动的情况、大学生对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认识和认同情况、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大学生对于目前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大学生对党的十九大的关注情况

在被问及“对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是否关注”时,表示关注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人占到85.8%。在被问及“是否关注政治类热点事件”时,表示“非常关注”的人占到41.7%,“偶尔(有时)关注”的同学占到54.2%。对于党的十九大召开这一时政热点事件,一些平时偶尔或不经常关注政治类新闻的学生也表示对此关注。

在关注度的细节调查中,针对“是否观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的调查表明,“是”的人数占到55%,“否”的人数占45%。针对“是否在十九大期间关注有关十九大的消息”的调查表明,“是”的人数占到受访总人数的85.8%,“否”的人数占14.2%。针对“是否了解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提法”的调查表明,“完全了解”的人数占10.8%,“部分了解”的人数占78.3%,“不了解”的人数占10.8%。针对“是否会参加政治类舆论热点的评论或讨论”的调查表明,“经常”的人占到0.05%,而“有时”的人占到61.6%,“从不”的人数占到33.3%。一些学生能够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持续关注事件的发展,这一数字与对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有所了解的人数比例较为吻合。此次调研中,对于党的十九大召开“不关注”“关心”“关注”的人数分布大体呈现橄榄形。说明对于党的十九大有所关心的同学占绝大多数,关注的同学占到较少数,而不关注的同学占到极少数。平时较为关注政治新闻和政治热点的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也较为关注。

(二)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内容的了解和认同情况

1.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内容的了解情况。在被问及“是否关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及“是否了解党的十九大相关信息”时,表示“关注党的十九大的相关信息且对党的十九大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占比94.9%,占据受访学生的绝大多数。表示“不关注党的十九大召开但是对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有了解”的学生占到了85.6%。这表明,从数据上来看,党的十九大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很大。在被问及“您对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哪些方面有了解”时,绝大部分受访学生能够回答党的十九大召开的相关重要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修改党章等;绝大部分同学了解党的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组成人员,说出全部或其中一部分领导同志的名字和职务;一部分同学能够回答出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十九大报告中的核心词汇、重要论点以及新论断;但是能够对此背景知识有较为深入了解的同学占到较少数,低于10%。

政治面貌对于大学生了解和认同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从“政治面貌与对党的十九大的关注度”的角度来看,是党员且关注十九大相关信息的占受访人数的100%,而不是党员但关注十九大相关信息的占91.3%,非党员对十九大有一定的了解的有89.9%,有10.1%的非党员对十九大没有一定的了解。将上述数据结合访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党员群体更加主动去关注、了解十九大。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大多数党员对党的十九大的关注角度比较宏观,一般来说会关注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宏观走向;大多数非党员比较关注针对某个领域的具体政策,对宏观的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关注度不高。

受访大学生对十九大的内容最感兴趣的是“未来我国的发展方向”,选择人数占到60.8%,而社会政策、文化政策、经济政策次之,分别占48.3%、43.3%和41.7%。在十九大众多的议题中,大学生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政策以及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文化政策关心相对较多,显示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关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但受访大学生对人事调整、政治政策、反腐等政治性较强的话题关注则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对于政治发展的相关议题缺乏兴趣。从图表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当代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了解和接受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类议题,对距自身切身利益较远的政治性议题关注度较低。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学生普遍关注学生自身利益和未来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的“民生环保”、“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民族和农村问题”以及“十九大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等话题;

2.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内容的认同情况。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的认同程度可以从其对党和国家在十九大之后的发展预期和展望中得到充分展现,因此并没有通过直接询问对于党的十九大的认同程度,而是通过侧面询问预期来了解这一情况。从“对未来社会发展总体预期”角度来看,受访大学生中认为未来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好的占比90.59%,认为未来社会发展保持现状的占比3.52%。这表明,通过十九大前期一系列的舆论宣传,使得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有良好的预期,对于十九大的相关内容普遍持乐观接受和认同的态度。

(三)大学生对于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舆论宣传情况的认知与态度

1.绝大部分受访者对十九大前后的宣传形式及内容是持认可态度的。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党的十九大前后的舆论宣传工作”时,90%的学生认为官方对十九大的宣传起到了预期效果,84.1%的学生表示十九大召开的铺垫和宣传形式有吸引力,84.1%表示十九大召开的铺垫和宣传内容有吸引力,79.2%的学生认为十九大前后进行的大规模宣传活动有助于理解十九大的相关内容。在关于“您关注党的十九大内容的哪些方面”时,88.5%的受访学生关注十九大中对领导人思想的表述,89.2%的学生表示关注党的十九大中的一些新论断,72.5%的学生关注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工作的总结。此外,有55%的学生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直播,85.8%的学生在十九大会议召开期间持续关注官方媒体对于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报道,75.8%的学生关注了十九大召开之前发布的若干政论片和宣传片,其中66.7%的学生认为这些政论片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重大成就,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奠定了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

