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2018-08-22温庆文钟霞刘晓霞
温庆文 钟霞 刘晓霞
导读:白粉病是黄瓜上一种常见病,一旦发生,为害严重,防治困难。本文从发生症状、发病原因、病原菌、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等方面介绍了白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白粉病是黄瓜上一种常见病,从苗期到结瓜期均可发生,露地栽培以夏季发生较多,而温室栽培时任何季节均可发生。高温干旱年份发生率可高达40%,一旦发生为害严重;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大量枯死,造成减产,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40%,同时降低产品质量。因此,我们应正确识别白粉病,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1 症状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大多从老叶开始发生,极少为害茎秆。发病初期先在叶片正面产生单个或多个近圆形团状白色霉层,叶片背面也会产生白色霉层,为病菌产生的营养菌丝体。随着病害的加重,菌丝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团相互连接成片,布满全叶,导致叶片枯死或脱落。白粉病病斑有沿着叶脉分布的特性,最初是叶脉周围发生,后随着病情加重,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布满整个叶片。
2 发病原因
2.1 土壤干旱
干旱会导致根系吸收水分能力下降,植株地上部分蒸腾作用降低,对钾和钙的拉动能力下降,导致秧苗对钾、钙吸收不足,直接造成叶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纤维化程度不高。干旱程度越重,病害发生越严重。
2.2 基肥中钾肥、钙肥和有机肥使用不足
钾肥、钙肥使用不足导致秧苗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钾和钙,造成钾和钙的缺乏,而有机肥使用不足会直接限制钙的吸收,造成缺钙现象。
2.3 氮肥过量施用
氮肥过量施用,会对秧苗钾和钙的吸收产生拮抗作用,导致出现缺钾、缺钙现象。
2.4 通风不良,田间郁闭
通风不良、田间郁闭会导致蒸腾作用相对较小,对钙离子拉动较慢,根部的吸收能力下降,叶片表现缺钙。
3 病原
蓼白粉菌、单丝壳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粉孢属3种病原菌均会导致白粉病发生,多数情况是3种病原菌同时存在、共同侵染为害。因此,单一种类的杀菌剂很难防治白粉病。
①蓼白粉菌 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为害豇豆、蚕豆、扁豆、菜豆、番茄、黄瓜、南瓜等,其有性世代产生扁球形、黑褐色的闭囊壳,表面有菌丝状的附属丝。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梗短棒状,在其上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卵圆形。
②单丝壳白粉菌 又称瓜类单丝壳菌,主要为害黄瓜、南瓜、苦瓜、西葫芦等瓜类和豆类、茄子等。
③半知菌亚门的粉孢属 病菌以分生孢子辗转传播为害,有性阶段尚未发现。病菌属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可为害菜豆、豇豆等豆类,也可为害苦瓜、黄瓜等瓜类蔬菜。
白粉病病菌是一类靠活物供给营养的寄生菌,不能在病残体上腐生,在我国北方主要靠闭囊壳越冬。初侵染源主要是田间其他寄主作物或杂草染病后长出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容易从孢子梗上脱落,通过气流传播,条件适宜时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后,菌丝在表皮外寄生并不断蔓延,再长出新的分生孢子,传播后可多次进行再侵染。白粉病病菌是一类很耐干旱的真菌,一般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多雨都易诱发病害严重发生,而多雨反而会抑制白粉病的发展。虽然如此,潮湿的天气和郁闭的生态条件,仍然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4 预防措施
预防白粉病发生的总原则是尽可能补充钾、钙肥,合理浇水,少用氮肥,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预防田间郁闭。
4.1 选择抗病品种
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抗性品种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优势。目前对白粉病抗性较强的黄瓜品种有津优35、德瑞特721等,这些品种不仅连续节瓜能力强,而且瓜把短、刺多,很受市场欢迎。
4.2 多施有机肥
基肥多施充分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做到营养均衡供应,提高秧苗的健康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增强抗性。
4.3 合理施肥,注意对钾肥、钙肥的补充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补充钾肥和钙肥,坚持花前补硼、花后补钙、先磷后钾、全程供氮的原则。结瓜后加大钾肥的使用量,一般冲施适量的高钾肥料,每667 m2一次性冲施N-P-K=15-5-25肥料不要超过15 kg,避免出现氮素的过量供给。叶面补充硼肥和钙肥,不仅起到补钙的作用,还能延缓叶片的衰老,预防植株早衰,提高抗病性。
4.4 合理通风,加强管理
秧苗进入旺盛生长期以后,适时落蔓、去除下部老叶,保持秧苗下部空间通风良好。
4.5 合理浇水,避免忽干忽湿
加强管理,尤其是生长中后期,避免出现土壤过度干旱或湿润,以免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倡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浇水,做到小水勤浇,见干见湿。
4.6 药剂预防
可用29%吡萘·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 500倍液等喷雾预防。
5 治疗措施
田间一旦发现白粉病,必须马上进行药剂防治。可分为2天进行药剂处理。
①第一天 用大消(季铵盐)农用消毒剂7 500倍液喷淋,喷雾要细致周到,做到叶片正反均匀喷施,以药液顺着茎秆、叶片往下流为宜,这样细致全面才能起到良好的触杀效果。
②第二天 选择400 g/L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喷雾,可混配乙蒜素(含有硫),效果更好。还可以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
注意预防所用的药剂与治疗所用的药剂不能重复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造成浪费,贻误病情。喷药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补充钾肥和钙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