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成语故事绘本化的得与失

2018-08-16王晓宇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儿童本位

王晓宇

摘 要: 近年来,成语故事已经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类绘本的重要选材。本文着眼于市场上涌现出的儿童成语故事绘本,将其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旧故事说旧道理;另一类是新故事说旧道理。结合两类绘本中具有代表性的系列绘本,分析归纳成语故事在绘本化过程中的得与失,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立足于儿童的感知、思维及情感体验的特点,为该类绘本制作開辟一种新思路,既将游戏元素紧密又充分地融入其中,并提供四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关键词: 儿童成语故事绘本 儿童本位 游戏元素

儿童绘本是一种通过图画与文字配合说故事的儿童图书类型。“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开篇,就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写道:“绘本,是喷涌而出的语言的世界。绘本让孩子感受生的快乐,给予孩子生的力量。”可见,优秀绘本往往以“喷涌而出”的生命力感染儿童,给予他们欢快有趣的阅读体验、调动他们充满活力的思维活动及触发他们丰富深刻的情感共鸣。

在海外引进儿童绘本(主要来自欧美、日韩)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形势下,国内原创绘本也在寻求自身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的绘本。在这类绘本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传统节日、十二生肖等成为此类绘本常见的内容选题;水墨画、年画、剪纸、泥塑等则是常用的艺术形式。

纵观近年来市场上的传统文化类绘本,不难看出,成语故事逐渐成为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理念的原创绘本的重要选材。它们或是来源于典籍的历史典故,或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故事,蕴含着中国先民的生活智慧。故事类型不一,大致可分为三类: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大部分成语故事具有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意义深长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审美水平,改编起来相对容易,因此受到了绘本创作者、出版商及儿童家长的青睐。本文基于市场上成语故事绘本现状,分析归纳其优缺点并提出此类绘本创新的可行途径。

一、儿童成语故事绘本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成语故事绘本系列颇为可观。在成语故事绘本化过程中大致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旧故事说旧道理;二是新故事说旧道理。前者占大部分,但问题日益凸显;后者目前为数不多,不过后劲十足。

(一)旧故事说旧道理系列绘本的特点及其优点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天才豆七彩儿童经典童话·成语故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中国好绘本深刻的成语故事(套装共10册)》,这类绘本系列基本上保留了成语故事的本来面貌。绘本选取的成语故事大都简单完整、生动有趣。就成语故事的改编而言,上述绘本大体上采用了成语故事原本的背景、人物(或动物)、情节与内涵。只是将叙述语言简单化,符合儿童的阅读水平。绘本画面色彩鲜艳丰富,其中的人物、动物的形象也都经过了改造,人物形象通常是造型可爱的孩子,有圆滚滚脸蛋和胖乎乎的身材;动物形象非常可爱,经常拟人化,它们站立起来像人一样说话做事。

这类绘本在文字与图画中通常包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场景到人物无不体现了古代中国的风采。场景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常见的如:亭台楼阁与古代民居。人物服饰方面也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故事的主角多为男性,男性服饰式样按身份尊卑大致分为两类:王公贵族华美的服饰与平民百姓近似胡服的着装。儿童通过阅读文字、欣赏图画,不仅能了解到成语背后形形色色的故事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而且对历史上的朝代、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古代中国社会制度及生活习俗等都能有一定的认识。

(二)新故事说旧道理系列绘本特点及优点

用新故事说旧道理,即对成语故事进行新诠释。此类绘本保留了成语本身与成语含义,将原先的故事舍弃,创造出新的故事阐述成语。具有代表性的绘本作品当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新编成语故事绘本》。该系列是由纸飞机改编的中英文儿童绘本系列,该套绘本生动有趣又略带诙谐,趣味性强,有新意。抛开了原有的时代背景,选取紧贴儿童生活的故事呈现成语背后的深刻道理,拉近了与儿童的距离。此外,突破了文化背景限制,立足于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以与时俱进的方式讲述中国经典成语故事,让孩子领略一番多元文化视觉盛宴。比如,《邻人偷斧》一下子变成了在西方国家上演的邻里故事,但图画却巧妙融入经过改造的剪纸元素。《叶公好龙》的主人公不再是春秋时代的楚国贵族,而是一位头戴着皇冠的西方国王。《画蛇添足》更是充满着生活气息,主人公是三个调皮的小男孩,出其不意地制造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恶作剧。他们在车身上画蛇,那位给蛇画脚的竟还给它添了顶红色鸭舌帽。