2.也有部分受访者对十九大的宣传形式有自己的意见。在抽样访谈中,针对十九大前后的宣传情况,受访者基本呈现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高度认可,但对目前的宣传形式和内容不太满意”的状态,在问及学校或学院关于开展学习十九大的有关活动与态度时,党员同学有相当一部分比较愿意或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参加此类活动;非党员大学生多数表示自己所在学院并未开展或直接表示所开展活动流于形式或自己不感兴趣参加。在被问及哪类相关活动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时,一部分同学认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有学生表示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宣讲更加具有直观效果。

在宣传形式创新的方向上,受访者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在内容上:几乎所有的受访学生都表示目前的舆论宣传应少一些空话套话,多讲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切实相关的事情;在形式上:一些学生表示宣传教育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而不局限于形式,要符合当代青年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具体方式上:一些同学提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而非灌输,课堂的一些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都是较受欢迎的形式;在力度上:绝大部分受访学生均表示比较抵制无休止的、无意义的、重复的传统说教,认为这样的形式工程是扭曲的“政绩观”的体现,应该得到纠正。

三、时政热点的舆论宣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影响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各级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时政热点事件的宣传工作,必须紧紧贴合住青年特点,把握青年成长规律,有机设置议题和内容,从理念、方法、载体等多个环节同时发力,强化传播的多样化、多维化,满足青年需求,使舆论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正面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政治敏感性,有意识地借助时政热点事件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工作者应提升政治能力和业务素质,做到“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准确地甄别政治热点事件的重要程度,确定政治热点事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应首先对重大政治事件有自己的准确判断,对时政热点事件传递的政治含义有精准的把握;要准确全面领会中央的精神,严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将有倾向性的个人理解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二)思政工作者进行时政热点事件的宣传教育时,应根据受众的群体选取合适的语言风格和切入角度

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又兼具思想活跃、善于思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向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的回归,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生活的深层渗透,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受众时,要仔细研究受众群体的特点,不能使用千篇一律的说辞,而要采用不同学科的语言,寻找贴近受众的切入点,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了解与专业和个人未来发展相关的国家战略和政策,注重对事关大学生的民生、教育等微观政策的解读。

(三)要重视思政课对时政热点事件的宣传引导作用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思政课教研部门和宣传部门应敢于面对热点和尖锐问题,做到不回避、善回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门来说,要抓住时机、掌握节奏,在重大热点事件发生前,应该提前规划教学方案特别是专题解读,对相关内容有所预判和准备;对于持续性事件,在事件发生期间要利用事件的热度进行及时介绍;在事件发生过后,特别是在权威解读出现后,应将相应时间段的思政课重点转换到事件的解读和对学生相关问题的回应上。

(四)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宣传部门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宣传部门是在思想上最接近人民群众的部门,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一方面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重大舆情风险,另一方面是为了倾听群众的呼声,为决策部门提供民意的指导,使得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企盼。对于时政热点事件的舆论宣传,宣传部门需要随时倾听民众的声音,选择贴近民众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做“接地气”的解读,在解读事关国计民生的时政热点事件时,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而且需要宣传部门承担与民众互动、接受民众反馈的上传下达的功能。

(五)对网络涉政自媒体要加强思想引领和监管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一些个人开设的涉政自媒体平台也在对国家政策进行解读。这些解读中,有个别自操作平台对国家政策进行歪曲解读,甚至断章取义传播谣言,严重扰乱了受众的思想,对社会舆论形成误导。这就需要主流网络媒体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使不良企图无法得逞,谣言误导不攻自破。党和政府应及时对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权威解读,防止不公开、不透明导致社会大众对中央精神进行的盲目揣测和个人解读随意化。

(六)注重合理发挥学生理论社团的独特作用

“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的自愿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效果的有效性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成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的新的载体和增长点。”在通过学生进行宣讲的时候,应强化规范性、生动性、融合性,发挥学生之间同龄人的对话、讨论和交流的积极作用,有效避免空洞说教的负面作用,使得理论更易接受,更容易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政治
热点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热点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结合热点做演讲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