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校教师教研团队建设

2018-08-22潘芳桥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实施设计

潘芳桥

[摘 要]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名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重视教研团队建设的地方,学校教育都做得好,结合实践,探讨学校教师教研团队建设策略。

[关键词]教研团队;设计;实施;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8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促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备受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国家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培训,比如“教师培训团队”、“骨干教师培训”等等,这些培训从专业角度,从理论及经验的层面上引领和指导优秀教师的团队建设。但是在校本教研等实践领域中,由于专家及领导的人数有限,地域限制及时间限制,教研团队建设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答和解决,有些教研团队建设就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没有促进团队专业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共识,在我们教育事业的征途上,各个名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重视教研团队建设的地方,课程改革做得都很好,而如何把教研团队建设好几乎是所有教育者都要掌握的一门“技术活”。

一、培养团队领头雁,树立团队意志标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2010-2020年)》指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教师教研团队领头人作为区域教研的引路人,要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趋势,为区域课程改革导航。要深刻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相关政策,解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及本省市基础教育改革文件,并结合本辖区教育实际,审视区域学校教研现实需要,做出指导性的引导。

(一)扎根学校课堂,深入教研,发现教师聚焦的问题,立足现实需要,做好需求分析,确立教研主题,组建教研团队,制定培训方案,实施方案,解决问题。

(二)培养骨干,搭建教师教研团队枝干力量。以教研组长为主力,调动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把教研主题理念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接受。引领他们把理念融入课堂中,融入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

1.合理分配教研任务。考虑到各校的师资力量,调动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一研一得,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分块负责。

2.树立典型,榜样示范。作为引领者,要常扎根学校教研一线,立足课堂,指导教研。同时善于开发特色资源,尽量为学校提供平台,树立典型,创新教研模式。

3.善于提炼,形成研训区域模式。发挥团队教师特长,创新研训模式,如微课程开发在教研中的运用,组织团队研发校本微课,进行区域共享,以问题为驱动的主题工作坊等。以组长为牵头羊,不断推进各主题教研进行,使团队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提升。

4.引领辐射,共享教研。 教研城乡齐抓,整体及局部设计,高校+教研机构(教研室)+管理部门(教育局)+一线教师横向驱动联合,理论与实践并举,引领辖区教研团队迎来绚烂的特色课堂,使课程改革越来越接地气。

二、教研活动的设计要有需求分析和顶层设计

教研活动需求分析需要了解教师对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的掌握情况,需要收集教师对时代发展走向的了解情况,了解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关注课程、教师、学生、课堂等四要素。

(一)教研活动的需求分析要接地气。从生本出发,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不能只考虑到教师的需求,更多精力要关注到学生学习到具体的某个点的困难、困惑等。不仅要征求教师意见,更要有学生详细的需求分析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反复推敲,定好教研的切入点。

(二)教研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易操作。事前做好规划 ,做好课堂观察表格设计,针对要探讨的问题,安排好观察点数据的名称。比如观察量表的设计需关注以下内容:预习新知,讨论求知,新知求证,理解掌握运用等环节,学生及教师的提问、回答等次数及参与人数的统计等等。通过设计观察维度,分析问题所在,探讨解决之道,再次教研,循环往复,一直到解决问题。认真斟酌教师们的所思所想,满足尊重教师个性化的教研设计。

三、教研活动的设计要前沿化

教研活动应了解当前教育新动态,重视微课程的开发应用。用广西师范学院叶蓓蓓教授的话说,对微课程的开发关注的焦点应由微课程的“微”向“课”转化,更要重视“课”的质量,试图达到“微”与“课”的最佳融合。研究重点应逐渐转向如何设计、制作、评价微课程的“课”。

因此,微课程资源的建设、活动的设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便成了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微课程建设应逐步促进微课程知识内容的“零散化”“碎片化”向“组织化”“专题化”转变。另外,要重视“微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作用,要提高团队整体教研水平,只有高质量的团队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

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发展

校本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是学校开始走向个性化征途的象征。

(一)关注教师成长,重视教师的精神成长。学校是教师成长的第一现场,精神成长是教师成长的首要问题。力求教研触动教师的内心需求,唤醒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让教师觉醒,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一些成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派出教师培训之前与培训主办方沟通,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讓准备出去培训的教师提前做好功课,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明确去培训的任务,回来针对专家对问题的解答进行研讨,解决问题。这样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有的放矢,激发教师研修的积极性。

(二)作为校长及其团队,要做好教师团队成长的规划及教研体系,建设好教师成长生态圈。在校本教研等方方面面应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让教师分担行政权力,使教师的想法成为学校目标,让刚性要求化为自我肯定,标准由教师代表制定,公开透明化等等,从而让教师发展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另外,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教育家”的职业生涯全程培养支撑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 三)校本教研深入到学科当中。教研组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任,要会设计教研活动。校本教研之前应先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写计划、理论与实践、小组讨论评定、修改、出计划、实施、评估、总结、模式、再教研、提升。要实现各环节正常进行,并从教师的听课常规、评课常规抓起。在进行主题式教研时,应抓好以下环节:从教育教学理论研读-微讲座-研讨(课例)-反思-总结-实践运用。总之,教研活动应层层推进,理论与实践并举,从而进行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 四)注重培养教师的共同感。注重教师团队的拓展训练,提倡学术自由,尊重学术自尊,有尊严地维护教师的社会地位,为教师打造暖心的职业之家。

五、课题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抓好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课题研究使教研科学化,是实践回归理论的探索之路。

(一)课题研究,从理论学习抓起。抓好校本教研,首先要做好相关理论学习,掌握课标年段要求,研读教育教学文件,把好方向,为校本教研导航。只有了解政策,熟悉课标,定好方向,立足课堂问题,分析归纳原因,找出解决策略,提出实施方案,论证方案的可操作性,理论联系实践,抓住重点难点,注重分析探究,步步落实,才有可能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校本教研的辐射引领作用。

(二)校本教研的主题要深入学科当中。不管教研的主题是什么,都要有以点带面的设计、布局。要求分组负责,分工明确,人人参与。以弹子石小学数学团队的研讨为例,他们就抓住了最受师生关注的点,探讨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策略。有数据统计,有现象描述,有分析原因,有优点点评,有建议提出。这样的教研扎实有效,教师专业知识得到点拨,点燃教师研究的欲望。

(三)校本教研以课题为载体,让碎片化的问题以一条主线联系起来,形成校本教研的体系,使理论支撑更具权威性。以中华路小学的成功经验为例,他们学校的校本教研以微型课题为主要载体,采用自下而上的教研方式,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四)抓好校本教研,促进课程开发及设计,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学校课程通过整合、拆分等生成自己的课程。有些课程教材的编写还可以是教师们的设计,结合课程与现实生活,开发出有意义的课程,让师生喜爱,达到课程开发的目的。

( 五)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德育文化的提升。精心设计寒暑假作业,并融入各年级段的德育主题。合理修身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德育文化的提升。

总之,教师团队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走多远,更是一所学校教學等方面的旗帜。如何使教师教研团队的教研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效是各位同行仍需关注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学大学出版社,2015.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实施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