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中“简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点分析
2018-08-21孙莲花杜雪莲
孙莲花 杜雪莲
摘 要: 在自然灾害多发的日本,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便于外国人理解的“简明日语”在当今日本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对日本青森县弘前市语言景观中的公示语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了语言景观中“简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点,这对日本“简明日语”的普及、中国公示语的日语翻译和基础日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语言景观 公示语 “简明日语” 语言表达
一、引言
Landry & Bourhis(1997)最先提出并使用“语言景观”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某个语言群体的地理边界构成及该社区内使用语言的特点(尚国文,赵守辉,2014)。佐藤(2004)将“简明日语”的概念定义为:“为了向日语能力不够好的外国人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减少外国人因为语言不通而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把标准日语改为利于外国人理解的、简洁的日语表达。”之前有数位学者进行过“简明日语”的相关研究,庵功雄(2011)通过“简明日语”词汇和语法规则把广岛市公文书进行转换,结果表明不仅要把普通的日语进行语法和词汇的转换,而且要调整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才能叫作“简明日语”。Daniel Long(2010)通过分析日本当年灾害的数据,统计及使用多语言和单独日语发布消息的利弊,提出“简明日语”的及时性和实用性。宫原(2011)通过与外国人进行“简明日语”沟通等手段,指出制作“简明日语”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并强调多文化共生的日本使用“简明日语”传达信息的必要性。田中(2012)通过分析中小学生对“简明日语”新闻和普通新闻的理解度,指出“简明日语”的理解度会更高。
虽然日本的避难标牌和公共设施上面的公示语等语言景观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简明日语”,但是目前语言景观中“简明日语”表现相关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青森县弘前市语言景观中公示语的使用状况,探讨语言景观中“简明日语”式公示语的语言表达特点,对日本“简明日语”的普及、中国公示语的日语翻译和基础日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弘前市公共设施上的公示语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期间拍摄了376张照片,并核对其与“简明日语”语言表达的类似度。其中,类似度根据“简明日语”的12条规则和“日语读解系统Reading Tutor”判断。找出其中与“简明日语”类似度较高的语言表达,并从词汇、语种、难易度、语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容易理解的语言景观中“简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点。
三、“简明日语”的12条规则
佐藤(2007)提出,“简明日语”的文字特点是日本小学2、3年级学生容易理解的汉字和假名的语言表达。并以日本小学的国语教材为基础,制定了“简明日语”的12条规则。
“简明日语”有如下12条规则:①避开比较难的词语,尽量使用简单词语。②请尽可能地缩短一句话的表达,并分割成几个短语的组合,以便于理解文意。③请不要更改灾害中经常使用的特有词汇。④请尽可能不要使用片假名及外来词。⑤请不要使用罗马字。⑥请不要使用拟声词和拟态词。⑦请注意使用的汉字及使用汉字的数量,并在所有汉字上方写上注音假名。⑧请把时间和年月日写成外国人也能理解的形式。⑨动词名词化之后会比较不易于理解,请尽可能地使用动词句而非名词句。⑩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意思表达不清的语言。{11}避免使用多重否定句。{12}请统一句末的语言形式。
因为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非灾害相关公示语,且没有日期标注,所以符合规则③⑦⑧的内容比较少。故本文对规则③⑦⑧不做分析。
四、调查结果
1.调查概况
本文拍摄的376个公示语中符合“简明日语”12条规则的数量及占如下:与9条规则相符合的有8句(2.1%),与8条规则相符合的有176句(46.8%),与7条规则相符合的有169句(44.0%),与6条规则相符合的有21句(5.6%),与5条规则相符合的有2句(0.5%)。符合8條以上规则公示语有184条(48.9%)。下文将以这184条公示语为对象进行分析。
2.词汇方面的特点
表1 词汇类别及语种相关的特征
对上述184条公示语进行词汇类别及语种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词汇类别方面,平均使用次数最多的词汇类型是名词(3.45个/句),其次是动词(1.52个/句)。形容词、副词、连体词、接续词、感叹词都较少。田中、美浓(2010)收集了546条与地震、暴雨等5种灾害相关的一般日语的新闻,并让没有日语教学经验的日语母语者将其转换为“简明日语”,结果显示词汇类型使用次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接续词、连体词、感叹词。本文结果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形容词和副词的数量多少顺序不同,原因可能是田中(2010)的研究中文章类型为灾害相关信息,且换写者为非日语教育者。
