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共潮生
2018-08-16严贵大
严贵大
【摘 要】高效課堂是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课堂不仅教学质量高,学生学得轻松,更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做好了准备。协同备课是提升课堂效率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协同备课,共享观点,把握学情更精准。协同备课,凝聚智慧,理解学科本质更到位。协同备课,多元预设,促进课堂生成更精彩。同时它也便于保存和反思,为后来者积累经验。协同备课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轻负高效,实现教与学的共生共长。
【关键词】协同备课;因材施教;取长补短;教学生命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应当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模式,构建以教师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共生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前几年,学校经过撤扩并之后,大部分学校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实现了规模办学,使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般来讲,同一年级往往有多个任课老师,这就为协同备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老师都有电脑和网络,所以即使不是同一所学校,协同备课也变得轻而易举。
协同备课可以让每个教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跟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协同备课的老师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教案或者片断或者某一个问题发上来供大家思考交流。其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教案、片断或问题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这样的思考往往是有感而发,因而回答也更有深度,更值得老师借鉴。
一、协同备课,共享观点,把握学情更精准
协同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老师与老师的沟通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参加备课的老师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比如:我校低段数学组在备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桃子》这一节课时,蒋老师这样写他的教案:
……
暴露经验,形成冲突。
(1)尝试用竖式计算。
(2)出示“一层”“二层”竖式,比较哪一种更有道理。
(3)通过分小棒活动交流,理解分两次写两层。
(4)共同探讨,理解竖式的意义。
(5)理解为什么学习除法。
在出示“一层”“二层”这一环节中,蒋老师进行了这样的预设:
根据这个预设,让学生进行比较,哪种写法更有道理。
当蒋老师把这一备课环节展示在备课群里时,陈老师提出异议,他觉得这只是蒋老师个人的预想,像他们这样的班级两层竖式的情况不太会出现,因为他已经做过前测。蒋老师不信,觉得陈老师太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于是到蒋老师和陈老师到我班来做一个前测,结果发现真的没有学生能写出两层的竖式。于是我们根据陈老师的建议修改了教案,把重点放在学生分小棒的活动上,加强分层竖式意义的理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想这与协同备课是分不开的。
二、协同备课,凝聚智慧,理解学科本质更到位
协同备课产生的教案凝聚了备课组全部老师的智慧结晶。不仅做到了取长补短,更提升了整个备课组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了1+1>2的效果。纵观现在优秀的公开课,几乎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单打独斗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团队的概念已经占据我们心中。
在上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这一节课时,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流程:首先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然后通过课件抽象出角;并利用手指操描角;通过各种角(大角、小角、朝上角、朝下角等),让学生观察角的组成并能正确判断;然后介绍角的画法、写法和读法;最后巩固练习并拓展。
从试教的情况来看,应该说完成得还是不错。教研员那天也来听课。听完之后。他取了其中这样的一个环节:
教师:“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角是尖尖的,有点扎手。”
教师:“你真棒!那么你觉得这个是角吗?(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最尖的部分,一个点)”
生1:“不是。”
生2:“应该还有两条边。”
教师:“观察这两条边,摸一摸,有什么的感觉呢?”
生:“我觉得它的边是滑滑的。”
……
教研员:“你觉得你对自己设定的材料满意吗?”
教师:“满意,因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找到了角的顶点,也找到了两条边,为下面角的组成的认识打下了基础。”
教研员:“那你觉得角一定就是尖尖的吗?角的边一定就是滑滑的吗?”
教师:“……”
教研员:“尖尖的,滑滑的是角的属性吗?”
教师:“……”
教研员:“如果要重新准备一份材料,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更合适?”
教师:“……”(深思)
教研员:“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其实也简单。想一想,你准备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准备这些材料;你准备问什么问题,为什么问这些问题?学生回答时,你准备怎么理答,为什么这样理答?解决了这些问题,你的这节课就一定不会差。”
教研员的一番话,让我们茅塞顿开,于是我们备课组又重新组织了材料,把原来的三角尺材料改成了一张圆形纸,让学生利用圆形纸来折出一个角。在折角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暴露出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同时也去除了非物质属性的干扰,强化了三角形的特征,更好地为这一节课的完成做了充分的铺垫。这种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可见,协同备课不仅提升了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也提升了整个备课组的教学水平,当然受益的还是学生。
三、協同备课,多元预设,促进课堂生成更精彩
在班级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它受到学生所处的家庭、父母、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影响;同时由于东西部融合加剧,外来的生源也骤然增多,也导致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像我们学校每个班额45人,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外地生,他们原来的教材跟本地教材并不衔接,而且外地务工人员相对来说流动性强,对孩子管理也没有本地学生那样严格,学生无心学习,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跟本地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就成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他们虽是有差异的个体,但他们都值得尊重。教师要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不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所以在备课组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对教学目标进行再设计,力争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困难生“吃得了”。
协同备课精准把握学情,理解学科本质,促进课堂生成。协同备课还便于保存,便于我们在课后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加速了个体以及整体的成长。从教学生命上来看,教师约有40年的教学生涯,但如果教师以3年一循环上课的的话,同一篇内容一个教师一辈子大概可以教到14次;如果教师以6年一循环上课的话,教师一辈子只能教到7次。试问,3年之前,6年之前的教学内容,你能清楚地记得你是怎么思考怎么上的吗?另外,近几年,教材改革频繁,算下来能教到相同内容的次数就更少了。协同备课把备课的资料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保存在年级组共同文件夹下。这些材料,不仅这一届学生可用,下一届学生也可用。有了“巨人”的肩膀,后面的教师才能走得更远。
总之,协同备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提升了备课组的整体水平,最重要的,协同备课对教材,对班级,对学生,对目标,对活动进行了更多的预设和生成,让老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向宝贵的40分钟要质量。有人说过,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高素质的老师催生高素质的课堂,高素质的课堂催生高素质的学生,高素质的学生带动老师继续前行。从而实现教师、课堂、学生的共生共长。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
[3]《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