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优质奶源建设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2018-08-24刘维华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收购站奶源运输车

文│刘维华(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

按照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质量兴国”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全面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要求,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质量年活动,部署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具体内容。宁夏围绕“一特三高”特色优势产业,确定奶产业是率先实现现代畜牧业的代表性产业。在宁夏优质奶源建设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勇于突破,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宁夏优质奶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和质量安全工作,明确要求做强做优奶业,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农业品牌,这为奶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宁夏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奶产业确定为自治区现代农业“1+4”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宁夏奶产业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

1.生产方式加快转变,规模养殖显著提升。2017年年底,宁夏以荷斯坦为主导品种的奶牛存栏59万头,生鲜乳年产量202万吨,居全国第9位;人均鲜奶占有量300千克,居全国第2位;成母牛平均单产7500千克,高于全国1000千克,居全国第四位;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奶牛散养户已经逐渐退出奶牛养殖,现代化的规模牧场迅速发展。规模牧场养殖已经成为生鲜乳的供应主体,宁夏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形成了沿黄经济区优质奶产业带,建成了银川市月牙湖、吴忠市金银滩、五里坡、孙家滩和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集团5个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宁夏奶牛存栏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牧场达到252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2个。贺兰中地牧业、中宁天宁牧业等大型牧场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均处国内一流水平。90%以上的奶牛场采用全混合日粮,2.6万头奶牛参加生产性能测定;机械化挤奶、冷链储运全面推广。推广应用了高产奶牛选育、全混合日粮饲养、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化管理等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建立完善了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精细化管理体系,牛群品质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2.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宁夏在全国率先运行奶站和运输车监督管理系统、“两证”赋二维码出证、移动终端在线互联采样、畜牧生产监测统计系统、生鲜乳质量监测结果上报系统,并轨运行、互联互通,能够实时掌握奶站和运输车的运行和变化情况,对所有奶站和运输车实现精准化、全时段管理。目前,宁夏225家生鲜乳收购站和433辆运输车,全部纳入监管,持证经营,实现奶站信息化监管全覆盖。连续9年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各地奶站、奶车专人监管制度,做到不漏站、不漏车。落实监管频次制度,定期对奶站、奶车进行巡查监管,特别是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的奶站和运输车纳入重点监管,全部建档立卡,完善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009—2017年,累计取缔和吊销生鲜乳收购站283家、变更210家;取缔和吊销运输车333辆、变更290辆,奶站监管步入制度化。连续10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1.5万批次,通过大批量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制定了《生鲜牛乳质量分级》《生鲜牛乳抗生素残留控制技术规程》宁夏地方标准2个;监测由违禁物专项向污染物、微生物、重金属、营养指标和特征性指标拓展,检验参数增加到111项;监测环节由奶站运输车样本向奶牛散养户辐射,监测地域涵盖宁夏、新疆、黑龙江、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检验形式涵盖违禁物专项、飞行抽检、异地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隐患排查、国标修订、拉网式抽检、散养户专项监测等,实现了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抽检全覆盖、卫生部公布的违禁物品种检测全覆盖、奶站和运输车现场检查全覆盖的目标,持续推进生鲜乳监测常态化。

3.质量安全稳定可靠,营养指标大幅提高。宁夏生鲜乳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规模牧场生鲜乳营养和卫生指标,已经达到欧盟标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高端乳制品原料生产基地。宁夏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硫氰酸钠、革皮水解物三项抽检合格率,连续十年保持在百分之百,β内酰胺酶、碱类物质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以上,生鲜乳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到4.0%和3.25%,90%的细菌数低于40万/毫升,90%体细胞数低于50万/毫升。优良的环境,优越的资源,优质的奶源,使得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在宁夏落地生根。伊利集团在宁夏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单体加工厂,蒙牛集团在宁夏打造出全国标准化示范样板。两家公司的合作牧场达到155个,加工生产的“金典”“特仑苏”“安慕希”“纯甄”等高端乳制品,畅销全国。夏进乳业生产的枸杞奶畅销区内外,金河乳业生产的奶酪、蛋白粉等精深加工产品,赢得市场青睐。

宁夏奶业已经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近年来,监测指标日趋完善,日趋科学,监测方式更加多样,守住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底线,为奶业的转型升级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为奶业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优质奶源监测监管面临的挑战

质量安全是奶业的生命线,当前宁夏奶业发展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不少挑战,质量安全问题更加不能忽视。

