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思”结合,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2018-08-17闫盛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闫盛华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的中心和教育教学的基本建构形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培育人才和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方法.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同学们尚未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在此基础上,怎样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重点研究内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打造既没有固定的方法,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形成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综合学习能力.基于初中数学课堂现存的几个基本问题,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几点建议,旨在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大课堂效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与思

一、引言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的学习思辨能力是创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前提和关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课堂的建设需要,也无法紧跟学生的学习步伐.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晦涩难懂、逻辑思维性较强,加上同学们的升学压力增大,课业任务繁多,在日常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习效率低、解题困难多和学习方向不明确等现实问题.为此,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应该着力解决课堂学习低效、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教师授课模式死板等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将师生的“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真正的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二、传统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是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先行条件,也是高效课堂建設的基本保障,所谓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课堂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刻板解题能力,使得学生不断沦为应试教育的发展工具,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和高效数学课堂的长远建设.例如,初中数学重点学习“直线、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的相似、勾股定理、图形的判定、基本初等方程以及圆”等基础数学知识,这些知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掌握,但部分教师仅仅以学生“看得懂、学得会”为基本教学主线,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没有将学生的“学”与“思”具体结合起来.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体,学习积极性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怎样充分调动广大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高效的探究机制,是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建设更加注重现场感,这跟在线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实际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取得最大教学效果的重点和难点.

(三)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

初中数学是衔接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关键纽带,虽然没有高中数学的逻辑思维性高,但在初中阶段,学生普遍还没有超群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更愿意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在讲台上教授更多的数学知识,并要求学生拼命地记忆归整.虽然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题,掌握教师当堂所讲内容,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并且大多数教师过分注重教学过程,重视教材公式和习题的讲授,而忽视了变化较多的开放性题目,以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种单向灌输模式自然无法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要点,也不能真正实现“学”与“思”的有效结合.例如,有的数学教师过分强调课堂探究,短短45分钟安排6、7个课堂探究,特别是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也要进行输出讨论,让学生一直进行思考探究,使“学”这一关键教学环节无法充分的展现,学生自然不能真正的地握课堂数学要领,不但不能掌握数学知识,也没有真正达到教学探究与沟通的实际效果.

三、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学”“思”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传统教学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模式,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学生在课上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在现代化课堂建设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其根本方法就是在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资料获取、教师板书整理、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理解.例如,在“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中,在正式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就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总结之前所学“有理数加、减法,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解题方法,借助实际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具体例题,逐步拆分解题步骤,从而引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公式及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之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再追加纠正例题.如,“25-35=?”,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较小的数怎么可以减较大数”的疑惑,这时我们可以将此式写成“25+(-35)=?”,并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深切理解“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一个负数”的运算原则,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解题思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饱满向上的数学课堂,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学“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定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全等物体展示”“全等图形绘制”等途径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维,让学生自己完成“思”的关键一步,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对基础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通过实物演示与判定概念的相互结合深入理解基本定理,探究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紧跟“学”的推动,让学生更好地“学”“思”结合,让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此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保证学生以积极饱满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三)提倡自主探究,紧跟小组合作

数学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领航者,而不应该是问题的决策者、独裁者.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应该是说明性或解释性的,而不应该是既定事实;对于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进行深入讲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思考模式,配以先进的小组合作方式,便于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同时,将概念理解和题目剖析贯穿其中,充分落实“学”“思”结合的教学方针.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开展适当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听教师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也要让学生切身参与其中,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并对不同的判定方法进行详细的区分和研究,基于深入研究、案例理解之上找出不同,加深理解.

四、结语

为了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提高广大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让学生掌握多样的数学学习方法,开发更广阔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本文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总而言之,高效数学课堂就是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让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