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教融合的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运作研究
2018-08-16刘涛
刘 涛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一、物流技能竞赛的特点和应用现状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依据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下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设计,反映行业、企业和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不仅是展示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舞台,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
1.物流技能竞赛的特点
(1)物流技能竞赛对接物流企业真实工作。一方面,设备、竞赛操作规范、考核评价细则等竞赛元素都来源于物流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体现了物流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反映行业发展方向,体现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另一方面,相对于企业的日常物流工作而言,技能竞赛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操作流程更合理,操作方法更规范,管理方式更科学。通过技能竞赛的历练,学生能够把物流专业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竞赛中综合表现出相应的职业能力。因此,竞赛可以有效带动教学改革,使专业教学对接企业需求。
(2)物流技能竞赛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技能竞赛作为对接企业真实工作内容的综合项目,同时涵盖对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要求参赛选手应该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其中包括:仓储运作管理、配送运作管理、运输调度、物流设备应用、物流信息化操作、物流成本核算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物流技能竞赛体现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是多种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应用过程。
2.竞赛与教学的融合问题
物流技能竞赛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促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但目前在与专业教学的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竞赛的备战工作凌驾于正常教学之上。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备赛,不惜打乱已有教学安排,让参赛学生长时间停课训练,大大影响了正常课程学习。竞赛的初衷是促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如果片面追求比赛成绩而影响正常教学,这不仅难以发挥技能竞赛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反而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2)竞赛参与缺乏普及性。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所经历的一系列学习、训练和竞技过程,其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目前,高职院校所面向的技能竞赛主要是省市或国家级竞赛,参赛学生的选拔一般是通过考试或组织特定的选拔赛等方式,从全体学生中选出少部分学生,然后由指导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训练,而绝大部分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经历竞赛。这种选拔和训练机制是“精英式”的,并没有把竞赛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无法使所有学生都参与竞赛以及接受相应的能力训练,这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对其他大部分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策略
高职物流技能竞赛是以典型物流工作任务为驱动,选取商贸物流和电商物流的典型物流服务作为载体,涵盖了商贸和电商领域完整的仓储配送服务过程,包括商品入库、订单分析、拣货配货、线路优化、配送运输等。竞赛项目反映了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任职要求,同时包括了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重难点,其设计理念与当前提倡的项目化教学理念是一致的。物流技能竞赛项目中所涉及的团队合作、资源配置、操作规范、设备应用、临场应变、信息处理、成本控制、沟通表达等能力要求同样是物流管理专业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想真正借助技能竞赛来促进全体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竞赛。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该专业”)将物流技能竞赛项目提炼、转化为教学内容,使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密切结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下从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和设置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说明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策略。
1.确定教学内容
该专业以物流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项目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将工作项目按照业务流程梳理为前后衔接的工作任务,以此为基础,再引入物流技能竞赛项目以及相关的竞赛标准和评价细则,开发出与物流技能竞赛、企业工作内容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块。通过对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调整以及对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教学要求得以匹配物流岗位任职要求和技能竞赛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设计教学项目
该专业采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即根据物流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选取物流企业的工作情境为蓝本,围绕真实工作场景、岗位分工、行业企业操作标准和技能竞赛标准,设计物流教学项目,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和竞赛项目的竞争性,以此实现工作项目、竞赛项目和教学项目三者的深度融合。
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执行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由教师引导,主要以竞赛的形式去完成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以企业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基础来设计,包含了工作岗位以及技能竞赛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学生在经过学习、思考、讨论、训练后,完成各个竞赛项目(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竞争意识、现场应变、时间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比如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据仓储配送企业的商品堆码、货物存放、物流设备应用、WMS系统操作等工作项目以及相应岗位能力要求,以竞赛的形式设计教学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获取相关背景信息和知识,设计各类物流作业方案,如订单分析、货位分配、拣选方案、配送方案等,然后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在实操场地利用各种设备、软件进行实际业务操作,如操作WMS系统处理业务单据,使用手持设备、货架、托盘、叉车等设备执行出入库任务。
3.设置考核方式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参考企业的岗位操作标准和物流技能竞赛的评价标准,将这些经由行业、企业专家高度参与所制定的岗位操作规范、竞赛规则、评分标准等引入课程教学中,以此确定相关的教学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其中包括流程科学性、作业规范性、运作成本、团队协作性、完成时间、安全意识等分项指标。
三、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构成和运作方式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该专业通过构建常态化、包含不同级别、层层递进的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使所有专业学生都持续、深入参与技能竞赛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学习,这是技能竞赛融入日常教学的保障。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各类课内单项技能竞赛、院级综合技能竞赛和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
图1 多层次物流技能竞赛平台
1.课内单项技能竞赛
该专业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教学项目,并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开展,如组托竞赛、拣货竞赛、地牛操作竞赛、配装竞赛等,每一单项技能竞赛都参照了省级(国家级)物流技能竞赛的比赛要求和评价标准,分别侧重不同技能点的考核。上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竞争的形式在完成一项项“工作(竞赛)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通过技能竞赛与课程学习的融合,每位学生都能深入参与物流技能竞赛,其相关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课内单项技能竞赛项目与教学项目、工作项目的对应关系见表1(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