本文依据词汇来源,将日语词汇划分为“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词”和“混合词”,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和语词”中使用总量最多的是动词,其次是名词;“汉语词”中使用最多的是名词,其次是副词;“外来词”中全部是名词;而“混合词”中使用最多的是名词和动词。和语中的词汇由多到少的数量变化趋势大致与上述总体的词汇类别数量变化趋势一致,除了动词和名词的数量多少关系不同。其原因可能是日语中动词有活用形式,除了“和语词”和“混合词”可能会有活用形①之外,“汉语词”和“外来词”没有活用形。
对类似于“简明日语”的例句进行语种分类的统计发现,使用次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和语词”(2.43个/句)、“汉语词”(2.19个/句)、“外来词”(0.45个/句)、“混合词”(0.07个/句)。近藤(2014)对日本NHK的普通日语新闻和“简明日语”新闻进行了语言特点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简明日语”新闻中“汉语词”的使用量少于“和语词”,本文结果与其一致。“外来词”比较少的特征符合“简明日语”12条规则中的第④条。
3.词汇难易度方面的特点
表2 词汇难易度方面的特点
对上述184条公示语进行词汇难易度分析,其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类似于“简明日语”的例句中词汇数量最多的是N5级②(31.6%),其次是N2级和N3级的词汇。N4-N5的词汇占了46.4%。在近藤(2014)的研究中,“简明日语”中词汇由多到少依次是:N2级、N4级、N3级、级外、N1级,且其中N4-N5的词汇占了45%,其结果与本文调查结果一致。本文中同一等级的词汇总量并没有随着词汇等级的增加而递减,可能原因是日语词汇等级划分中不同等级的词汇数量不一致。
4.语义分类特点
本文参考吕和发(2005)等关于公示语的语义分类,将语言景观中的公示语分类为如下5类。①指示型:表示服务的内容、公共设施;②提示型:为了引起对方注意和表达提示,没有强制或者限制的意思;③限制性型:对对方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但是比强制型弱;④强制型:语言表达的强制性比较严重;⑤说明型:对内容进行解说。
表3 类“简明日语”的语义分类
对上述184条公示语进行语义分类分析,其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语义分类中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说明型(38.6%)、强制型(23.4%)、提示型(15.2%)、指示型(13.6%)、限制性型(9.2%)。其中强制型和限制型仅占32.6%。带有限制性意义的强制型和限制性型例句较少,非限制性意义的提示型、指示型、说明型较多。这些分析结果与张、加藤(2017)指出的日语公示语直接禁止或命令的言语行为少,祈求类言语行为多这一研究结果相一致。
五、结语
语言景观中类似于“简明日语”的公示语具有以下特点:从词汇方面来看,名词和动词使用频率较高,“和语词”、“汉语词”使用频率远高于“外来词”、“混合词”;从词汇难易度来看,难度较低的词语较多,但是无须保证难易度高的词语的数量必须低于难易度较低的;从语义方面来看,直接禁止或命令语言表达较少,多使用祈求类语言表达。
公示语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及外国人旅游、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采用“简明日语”的表达形式更有利于外国人理解日本社会。在日语教育方面,“简明日语”将来或许会成为日语教育界的一种潮流,在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是否以“简明日语”作为教材编写的参考标准有待进一步考察。此外,明确公示语中“简明日语”的表达特点对中国公示语日语翻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中的“公共服务领域日文译写规范”项目指出,日语在我国境内的使用呈现出面广量大的特点。统一全国的日文译写规范,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有助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注释:
①活用形:指日语中动词的使用方法。日语中动词的活用形有“未然形”、“连用形”、“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命令形”和“推量形”7个活用形。
②N5级: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国际日语等级考试,分为N1、N2、N3、N4、N5级
参考文献:
[1]Landry,R. &R.; Y. Bourhis.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16):23-49.
[2]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外国语,2014(6).
[3]佐藤和之.外國人のための「やさしい日本語」について考える適切な災害情報を的確に伝えるための最善策になりうるか[Z],2004.
[4]庵功雄,岩田一成,森篤嗣.「やさしい日本語」を用いた公文書の書き換え:多文化共生と日本語教育文法の接点を求めて1[J].人文·自然研究,2011(5):115-139.
[5]Daniel Long.奄美ことばの言語景観[M].東アジア内海の環境と文化,2010:174-200.
[6]宮原曉,栗原由加.「やさしい日本語」からみる多文化共生[J].GLOCOLブックレット,2011(6):43-78.
[7]田中英輝,美野秀弥,越智慎司,等.やさしい日本語ニュースの公開実験サイト「NEWSWEBEASY」の評価実験[J].研究報告自然言語処理,2012(9):1-9.
[8]弘前大学社会言語研究室.「やさしい日本語」の有効性[Z],2004:2016.
[9]近藤めぐみ.やさしい日本語ニュースの語彙分析[D].チュラーロンコーン大学,2014.
[10]田中英輝,美濃秀弥.日本語母語話者による「やさしい日本語ニュース」の読解実験[C].言語処理学会第17回年次大会予稿集,2011,
[11]张红涛,加藤靖代.公示语的汉日交际翻译[J].黑龙江教育,2017(7):86-87.
[12]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06):38-4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6YJAZH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