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018-08-20沈建兴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分层设计数学作业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进入到了改革重要阶段。诚然,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作业难度相对较大。这就需要构建适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操作的形式,从而帮助学困生树立起自信,推动全班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作业设计当中一视同仁,特别是在作业布置中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学生在数学教育中均得不到发展。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教学质量止步不前,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留守儿童居多、家长文化层面不高、父母离异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做作业中拖拉,不加以思考,甚至是胡乱写。所以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模式,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这样即可让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

一、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现状以及分层设计思路

农村小学是指在自然行政范围内开展基础教育的学校,并且相比城市小学教育来说教学条件较差,包括师资层面和基础设施层面。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都是传统布置方法,面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统一作业,这对一些学困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学困生不仅无法完成作业任务,還会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方法应运而出。

分层作业,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它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进行分类,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际实施中需要保证学生可以达到教师预期的学习目标。并对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进行评定。教师需要构建适应班级学生现状的作业设计形式与操作形式,并配合有效的批改方案,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达到甚至赶超同龄学生的预期效果,提高作业布置质量。

二、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一) 做好学生作业活动调研工作

为了能够切实保障小学数学作业完成质量,前提工作就是做好学生调研,结合调研内容开展作业分层设计工作。可以通过入户家访家长和学生,通过交流和观察分析学生的实际作业完成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查找相关文献和成功案例,为作业分层设计奠定基础,客观认识到作业分层设计的利与弊以及可操作性。在学校中选择中低、中高年级代表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结合按照记录和发展新变化确定制定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完成后即可实施。

(二)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

1. 学生分层,避免打击学生积极性

对于学生分层来说,需要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级,代表了优、中、差,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在进行作业分层当中,需要以隐性分层为主,也就是不表明哪些学生分到了C层,教师要做到心里有数,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在留作业时可以针对A、B、C学生留不同难度的作业,保证每个层级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可帮助学困生(C)树立自信心,又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2. 作业要“精”,形式多样

结合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深入学习教材与教学大纲,掌握数学知识点与类型,对每道作业题进行深度研究,掌握习题中的知识点以及不同层级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突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这样才能够抓住关键,不会出现偏题等问题。

如针对“圆柱面积”设计作业:(1)底面直径20 cm,高20 cm;(2)底面半径10 cm,高是半径的2倍;(3)底面周长为32 cm,高是半径的2倍。作为一道半径、直径、周长为已知条件计算面积的习题,包括了面积计算基础知识点,也融合了圆的周长知识点,这样就将作业分成了三个层级,(1)题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完成作业,并逐渐完善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而(2)题只是一个小的转弯,学生通常可以完成作业;(3)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优等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将学生做作业的情况进行记录,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哪些学生需要调换等级,如果学困生逐渐适应了C层级作业,并且每次作业分数都能够达到95分(100满分)以上,即可将学生上调到B层级,如果A层级学生作业分数较低,在60分以下,则需要下调到B层级。在作业设计当中也要不断的思考,如果所留作业对学困生来说较难,需要再次降低作业难度,直到学困生均能达到60分以上为止,从而完善作业分层设计体系。

(三) 总结与反思

为了保证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事后做出总结与反思,在实践当中多观察、多思考,全面分析现行方法的局限性与可操作性。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做作业情况,也就是学生对作业的接受程度。也要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总结,相比普通作业布置方法是否有成效。总结分析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利与弊,要最大程度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结合作业分层的实际开展情况,实时对分层作业设计方法进行调整,从而解决学生拖拉、不会、不认真的情况,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优秀作业榜”,在各层级作业完成度较好的学生名字旁粘贴小红旗,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榜样。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特殊性,为了能够推动全班同学发展,需要采用作业分层设计方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让学困生可以通过自主努力完成作业目标,巩固知识基础,并逐渐实现知识延伸,这样即可发挥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梅.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7):83.

[2]林权坤.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元平衡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2(06):164-165.

[3]张来定.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关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再探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2):21.

作者简介:

沈建兴,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西固区达川中心学校河嘴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分层设计数学作业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