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

2018-08-20孙岚陈冉马静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会计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

孙岚 陈冉 马静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广泛认识,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较国外的发展还具有很大差距。本文就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会计;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困境;对策

一、 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一) 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订了工作方案。2015年8月5日,教育部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試点牵头单位。2017年8月23日,教育部确定第二批20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二) 何谓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结合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度,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二、 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

(一) 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浪潮的不断推进,各国都建立或者初步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学徒制。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发达国家都已逐步实施了现代学徒制模式,并在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据不完全统计,在欧洲,有24个国家在中职学校开展学徒制项目的教育模式,14个国家在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了学徒制项目的教育模式。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现代学徒制也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学徒制存在以下三种基本模式:即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瑞士模式,其中以德国模式最具代表意义。

德国被称作“现代学徒制”的范本,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最早的国家。采取“双元制”模式(亦称双轨制),要求职业教育有两个施教主体,即企业和学校,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通过综合培训后,经过专业考核达标后,学徒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同时,德国政府在1969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严格规定了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二) 国内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学徒制最早出现在13世纪,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工艺生产中,并大多沿用至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机器化大生产的普及,传统的学徒制也得到了发展和改进。通过学习借鉴各国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探索研究,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试行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扰。

现行教育体制束缚了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众所周知,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必然会受到中国教育体制和整个教育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现行我国教育体制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这些都束缚了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实施。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而言,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还是政府相应的政策保障,都是缺失或不完善的。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动力不足,缺乏默契度,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目前,学校和企业合作关系表面而肤浅。一方面,大多数企业不愿意为短期实习学生,提供一线实际接触真实账务的工作岗位并缺乏系统的岗前岗上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在学生进行企业实习后也缺乏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跟进,不能有效及时地指导和支持。

三、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中推进的对策

(一) 国家加快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提供法律保障。各地政府及相应行政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

(二) 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改革。会计行业从业要求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单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应在教学中多引入社会或企业的真实案例,将实际操作比重加大,加强会计实训室建设,强化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

(三) 进一步拓展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合作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企业需求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不影响企业运营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进行短期的工学结合,使学生能将校内所学与实际工作更好的融合,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教育特别是高级会计教育中,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与创新,只有加强政策法规的完善,深化高职会计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学校企业的双主体育人机制,避免出现“校热企冷”的现象,才能使我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汉美.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2(20).

[2]陈渝.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C版,2016(12).

[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的讲话,2014年2月26日.

[4]郑菲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

[5]徐培江,张洪安.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3,3.

作者简介:

孙岚,陈冉,马静,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