2.院级综合技能竞赛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提升学生对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在单项竞赛的基础上,该专业面向全体专业学生开展院级物流综合技能竞赛。该竞赛参考全国(省级)物流技能竞赛的内容、形式和标准,结合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职业能力要求,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竞赛内容、规则的制定以及竞赛评审,以增强竞赛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竞赛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要求各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物流方案设计和物流方案实施两大环节。在方案设计环节,团队要根据题目资料包,分析相关信息,设计涵盖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最优物流方案,这个环节主要考察选手的综合分析、计算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方案实施环节跟前面的设计环节存在逻辑关系,团队要根据自己设计的物流方案,利用各类物流设备、工具和信息系统配合完成入库、出库和配送作业,以实操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程度,这个环节主要考察选手的物流操作规范、实施效率和安全意识。
表1 课内单项技能竞赛项目与教学项目、工作项目的对应关系
在院级物流综合技能竞赛正式开赛前,指导教师为参赛选手(全体专业学生)组织竞赛培训和赛前练习。教师通过讲解竞赛的流程、规则以及比赛中重点考察的知识和技能点(以前期课内竞赛的知识和技能点为基础),指导学生的方案设计和方案实操练习,让学生通过赛前训练做好相关知识、技能、心态的准备。竞赛结束后,由受邀企业专家点评学生的竞赛表现,解读竞赛考察要点以及介绍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
通过院级物流综合技能竞赛的赛前学习和训练、比赛竞技、赛后点评和总结,学生可以全面锻炼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配合、现场应变、成本管控、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
3.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
在单项技能竞赛和综合技能竞赛实施的基础上,根据既定的竞赛规则和标准,对两类竞赛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从所有参赛学生中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更高一级(省级、国家级)比赛。在竞赛项目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学生经过前期单项竞赛和综合竞赛的充分练习和竞技,其职业技能和比赛能力已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备战省赛(国赛)时,参赛学生的赛前训练可以更加科学高效,既可保证训练效果,又不影响正常教学。
在比赛结束后,学校可以组织竞赛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开展面向全体专业学生的经验分享活动,参赛学生分享训练和比赛的心得体会,竞赛指导教师则结合竞赛的所见所闻,分享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的最新应用。通过分享活动,对于没有参加省赛(国赛)的学生而言,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相关资讯,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方向,体现了“以赛促学”的作用。
四、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运作保障
为了确保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运转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该专业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训练机制、选拔机制和联动机制,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式,确保多层次竞赛平台能够贯穿教学始终、持续运行,促使技能竞赛、课程教学和工作项目的长效、深度融合。
1.竞赛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鼓励全体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级技能竞赛,该专业建立了竞赛激励机制。首先,对于课内竞赛,教师将学生的竞赛表现与课程期末成绩直接挂钩;然后,在课程考核评价中引入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和考核评价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对于院级综合技能竞赛以及更高级别的竞赛,学校根据竞赛成绩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包括学分置换、奖金、荣誉证书、名企优先推荐等。
2.竞赛训练机制
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应该建立有效的训练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并避免备战竞赛对正常教学的冲击。首先,该平台应将竞赛训练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使各级校内竞赛以及相关训练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后,每次竞赛结束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竞赛表现进行及时、客观的点评和考核评价,对其中涉及的重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分析或疑难解答,让学生能够真正从竞赛中提高自身能力。最后,将各类与技能竞赛相关的资料,包括培训教材、训练资料、培训和竞赛记录(照片、视频等)、竞赛成绩、竞赛经验总结等汇集起来,并做到及时更新,以此形成可供专业教学、竞赛开展和人才培养分析所使用的信息资源库。
3.竞赛选拔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各级技能竞赛,尤其是省赛、国赛的积极性,除了各类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激励以外,公平、合理的选拔机制同样非常关键。在院级综合技能竞赛开赛前,学校应面向所有参赛学生公布竞赛的赛制、内容和评价标准。在竞赛过程中,由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竞赛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和综合评定。竞赛结果出来后必须及时向全体参赛学生公布,然后依据既定规则和标准,从中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整个选拔过程必须做到全程公开、透明,体现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4.校企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技能竞赛的行业引领性,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构建和实施应该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这是确保技能竞赛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与合作企业的联动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校企联动机制
(1)企业为人才培养和竞赛设计提供岗位信息支持。为了使课程教学、技能竞赛与企业岗位对接,专业教师应该深入物流企业一线进行调研,调查其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主要环节中工作岗位群的设置情况,并连同企业专家,剖析出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以此作为课程教学(校内竞赛)模块设计的依据,确保其职业性和实用性。
(2)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和实施竞赛项目。来自物流企业的技术专家既熟悉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为对接岗位技能需求,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应该共同合作,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背景,结合真实工作情境、最新的行业技术发展和职业能力要求,双方共同开展竞赛项目设计、竞赛规则制定、竞赛执裁评审等。此外,企业专家还可以在操作规范培训、竞赛(实训)设备及软件的添置和维护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课程教学和技能竞赛的实施效果。
(3)校企双方相互应用竞赛成果。首先,通过竞赛项目和企业项目的融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然后,企业专家在执裁和评审竞赛的过程中,可以从企业的角度去观察,将学生在竞赛中的能力和素质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使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能够有的放矢,对接企业需求。最后,企业可以从各级竞赛中发现优秀后备人才,优先录用,为他们提供实习或就业岗位,实现学生“零距离”进入企业,融入职场。
五、结语
自“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和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实施一年多以来,该专业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逐步把各类技能竞赛标准引入专业教学体系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由于许多学习任务是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学生们不甘落后,往往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他们在合作完成知识点讨论、方案设计、实操演练的过程中,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然后,依托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历练和选拔,该专业在广东省物流技能竞赛中成绩显著,在2016年和2017年两届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现代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中,先后派出的三支代表队均获得全省一等奖。最后,许多参与各级竞赛历练的学生得到了企业专家的认可,在实习或求职时被合作企业优先录用。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和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的实施所带来的积极效应,证明该项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大赛训练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促使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企业“准员工”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