优秀的绘本都具有相同的特征,使儿童在阅读时向内能发现自我,内心变得更加充实;向外能发现世界,眼界更加开阔。这类绘本保留了成语的内在精髓,遗弃了形式外壳,为成语绘本化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二、儿童成语故事绘本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成语故事绘本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可在这大好形势下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占据主导的旧故事说旧道理系列。

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既推动了成语故事绘本的创作,又催化了高产低质的现状。系列绘本迅速大量地涌现,意味着从前期创作到后期装帧陷入草率仓促,导致部分成语故事绘本存在粗制滥造、生搬硬套的问题。

首先是绘画方面。儿童在感知绘本的过程中往往不是运用智力,而是凭借敏锐的视觉,他们能从图画不起眼的角落找出丰富有趣的故事。因而,绘本的图画在传递信息方面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当今市场上的成语故事绘本,图画风格比较单一,充斥着大量色彩鲜艳的彩色图画。儿童确实偏爱色彩缤纷的图画,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只爱这一类图画。大同小异的彩色图画甚至会引起儿童的视觉反感。此外,在传统建筑的选取上、在人物服饰造型的设计上缺乏亮点。绘图不太注重细节,房屋、服装等常常是大块大块地使用鲜艳的色彩。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觉得可以向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取经,诸如水墨、年画、剪纸、脸谱、木刻等。如果创作者在创作中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灵活运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绘本,那么不仅能丰富图画类型式样,而且能增强其艺术表现力,比如画房屋时能注重展现房屋内家具的陈设与物品的摆放。

其次是文字方面。某些成语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寓言类故事,一般具有讽刺训诫意味。部分绘本改编成成语故事时,只停留在对于语言简单化的改写,保留甚至增强了其教育意义,这无疑是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做法。有些成语故事繪本的图画与文字配合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图文比例严重失调,硬生生塞入大量文字。优秀的绘本旨在激励儿童向外寻求与向内反观而非板起面孔严肃说教。此外,随着时代的推移与变迁,一些成语故事传递的价值观念难免会过时。改编成语故事时,绘本应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提供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新解读。比如在当今社会,愚公移山的行为是否值得赞扬?就行为本身而言,移山会破坏生态环境、单纯依靠人力的方法过于原始落后、愚公可以选择搬家等。就行为背后的精神而言,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是永不过时的。

新故事说旧道理系列是后起之秀,虽说新意十足,可成语故事的“改头换面”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传统文化元素的遗失。绘本中西方元素的大量融入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无疑是一种强烈冲击,创作者应在两者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儿童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仍能树立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游戏元素的融入

此类绘本如何推陈出新?游戏元素的运用是一种极具新意与前景的方式。游戏元素符合儿童认知及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了儿童本位思想,有助于激发儿童浓厚的阅读兴趣、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纵观市场上此类绘本,游戏元素仍处于相对缺席的状态。在此提供四种游戏元素融入绘本方案。

(一)着眼于成语本身的结构特点

成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可以在成语故事绘本中插入“成语拼拼看”,即将成语设计成由汉字拼凑而成的拼图。儿童边玩边学成语,不但增强了绘本的娱乐性,还锻炼了儿童动手又动脑的手脑配合能力。

(二)着眼于成语故事的深层含义

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不能单从字面理解其含义,由此设计出类似于“看图猜一猜成语”的游戏——给出一些相关图片,可将图片内容换成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让儿童通过图片猜出对应的成语。这类游戏为成语故事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富有挑战性,能够增加儿童阅读体验的深度广度。

(三)着眼于成语故事与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类型丰富又极具美感,选取其中一些艺术元素进行适当改造并将其与游戏形式相结合。游戏可以要求儿童用水墨画一画成语故事里自己喜欢的角色,或发挥想象用彩纸剪一剪。此类游戏形式不仅趣味性十足,还能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积极创造能力。

(四)立足于儿童本位

儿童心思单纯、情感丰富,比成人更具“共感”能力,因而在阅读成语故事绘本时更容易产生共鸣与代入感。依据原有成语故事,让儿童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角色表演游戏。不但能加深儿童对故事情节、人物、内涵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四、结语

虽说市场上的儿童成语故事绘本不计其数,但要想推出优秀绘本系列,成语故事绘本化的方式途径仍有待继续探索与完善。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能引起绘本创作者与出版商对存在问题的注意及对游戏元素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衬树.从儿童阅读心理特点看国产幼儿绘本创作[J].中国出版,2013(03):49-52.

[2]袁薇薇.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儿童绘本创作[J].书业实务,2016(19):32-34.

[3]松居直.如何给孩子读绘[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训练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原创儿童绘本研究”(项目编号2017103000194)的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儿童本位
核心素养观照下“发现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基于“儿童本位”的阅读教学研究
郑渊洁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本位思想
学校层面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