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注重内涵
2018-08-23
稳中求进的2017年,学制改革继续稳步推进;教育科技工作者及民间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士,成为2017年活跃在教育领域的探路者;“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的国际形势,促进教育思路变革。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内涵发展,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初中学生水平考试
根据教育部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简称中考改革),课改内容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学生课堂上开始体现。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
推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后将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改变考试科目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将体育也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但并不要求将所有科目纳入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此次改革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发展学生优势特长。所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可以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他“录取计分科目”。但是,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要文理兼顾。没有选择的科目,不仅“要学”“要考”,还要达到“合格”。
改变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改变成绩表达。可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重申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的要求,避免学生分分必争、过度竞争。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让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在高中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破除唯分数论。
改革招生录取办法。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之前己在读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到2020年前后初步形成一个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勇于面对与改进
2017年12月1日至2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此次博览会聚焦“核心素养”,寻求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有效策略。之所以聚焦“核心素养”,是因为目前教学存在这样的突出问题:作为工具、媒介、手段、材料的知识反倒变成了教学的目的,知识被绝对化、神圣化,教育成为“为了知识的教育”,而能力和素养却被弱化、被边缘化了。博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人不是木桶,决定人的能力和价值的是长项而不是短板。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要求:培养学生艺术爱好,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2017年启用的全国统一使用的统编本初中歷史七年级教材中,卫青、霍去病消失,引起各界广泛关注。2017年12月1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微发文称,初中统编历史教材将补充卫青、霍去病等相关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称:英雄人物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不可缺失,编写教材必须秉持这一原则。“关于卫青、霍去病的学习内容,原有版本历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阶段,这次统编历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阶段,具体在高一上册‘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一课中专门讲授。新教材将在2018年秋季使用。”官微表示。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了解,编写组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在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中补充卫青、霍去病等相关内容。创新面向未来
中国教育部门有关人士日前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也为教育界与产业界更加广泛的合作提供发展空间。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GES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透露,在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中国将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AA-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努力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近年来大幅提升:最近5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0%,多媒体教室的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3%。老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6300多万个。新技术蓬勃发展对教育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在“GES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约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专家学者聚焦这一话题,勾画未来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脑智科学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教育者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从而根据脑功能进行客观的检测,开发更有针对性、更准确的学习能力评价系统。他指出,即将启动的“中国脑计划”是国家布局的重大脑科学项目,也将关注儿童青少年脑智开发。“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优化系统、神经反馈的优化系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知道自己大脑的学习状态,调整自己学习的心理状态,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他说。
近年,新兴科技不断深化融入教育应用场景,“教育+科技”的跨界融合产业创新方兴未艾。比如,一家教育科技企业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科技的“魔镜系统”,能够借助摄像头,捕捉学生上课时的举手、练习、听课、喜怒哀乐等课堂状态和情绪数据,生成专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报告,既便于老师随时掌握课堂动态、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和方式,也有助于老师更精准地理解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一家英语学习平台的技术负责人项碧波说,当前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让大规模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在教学中,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用智能化的方式对老师赋能,提升老师的工作效率;以增强现实为基础,实现了将线上教学向场景化课堂、浸入式课堂的转变,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硅谷投资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莫伊认为:中国是教育科技领域最具潜力的热土。中国许多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在教育科技领域开展了创新探索,已经站在世界前沿。“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创新创业正在蓬勃发展,我们很期待更多成功的教育科技公司从中国走向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指出,一些互联网教育企业,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获得了社会认可与经济上的收益,但并没有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惯性。陈丽说:“当前每一个中国人的教育需求,更多的是期待能够接受灵活的、优质的、个性化的、终身的教育。我们要处理好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希望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真正对未来负责的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顾明远说,教育是人的权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教育要永远把培养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放在首位。“一带一路”带来国际新局面
2017年11月27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带一路”教育对话:研究、决策与创新”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为期三天,旨在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助力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嘉宾国约60个国家(地区)和部分国际组织的外方代表70余人,以及来自中国教育部、沿线地方政府、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会议。教育部部长助理郑富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鲁梅、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陶洪建出席会议。
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过程中,中国发现,解决国际问题与国内民族问题完全不同:中国只有站稳脚跟,用事实说话,才能获得真正的合作伙伴。在国际交往中不能闪烁其词。教育部门随后迅速作出了呼应。
2016年12月16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由乌孜别克族作者法蒂玛撰写的文章《重视教育的乌孜别克族》。文章中说:乌孜别克族具有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乌孜别克族在自己迁居所到之处首先盖起清真寺,在清真寺旁边盖学校和“买得日斯”(经文学堂),从而把读书与现代文化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乌孜别克人在新疆塔城盖起的清真寺有“赛义德卡玛里”清真寺(修建于1910年)、“欧依巴扎尔”清真寺(修建于1915年)、“克孜勒”清真寺(修建于1910年)。当年在每一座清真寺的旁边都建起了拥有8个班级的经文学堂。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乌孜别克族是在1910年前后从中亚迁居到中国的。
这篇文章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声明同时发出(报纸要排版印刷,所以比微博晚了一天),显示中国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变革,开始勇于面对历史真相。这种勇气和做法,来自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后面对的国际处境。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表示:“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差异也很大,有些国家的政治乃至宗教,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形势也还有一些问题,所以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未来必然会发生很多的纠纷。对这种纠纷怎么样去预防它,怎么样去解决它,这是未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当中一个基础性、前提性,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民心相通依赖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相互认同、理解和融合,而教育是实现这种融合最重要的途径。武汉大学法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國家的大学法学院,成立了“一带一路”法学教育联盟。“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其他大学法学院都很积极来参加,他们派越来越多的学生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法律。中国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要了解这些国家的国内法,才能够有效保障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利益。所以,在这样一个具体的、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教育能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我们回头看看中国的国际教育,可以说,在前30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以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我们需要花更多精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