1.国际贸易便捷带来“发展难”压力。我国是世贸组织成员国,液态奶生产又允许使用复原乳,随着进口通关贸易更加便捷,无法抵挡进口乳的涌入。这些进口乳,在压低国内生鲜乳价格的同时,对高成本运行的生鲜乳生产造成较大冲击,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的积极性受挫,严重影响到奶源基地的扩展和养殖信心,潜在“发展难”的问题。同时,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任何的国产奶有任何瑕疵都会被放大,稍不注意,受到不科学的报道和渲染,就出现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的情况,极易损毁来之不易的奶业发展环境,因此,对奶站监管和生鲜乳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环保”压力。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奶牛养殖的布局和粪污处理成为两大难题。多数奶牛养殖经历了家庭散养、园区集中饲养和集约化牧场等三个阶段,非规模化奶牛养殖未完全退出市场,各市县都在划定禁养区,养殖规划也要及时调整,科学布局,这是大趋势无法阻挡。强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控制面源污染,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科学布局养殖规划,妥善解决奶牛场搬迁,是摆在畜牧部门面前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保障畜牧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3.供给侧结构调整带来“卖奶难”压力。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鲜乳和乳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业链与价值链发展的不平衡,2015年以来,每年会发生“卖奶难”的问题,严重的时候生鲜乳受限达到总量的10%到15%。这些拒收或限收的生鲜乳贮存时间会延长,潜在质量安全隐患,这些“难卖奶”的流向无法掌握。由于养殖规模和效益的不平衡,养殖业普遍陷入了微利甚至亏损的经历,长期受这种奶价低以及周期性限收拒收的影响,部分养殖户会降低饲养成本,生鲜乳营养指标会降低,由此影响宁夏优质奶源基地的培育。

4.散养户依然存在潜在“问题奶”压力。随着奶产业转型升级,未被纳入收购站管理的奶牛散养户还存在,他们是居民小区送奶、周边农户用奶、农贸市场供奶、机关餐厅配奶的生力军。尽管占比很低,但其养

殖环境条件差、日粮配比不合理、生产记录档案不健全、冷链体系不完善、检验监管处于薄弱环节,质量安全和营养指标均不乐观。从近两年监测结果来看,散养户生产的生鲜乳蛋白质、脂肪、酸度、菌落总数、体细胞、苯甲酸等指标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不认真对待严加管控,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将造成较大隐患,监测监管的责任和压力更加突出。

5.转型升级关键期带来“监管难”压力。从奶站监管来看,所有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信息都能够实现备案管理,但还存在许可证和准运证到期不更换,或者已经注销但系统中不销户等情况。监管平台的信息共享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异地运营的车辆登记地办理的准运证无法监管,乳品企业周转调运车辆不符合办理准运证条件,出现准运证造假等情况。从监测的数据来看,抽样工作不认真不规范,样品搅拌不均匀、冷链运送不控制,出现检测结果的偏离;从监管队伍来看,主要有农业综合执法队、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农业项目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等单位承担监管职责,隶属关系不舒畅、条块不统一,基层单位职能调整多,人员变动大,业务知识急需培训。尤其是奶牛养殖散户的监管,统计口径不统一,基数变化较大,生产者责任意识差,存在较大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优质奶源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站在维护食品安全这个行业发展的高度,增强优质奶源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巩固宁夏优质奶源地位。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生鲜乳质量安全负总责、各级农牧主管部门负监管责任,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站开办者和运输车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的要求,以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为抓手,加快优质奶源建设步伐。

2.强化培训,规范程序。通过举办培训班,强化对监管部门的业务能力、奶站和运输车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养殖场户的责任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落实日常监管和采样检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督查奶业数据系统报送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还有奶站和运输车变化更新情况。要规范抽样,确保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提升检测能力和覆盖面,公正、科学、准确地进行检测,按规定渠道报送检测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紧盯散户,引导升级。要创新监管模式,群策群力,把散养户的改造升级作为补齐短板的工作重点。针对散养户的布局和规模,实施“三分制方案”进行专项治理,对于小散户(挤奶牛4头以下),引导其关停并转,或者“托管”“出户入

园”“出户入场”等方式,坚决予以取缔;对于中散户(挤奶牛5~20头),在符合养殖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散养户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明确养殖环境、功能区布局、挤奶贮藏等生产设备,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记录档案、签订质量保证书,督促其改造升级,地方政府拿出适度资金给予补助;对于大散户(挤奶牛20头以上),在符合养殖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生鲜乳收购站建设条件,督促整改相关环节,纳入生鲜乳收购站管理类型,地方政府适度给予补助。

4.狠抓认证,全面提升。通过十年的检验监管,宁夏规模场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有了大幅度提升,规章制度完善、可追溯链条完整,生鲜乳质量安全有保障,营养理化参数优于现行国标指标,80%的收购站生鲜乳能够达到《生鲜牛乳质量分解》宁夏地方标准的优级等次。全面推行“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质量认证的条件已经具备,严格投入品的监管和生鲜乳生产全程管控,按照每年80家的进度,利用2~3年的时间,完成无公害产品认证,实现宁夏优质奶源基地无公害认证全覆盖的目标。

猜你喜欢

收购站奶源运输车
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陆空双栖运输车
巧法称体重
走进中草药的收购店
中置轴车辆运输车来了
破“阻”——制定快递运输车标准
2020年后的城市运输车将会怎样?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
签订合同不容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