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策略探讨

2018-08-20金晓婷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教育教学高中地理

摘 要: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学生了解我国环境问题、地理问题现状的主要途径,实行地理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渠道。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高中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来进行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教育教学;策略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被提到了日程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而资源的开发利用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产生的污染和破坏是取得的经济效益所无法弥补的,这种情况下,环保意识的树立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尤其是在教育活动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就成为了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 高中地理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原因

环保问题是当下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必须要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环保意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个人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国家已经正式提出了“要把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环保意识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 高中地理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受到当前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旨在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适合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策略。

三、 具体进行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师要做的工作十分的重要,首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特点,然后再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

(一) 课堂知识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可以通过日常的课堂知识进行渗透,这也是开展该项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高中地理老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图表数据等多种信息展示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有意识的教育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到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正确理念,从而进行积极性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二) 课外专题探究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适时地开展课外专题探究是进行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开展的专题课外活动有以下几种方式:(1)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从报刊、杂志中收集地理知识的卡片、图片等,例如学生可以将各种类型的火山图片或是水源、瀑布等装订成册,并将其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等整理在图片旁边,便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巩固,同时也加强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认识;(2)通过比赛竞争的方式来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举行地理手抄报比赛、墙报评比或者是朗诵比赛等多种方式,来宣传环保意识;(3)在学校允许的情况,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相关方面的專家针对当下环境中的热点问题,比如说雾霾等进行专题讲座,鼓励学生与专家进行积极的互动,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资源以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等。

(三) 实地调查与体验

实地调查与体验式的活动是让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重要的方式之一。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展开实际的生活调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知、去验证他们从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的正确性,这样一来既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能够深切感知到理论的重要性。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稀土矿产等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矿产开发附近的河流、沟渠、农田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要在调查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学生的安全,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的,除此之外教师也带领学生走访了当地受灾的农户和附近的居民,从他们那里了解矿产开发前后对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虽然矿产的开发给当地的农民朋友带来了经济上受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但是矿产的肆意开发、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随意丢弃等,都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河中臭气漫天,农田无水灌溉,附近的农田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从上述的实际调查,让学生切实了解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也明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环境做代价是多么可怕的交易。调查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就此次调查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并给出适合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拓展视野,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从心理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明确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相协调,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平衡,促使学生用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去定位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从而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结: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教育现状的分析,可知对高中地理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是对教育事业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对应的有效策略,不仅为相关科目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建议,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1]卢彩霞.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分析[J].才智,2017(33):69.

作者简介:

金晓婷,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教育教学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