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观察

2018-08-20朱英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7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肌新生儿

朱英杰

(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新生儿窒息指产前、产时、产后不同因素使胎儿缺氧而造成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娩出后1 min内未能建立规律呼吸或无自主呼吸[1]。新生儿窒息时间过长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最常见。有研究报道[2],新生儿窒息后引发心肌损害的几率高达33.3%~78.0%,是临床致新生儿死亡的危重症之一。目前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尚无统一的方法,有研究表明1,6-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钠、乌司他丁及左卡尼汀等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疗效不一[3-5]。本研究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胎龄(38.19±1.17)周;平均出生体质量(3.19±0.31)kg。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胎龄(39.07±1.21)周;平均出生体质量(3.24±0.40)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出生1 d内发生窒息,根据诊断标准[6]确诊伴有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②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先天性心脏疾病者;②其他感染性疾病并发心力衰竭者;③心、脑、肺等发育畸形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保暖、吸氧、改善微循环、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予以辅酶A、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和维生素C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21)0.5 g注入20 mL 10 %葡萄糖注射液中,ivgtt,qd,7~10 d为1疗程。

1.4 评价指标

两组均于出生后2~6 h及治疗后1周静脉采血2 mL,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包括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心肌酶变化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采用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LVEF。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肌酶水平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检测显示ST-T段完全消失为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心肌酶水平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测显示ST-T段较之前减少超50%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心肌酶水平及心电图检测均未改善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心肌酶水平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CK、AST、LDH及CK-MB等心肌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AST、LDH及CK-MB等心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心肌酶水平情况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HR、LVEF比较

治疗前两组HR、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LVEF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R、LVEF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心肌损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郑瑜[7]研究发现,新生儿发生窒息后,若短时间缺氧,心脏冠状动脉出现扩张,体内血流会重新分布并提供心肌所需血流量,在短时间内对患儿的心肌功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若长时间缺氧,引起心肌细胞缺氧,导致氧化磷酸化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不足,无法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功能。磷酸肌酸钠是常用的心肌保护剂,在体内以磷酸肌酸的形式存在,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磷酸肌酸进入心肌细胞后,发生水解,分子结构中的磷酸键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促使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生成ATP,从而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的收缩功能[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K、AST、LDH及CK-MB等心肌酶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LVEF较治疗前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HR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邢肖[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快速缓解,改善心肌酶水平。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肌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