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助力青少年成长
2018-08-23巨晨钰
巨晨钰
我们成长在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知识频繁更迭的时代,新一代的青少年从快捷全面的知识网络中受益,同时也容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在“传媒改变世界、个人改变传媒”的个人与传媒互动的框架内,新媒体主要在媒介生态格局、文化传播形态和受众使用形式三个方面带来了变革。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云存储极大地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内涵和形式。而青少年正是生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的新一代,他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是快速且有效的。因此,青少年也是受新媒体传播影响最直接最主要的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关心的不仅是新媒体本身,更重要的是关心新媒体给青少年生活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带来了契合社会发展和人们传播心理需求的文化传播转型。它传播的内容将永远是受众喜爱的,因为正是受众决定了它的内容。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网络视听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来源,也是学生课余时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丰富的网络视频文化,改变了青少年对传统视听文化的理解,突出了个体创新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张扬。随之而来的是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个体要求独立的话语表达权也得到了实现。比如现在逐渐成为一门职业的网络主播,正是利用了如今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在各个平台迅速崛起并引起褒贬不一的评价。不管评价如何,至少这个行业是做到了成功的萌芽,并不断发展壮大。不得不说,新媒体的信息交互给了每个人话语权的空间,也让信息交流变得通畅,这一点为青少年和全社会都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强大的载体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知识的广泛性和获得知识的便捷性都得到了质的提升。看书再也不用跑到图书馆去借阅,现在电子书库上的书籍数量是实体图书馆所远不能及的:不懂的问题再也不用第二天上课再请教老师,直接在网络上输入题目就能得到好几种方式的解题方法;想要了解世界的文化再也不用身体力行,只需轻轻一搜,就能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只要能够正确地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和长处,就会对我们知识能力的提升产生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资源海洋的背后,却是暗潮汹涌,危机四伏。
我们的学生时代,跟父母那一代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父母的童年,简单而快乐:空闲时,几个伙伴相约,聚在一起谈天或远足,享受着友情最单纯的美好。反观我们的生活,与同学见面的时间仿佛被网络压缩了。放学后,手机成了我们的伙伴,低头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快乐的时光不再仅仅是朋友之间的欢笑,还有网络游戏“5杀”之后带来的满足感。然而,这种轻而易举的刺激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短暂的,所以我们会不断地玩新的游戏,不断地追求新的刺激。这样入迷,其背后是内心的空虚和不再满足于现状。与之而来的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网络语以及不负责任的观点,侵蚀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以新浪微博为例,这个几乎引领了资讯走向的应用,自然不乏青少年受众,但是微博内容良莠不齊,如果青少年对于这种现象没有正确的分辨,误以为无理的言论是值得推崇的时尚,甚至肆无忌惮地使用同样的语言或行为,后果是不容乐观的。
新媒体用户主导的内容生产和制作机制,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形态与经济全球化的模式。全球每天产生27亿小时的固定电话呼叫,310亿封电子邮件。全球范围内已有13亿移动电话用户,每天发送15亿条短信。新媒体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助推器。
如今的时代,大量的资讯如潮涌来,这样的堆积必然造成信息大爆炸。要阻止无效资讯的不断滋长,营造一个健康的信息环境,必然要加强信息来源的管理,同时整合相似内容,精简信息,组合有效资源成为切实的“干货”,将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青少年得到的资讯来源已经十分广泛和丰富,但是仍然需要人工来筛选有效内容,并在资讯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浪费较多的时间,未来新媒体应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确保将青少年引导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而不会迷失在时代的信息洪流里。此外,将网络信息发布立法,进行实名制认证,也是规范网络信息的有效方法。现在网络的“保护罩”让很多人口无遮拦,如果加以冠名,让人言“可畏”:那么网络的环境就将渐渐合法化、规范化。
未来,势必还会出现更多形式、更多样化表达方法的新媒体,比如现在正在走进我们视野的AR技术和VR技术,以及无人机新闻记录等新兴产业。智能化和自主化,将会一步步在我们生活中普及。现在的青少年,将来有一天也会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宰者。相信新媒体的应用会越来越趋于全面而高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