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拓展性教学
2018-08-23邱小梦
邱小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此,笔者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视野和组织拓展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教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拓展教学范围,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性学习即在传统语文教学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拓展调整,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教学内容拓展,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成绩,往往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讲授教学,将字词句细细分解供学生吸收,并进行大量的语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照顾到学生在学习语文当中的情感需求,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未来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放眼社会生活,拓展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文本内容,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网络图片等课外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展示,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关于孔乙己和咸亨酒馆的绘画作品,《孔乙己》舞台剧等其他艺术作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多角度的信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当时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病态、人心的冷漠。当学生有了充足的内心情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续写,对孔乙己的未来生活和后续事件进行大胆猜测,发挥想象力。在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后,学生有的认为孔乙己大约已经真的被打死了,有的认为孔乙己也可能逃到了一个远一点的地方重新做人了,有的认为孔乙己也许考中了科举,成就了一番事业……不管学生如何猜测,充分的想象都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章本质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笔续写故事,表达自己对那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
二、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种类较为丰富,教师掌握一种教材已经远远不足,应当综合几种教材资源,充分掌握不同教材对于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借助其他教学资源,诸如历史文献资料、影视资源等内容辅助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影视艺术作为一种以电影(电子)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达到以情感人的藝术,已经超过了影视艺术作为艺术本身的范畴,而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生存方式而普遍存在。一部电影就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化素养。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当选择切合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而且需要符合学生实际,在拓展性教学中资源质量要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作品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黄昏”这个点,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分析黄昏意象,让学生理解“黄昏”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和思绪。当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黄昏的愁、黄昏的思、黄昏的萧瑟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古体诗歌创作,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组织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依赖课堂,但是课堂毕竟有一定的限制,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
比如《送东阳马生序》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的渴望,希望教导年轻人能够刻苦学习,成就自己。为此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针对“顺境成才”和“逆境成才”的难易进行辩论,学生进行演讲稿的准备,鼓励学生运用经典典故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拓展性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性训练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学习不拘泥于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通联: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