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浅探
2018-08-23王君丹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对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中学生受到自身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所以导致其音乐鉴赏能力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再加上高中学生的课程非常地紧张,所以,高中音乐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才能在有效的环境中减轻高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就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教育;欣赏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与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应用人才。而高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阶段,不管是课业的压力还是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小学阶段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音乐课程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只是单纯的教授歌曲,而是应该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地重视。
一、 高中音乐欣赏教育的意义
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对于学生歌唱技巧的培养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加强音乐欣赏教学的力度,同时积极地引导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去探索音乐,才能奠定促进学生音乐想象力与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由于高中学生不仅课业非常繁重,同时其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如果教师此时仍然采用的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的话,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将其变成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机器,对其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时,必须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高中音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利用音乐的听觉感受将学生的视觉印象激发处理,从而奠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 高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由于其充满了艺术性与审美情趣,所以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多少音乐知识,而是要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促进其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高中课程的辅助学科始终得不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中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课程,但是实际上高中音乐课程课时被语、数、外等主科占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导致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无法顺利地开展,再加上很多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条件严重滞后,也增加了音乐欣赏教学的难度。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高中音乐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的关键。
三、 高中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的方式
首先,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学效率有效提升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欣赏教学理解为漫无目的地让学生听音乐的话,那么不仅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音乐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掘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素材,才能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比如,教师在播放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详细的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会随着故事的情景发展,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师生互动的增强也是促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高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听音乐作品,而是应该将音乐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分组的方式,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表演的机会,然后在流行音乐作品的引导下,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音乐风格表演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音乐器官的全面调动,同时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结束语
总之,音乐作为一种抒发表达人类内心情感寄托的创作物,其虽然可以使人变得更加的快乐,但是,由于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着忽视音乐教育的现象,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的片面性,而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课堂学习,才能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不断提升,为學生审美意识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郝毛毛.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79.
[2]熊金鸿.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33):112.
作者简介:王君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