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2018-08-18石惠
石惠
摘 要:近些年来,在大学外语专业中,学习德语的学生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过度重视语法、语音、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忽视文化知识传授的现象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将将结合我国大学德语教学的现状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大学德语教学 跨文化能力 问题 培养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德国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和德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交流合作。为了保障大学德语教学能够和时代发展相适应,要在语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文化背景的普及,如此才能实现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为我国和德国更深入的交流奠定基础。
二、当前阶段我国大学德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目标的多样化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开设“大学德语”课程的大学已经突破了100所,学习者大多数都不是德语专业的学生,其来源十分广泛,涉及了医学、工程、经济以及技术等多个门类。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学习德语时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且目的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以技术类专业学生为例,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交流对掌握德语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高,从事相关技术类专业的科研人员若是举杯一定的德语素养,就可以在自主开展专业资源的阅读和学习。因此学习德语对技术类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德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大学生涯已经和德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仅要学习德语知识,还要深入了解德语的文化、艺术、政治、思想等内容。也就是说,在接触德语时,德语专业的学生对德语在自身职业发展中的定位并不明确,同时也不清楚自己会对德语的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由于德语专业学生和非德语专业学生学习德语的目的性不同,因此其学习兴趣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对于非德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涉及自身专业内容的德语知识更感兴趣,如各自专业术语的表达或是科技文章的特色文体等。而德语专业学生则对德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知识更为关注。
(二)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
根据我国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编撰和修订的将德语作为第一或是第二外语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来看,德语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以阅读能力为主。因为根据我国相关领域的理论,专业文献的阅读是德语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仅仅掌握德语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跨文化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大学德语教学的重点转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改进。2010年以后,我国大学德语教学才逐步加强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致力于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促进大学生异文化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大班教学模式广泛应用
大学德语教学除了本专业的学生之外,还要面向一部分非德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学生的数量较多。德语专业每个班级的学生普遍在15-20个之间,但是有些大学的德语强化教学学生则突破了40个。近几年来,随着德语热度的提高,一些大学的德语班级人数甚至达到了一两百。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德语采取的都是大班教学模式。相较于德语专业小班教学的模式,大班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首先,学生的数量较多,学习气氛很容易传染,若是控制不当,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其次,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这就对授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通常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由于授课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三,大班教学很难使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教师掌控力的降低,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四,师生互动存在时间限制。在大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是以问答的方式展开的,为了提高效率,教师一般不会采取一对一的问答模式,常常要求学生集体回答,这样很难保障语言交际活动的有效性。最后,单板教学模式下的视听课以及绘画课效果不佳。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自然也就无法对教学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估。
三、跨文化能力教学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语言方面
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内容:其一,词汇。通过将汉语和德语进行比较,二者在词汇结构、概念命名、固定搭配以及外来词汇等许多方面的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二,语法。德语属于屈折语,而汉语则属于孤立语,故而在语法规则、句型结构以及语言结构上存在区别。其三,篇章。汉语和德语的成文规则以及文理结构不同,且不同类型文章对语体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其四,语用。汉语及德语的语言功能不同,在交际应用中突显出了不同的文化色彩。
(二)语言之外的情形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之外,跨文化能力培养还涉及了一些其他内容,如语言运用的场合、历史文化区别、文化教育差异形成的价值观差异、非语言交际因素、政治制度、生活态度等。上述内容直接关系着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因此都需要在德语教学中体现出来。
四、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关于德语教学法指导思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新时期,中国大学德语教材的编写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适当的融入先进的教学法原则。教材应该在新的大纲以及各项规定和指标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投入更多的关注。
首先,教材编写中应该注重语言比较和文化比较,选擇和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如饮食、工作、家庭、校园生活等等。在内容上要体现出中国与德国的文化比较,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德两国文化中生活习惯和意识观念的差异性。
其次,教材编写应该将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只有创建生动的语言情境,才能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可以结合不同交际意向的语境,提供与之相关的话语材料。例如在“问路”时,德语中常用的句型为“Entschuldigung,wie komme ich zu…?”,意思是“对不起,请问我如何来…”,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可能“wie gehe ich zu…?”意思为“请问我如何去…”,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吸收。
最后,教材中要多融入德国国情知识的介绍,为学生提供客观的“德国印象”,尽可能的挑选文化代表性较强的内容,加强学生对德国文化的了解,同时又要避免学生形成偏见思想。
(二)提高教师的跨文化能力
由于大学德语的学生数量较多,不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项目教学等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学生的交流讨论活动提供一定的辅导。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必须得得到保障。对此,教师不仅要对语言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解,还要掌握丰富的异国文化。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中德语言方面的比较分析,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对异国文化给予足够的尊重,为跨文化交流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具备跨文化特点的德语教学,例如,选择诸如“你对德国人的看法”、“你对德国的印象”之类的课堂讨论主题,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具体的体会和感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还能够加强学生对德国语言文化的认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德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必须结合时代趋势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将语言和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语言文化比较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由此可见,大学德语教学必须要结合语言发展的多样化特点和要求逐步开阔视野,如此才能实现我国大学德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中德之间的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 姜丹.大学德语听力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731-734.
[2] 吕亮平.德语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08):68-69.
[3] 王婀娜.大学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测量与培养——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为例[J].语言教育,2016,4(04):16-21.
[4] 丛明才.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4(04):37-41.
[5] 巩婕.德语跨文化教学的具体可操作性和可测试性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26-127.
[6] 王坤.论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6(09):34.
[7] 李清華.文化导入策略在大学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甘肃科技,2011,27(12):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