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2020-08-16赵丹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管理风险烟叶

赵丹

摘 要:本文系统梳理了烟站专项巡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旨在为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

一、当前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中的问题

(一)烟叶种植合同管理方面。一是籽种管理。主要表现为籽种发放、管理和销毁不规范,如籽种出入库逻辑错误等。二是育苗管理。主要表现为烟苗发放、管理和销毁不规范问题,如部分烟站无调增计划面积的烟苗发放记录和烟苗来源登记等。三是合同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种植合同分解、签订、调整、公示、清塘点株不规范的问题。如计划合同平均分解到户,分配会议召开不规范等。

(二)烟叶产前投入补贴方面。存在补贴资料未签字和代签字,审核不严,验收方式不当,补贴资料公示不规范,补贴对象超范围,补贴事项超范围,培训资金超预算,虚列补贴费用等8个方面问题。

(三)烟叶收购方面。存在烟站收购业务外包或重点岗位由外包人员担任,升溢烟叶管理不规范,烟叶收购明细账记录不完整,部分烟站部分烟叶级别超收购数量调拨和收购管理流程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四)烟站管理方面。一是烟站党建工作,存在党建资料归档不全面及时,“三会一课”会议记录不规范和普通党员上微党课未全覆盖等问题。二是仓库物资管理工作,存在账实不符,个别烟叶工作站有帐外物资和账册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三是烟站食堂管理工作,存在用工风险、食堂账务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等情况。四是站务会管理工作,存在站务会讨论合作社应讨论事宜的情况,站务会组织不规范等情况。

(五)其他方面。一是分公司对烟站的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未严格执行烟站职工交流机制、存在信息安全管理隐患,对烟站绩效考核工作不规范和烟站举报箱开启不规范问题。二是与合作社签订的服务协议不规范。包括服务合同签订时间滞后、服务协议内容不完整、执行不规范等。三是“司社”“站社”不清的问题。有分公司、烟站签批合作社资金使用意见、代合作社保管物资、无偿向合作社提供办公用房等情况。

二、原因剖析

(一)基层烟站执行角度分析。一是主动学习不够。“无知者无畏”是最深刻的感触,即很多违规操作,非出于本心,而是真实不知其违规。文中列举的所有问题均有文件依据,仍大量出现违规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烟站职工在开展工作中主动学习不够,有拍脑袋凭经验办事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首先不是查阅学习是否有過明确的规定,而是首选逐级上问,导致很多文件规定束之高阁。二是规范意识不强。“应急式、应付式规范”是最直观的感触。历年专卖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针对的是当年阶段性工作,而巡察工作是针对基层单位相对较长时间内的持续性工作,因此发现很多规范问题,按阶段检查资料是规范的,但是按年度检查,资料又是不完整。追根溯源是基层员工的规范意识不强。三是履职能力不齐。“履职能力参差不齐”是最真实的感触。“参差不齐”包括一个站内职工间,县内烟站间和州内不同烟站间三个层级,及业务管理能力和工作态度两个维度。在基层有很多优秀的员工,甚至是非常优秀的员工,但也不乏能力差、工作态度有问题的职工,有些态度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或避免,但有些问题全凭工作人员的态度,如补贴资金的验收和公示,这些态度问题致使严谨的程序在实践中失去了监督效果。

(二)县级专卖内管监督角度分析。烟站巡察发现县级专卖内管工作缺位严重,有监管人员缺位问题,也有监管工作缺位问题。当前各县局专卖内管专职人员仅设置于县局专卖股,一般1位专职人员,监管范围覆盖“两烟”规范经营,相对于工作量,专职内管人员较少。虽设有专卖所,但所上无专职专卖内管人员,且随着专卖案件数、大要案件数等考核指标的逐年递增,专卖人员的重点基本聚焦于案件稽查工作。因此,州局检查未覆盖到的时段、烟站,内部监督工作缺位就严重。

(三)州级业务部门指导角度分析。州级业务部门在烟站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指导错位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关系的处理上。一是全面发展与聚焦主业的关系问题。以前烟站工作重点是种烟,主要工作场所在田间地头。而今很多基层职工困于繁重综合工作未能真正聚焦到烟叶生产主业上。二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以前对烟叶生产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但效果显著。但随着管理风险的增加,管理程序和流程变的复杂且有些不太符合实际。三是合规性和有效性的关系问题。巡察中发现有些基层单位为激发工作积极性,采取了一些措施,效果显著,但是不合规。如某县分公司针对收购业务进度慢出台了对不同合作社的奖励机制,但从协议角度讲不合规。对这种问题指导意见要求简单整改多,有效机制合法性探求少。如这种有效激励的方式,如何合规转化使用的指导意见。还存在同一问题涉及多部门时,往下推的解决方式多,往上会商解决方式少的情况。四是技术类和管理类培训的关系问题。每一年烟叶生产都有大规模的培训,但培训更多偏向于烟叶生产的实操技术,而巡察发现的问题基本为管理类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及时正位州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工作,实现州、县、站三级指导工作的无缝对接。一是简化基层工作量。建议全面评估基层工作量,合理减负,尤其是简化基层考核体系,突出重点指标,将基层员工从繁重的综合事务中解脱出来,确保其聚焦烟叶生产主业。二是简化基层工作程序。建议有效平衡监管和可操作关系,合理简化、固化工作程序,降低临时性表格、报告频率,切实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三是加强部门合作,有效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建议业务部门深入剖析检查、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将一些好的想法、观念,通过部门合作、群策群力,合理的推广使用,切实解决基层在烟叶生产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四是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要广泛征求基层意见。重点在基层执行的文件,在制度制定或修订前,建议广泛征求基层烟站意见,增加试行期,提高可操作性。五是加大基层烟站规范性管理的培训力度。建议烟叶生产部门和专卖内管部门,将烟叶生产中涉及的规范性文件编制成电子册发至烟站,方便烟站职工查阅。在每项工作开展前,在Q群或者微信群发送阶段性工作提示,实现规范随业务工作同开展。此外,在每年烟叶生产培训中,增加规范培训内容,最好由专卖内管人员讲解,全体内管人员参训。

(二)重视专卖内管归位工作,筑牢烟叶生产工作的第一防线。一是坚持考核引导。修订专卖考核指标,加大对基层单位内管监督履职考核分值。二是强化内管职责。以内训的方式开展内管监督专题培训,将烟叶生产内管监管对象、范围、事项及方法等内容形成操作手册,固化县级基层专卖内管人员工作程序和内容。三是建立内管履职工作再监督机制。将内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每年纪委交叉检查、专项巡察的范围,对其履职情况进行再监督,对烟叶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倒查监督责任追究机制。

(三)提高基层烟站的执行能力,推动烟叶生产工作高效规范开展。一是加强学习。在烟叶生产各环节,根据工作提示,设置学习联络员,针对本阶段工作查找对应文件,在站务会上集中组织学习,确保各阶段工作规范开展。二是强化规范。认真对待对上级部门每个涉及烟站具体工作的文件征求意见,组织职工对照实际工作认真思考,提高基层烟站制度制定的参与率,加强对制度规范制定和修改初衷的理解。三是强化管理。针对工作态度有问题的员工,充分发挥考核奖惩的激励作用和问责机制的惩前毖后震慑作用,努力构建凝聚力强、向心性强的基层团队。

猜你喜欢

管理风险烟叶
探讨仓储烟叶霉变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工程管理的经济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化解措施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探究其防范措施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卖烟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