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充满现代气息

2018-08-20杨志东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浅论运用高中数学

摘 要:教育始终与时代相联、始终与社会相接。课堂教学始终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成果是现代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助推要素。教学实践有力证明,现代多媒体教学器材的运用,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活力、更能抓住学生心理、更能推進学教活动。本文作者从如何营造丰富生动教学场景、拓展课堂学教的有效外延、展示复杂深奥的数学内涵等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器材的有效运用,做了较为简单的议论和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器材;运用;学教效能;浅论

教育始终与时代相联、始终与社会相接。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映射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展示场”,课堂教学之中都在渗透和应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学实践证明,现代多媒体教学器材的运用,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活力、更能抓住学生心理、更能推进学教活动。但现实课堂教学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少用或不用现代化器材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讲授和传授新知,并为之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素养。鉴于这样的认识和感悟,本人现从教学场景构建、学教外延延伸以及抽象数学内涵展示等三个方面,简要地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器材运用的方法。

一、 利用现代多媒体器材营造丰富生动的教学场景

数学学科与其他基础性知识学科的最大区别,就是充满抽象性和复杂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数学学科的内容枯燥无味。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学科没有兴趣,不愿参与和深入其中探究研析,很大原因就在于此。而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学习情感是学好学科知识的思想基础和根本条件。现代多媒体器材中电视、电脑、投影仪,能够将课堂之外,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生产领域等方面的生动案例引入其中,并改善了以往教学挂图静态的实际,予以生动、形象、全面的展示和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积极情感、促进向上情态,起到了强烈的刺激和促动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将多媒体器材作为有效导入、提振情感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工具,善于利用生活中、生产中等各个领域的生动事例,融入教材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从而展示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和意义。如教师在“组合和排列”章节教学中,为了实现先期导入效果的最大化,更好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组合排列的生活应用性,将现实生活中投递信封的问题与该节课内容有机结合,向学生展示出某个人在邮局大厅里,将自己手中5封信投入6个邮箱,可以采取多少种投递方法的现实场景,使得高中生对排列组合不感到陌生,认识到生活工作中都会存在,从而保持能动的学习情感,参与学教活动。

二、 利用现代多媒体器材拓展课堂学教的有效外延

当前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与学生相互对话交流的形式予以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融入创新理念,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加工和变化。笔者以为,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应该在外延和形式上予以丰富和升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掌握在人们的“手里”,不再局限地理,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器材所具有的信息互通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将师评对话、网络学习等融入其中,充分借鉴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及互联网资源,实行不受地域限制的师评讲课、网络教学等模式,让高中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接触更先进的学习经验,提升他们的学习实效性,达到学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 利用现代多媒体器材展示复杂深奥的数学内涵

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学科是认知和掌握最难的基础科学之一,原因在于数学知识点内涵深奥复杂。有时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让学生有较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不仅知识点众多,同时考查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出现的问题难度更深。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这一基本的要义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材相对于其他教学器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示内涵要义上的深刻性和直观性以及多样性。这就为高中生更好地、更全面地认知并获取数学知识点,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数学知识架构体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平台。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如果仅靠观察图像的静止画面,难以让高中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师此时利用几何画板的编辑功能、动态功能,将三角函数的图像在不同取值范围情况下的图形及其变化的过程,予以生动、动态的体现,并且及时标注出此时三角函数图像的特征。这样高中生借助于教师所设置的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够对抽象复杂的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和理解。这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其效果强过百倍。同时,多媒体教学器材在其中的应用,能够节省掉教师很多的语言说教,高中生在理解认知时也能够较为客观和准确,能较好地推进高中生的认知进程。

以上是本人对多媒体器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运用的点滴论述。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器材的大容量性和互联性等,改变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采用远程教学或网上师评等形式,推动学教活动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邹小刚.浅探高中数学“应用题”做题路径和策略[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S1).

[2]姜庆威.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设想[J].新课程学习(上),2014(06).

[3]孙建静.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4(28).

[4]吴燕琴.巧妙用现代化多媒体器材锻炼高中生的数学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J].广西教育,2012(38).

[5]兰萍丹.浅论高中数学各年级段数学学科知识讲解衔接的有效处理[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1).

[6]李改芹.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探索[J].考试周刊,2013(10).

作者简介:

杨志东,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浅论运用高中数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论泄泻治疗十法
淮军近代化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