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浅探
2018-08-18陈雷
陈雷
摘 要: 在艺术院校构建充满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中,学生工作者不仅需要了解艺术、艺术专业,还需要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而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尽可能地使用符合艺术生培养规律的办法工作,只有在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艺术院校的独特艺术魅力,才能实现学生管理和艺术教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艺术特色 艺术化 学生工作
伴随高校教育改革加快的步伐,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生源变得复杂,主要表现为学生层次多、年龄跨度大、女生比率高、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较淡、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理性相对不足、注重自我、个性彰显、比较缺乏协作精神等特征。此外,学生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学生管理观念的陈旧和教育措施的日益滞后,使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领域形成“艺术类学生难管”的境况。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1]。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探索和构建艺术院校中充满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已成为学生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艺术特色在百度百科词条中也称“表现手法”,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学生工作要具有艺术特色,这要求每一位扎根学生工作的工作者如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法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
如何让在学生工作最前线、出身不同专业学科的辅导员都成为“艺术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让艺术院校学生工作实现管理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艺术院校构建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既是辅导员值得思考的本职工作,又是艺术院校学生工作未来整体规划的方向。
一、学生工作者即辅导员要懂艺术
1.学生工作者要了解艺术专业。学生工作者要宏观了解不同艺术专业特点与区别,深入了解分管学生学习专业的特点和内涵。不同艺术专业门类各有特点,学生工作的艺术特色要与所管理学生的专业相符合。辅导员要成为“艺术家”自然离不开对艺术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日常工作之余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艺术专业门类书籍。通过阅读了解所分管学生专业的特点、历史脉络等,从而更好地抓住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以便更好地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亦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2)多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交流。这样既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拓展工作学习交际圈,又可以让自己走入课堂,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观摩相关专业展览、比赛、演出等。只有切实投入艺术氛围中,通过亲身的感受和体会,才能不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4)多与学生交流专业学习。教学相长,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也可以学习他们的知识和优点,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增进与学生间的友谊,有利于艺术特色学生工作的开展。
2.学生工作者要了解艺术生特点。艺术类学生的生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一定艺术天赋,热爱艺术的特长生;另一类是中学阶段成绩较差,参加普通高考没有希望进入理想院校,转而“投身艺术”的学生。无论是哪一类的学生,在一些人身上多有着综合类大学生没有的某种特质或者缺陷:思想上,头脑灵活,个性突出,但政治意识相对薄弱;行为上,特立独行,注重自我,自律性较弱;心理上,感情丰富、细腻,敏感、不太稳定,逆反心理强,抗打击能力弱;专业上,拥有所谓的“专业情结”,有一技之长,但是专业思想不太明确;人文素质上,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精神较淡。这些特质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更难的挑战[2]。
二、制定符合艺术规律的学生工作模式
1.管理制度艺术化。艺术生的学习以导师指导、自主创作或集体创作为主。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遵从不同艺术专业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辅导员在系统管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各有特点。以设计、美术为例:此类专业经常会有导师带队班级外出观摩、调研、写生等事宜。首先从批假手续上需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其次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辅导员的参与管理,以和专业老师相互配合保证学生外出学习的安全和质量;舞蹈专业学生需每日做早功和晚功,会早起晚归,在公寓管理制度上也会为该专业学生制定对应的考勤规定;音乐专业学生多为导师一对一指导、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需要学生扬长自身个性特点,因此集体主义观念和纪律意识相对薄弱,系统管理和思想引导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灵活的管理技巧及对学生艺术学习的理解和了解,从而在学生工作和学生追求个性的艺术学习上找到平衡点。一言以蔽之,根据艺术生特点保持制度制订的多样性。但制度有其严肃性,一旦制定,在执行上就要保证团结与紧张、严肃与活泼的分寸。艺术性除了表现手法的丰富之外,亦体现为度的微妙把握。
2.党团工作艺术化。对于艺术生的天性来说,行政化文件和党团知识着实难以消化。如何将它们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及赋予艺术的形态展示出来将是艺术特色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以每年的入党知识介绍为例,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展现形式:美术专业学生以漫画形式展示、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有趣的宣传海报、表演专业学生编排錄制小品视频在学院循环播放等。艺术院校可以利用资源共享,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交换展示,也会让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班级管理艺术化。艺术专业学生的班级建制大多以专业为单位,艺术学院的班级管理大多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年级为单位管理学生;二是以专业为单位。这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以年级为单位管理学生,即一位辅导员管理一个学院某个年级的所有专业,从大一带到大四。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事务性工作便利化,因为多数工作都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如日常管理、奖学金评定、就业工作等,不足之处则需要辅导员了解全面的各专业门类知识,融入全面的各专业教学活动。要让辅导员以有限的工作精力实现具体细致化的工作投入,有一定的难度;以专业为单位管理学生,即一位辅导员管理某一专业1—4年级。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辅导员有针对性、具体细致地投入单个专业学生管理教育,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与专业教学工作相融合。由于辅导员把精力集中放在了解单一专业特点上,因此对所分管专业学生实现艺术特色的管理模式更有的放矢。不足之处是事务性管理工作会变得烦琐,如奖学金评定是按年级分配名额比例,原本一个年级的奖学金评比,由一位辅导员可以直接完成,现在需要先分散到不同的辅导员按专业评比,再合并汇总,增加了工作环节,复杂化了。
综上分析,第二种管理模式显然更加符合艺术院校艺术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也更符合规律性。即使存在不足之处,相信利大于弊,事务性工作的开展在不断的磨合和经验总结中也能找到更好、更便捷的工作方法。
4.校园文化活动艺术化。提起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想到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校园歌手大赛、娱乐节日庆典晚会等,在艺术院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当更具有艺术气息。辅导员要指导和引导艺术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将专业学习融入校园文化,做到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把自己的专业学习在活动中得以实践。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发挥创新意识,充分了解、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及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大胆创新。以设计学院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例:学院已经把每年的学校宿舍文化月活动打造成“我爱我家”宿舍设计大赛,在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专业特长,和宿舍同学一起动手设计、装饰,展现个性、符合审美的宿舍环境,使之变得独特性、有设计感和创意感。美化后的宿舍自然会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由被动变成主动,又充分体现艺术院校学生工作的艺术特色。
艺术院校构建充满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需要学生工作队伍的学习和探索,善于协调关系,不断丰富总结经验,提高综合水平和能力,让艺术特色的工作模式制度化、规范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会更具艺术特色,更加充满魅力。通过不断梳理、总结艺术院校学生工作的艺术特色化,一定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大潮中艺术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生.新时期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王潇.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及构建[J].河南教育(高教),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