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具在二语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2018-08-16马红
马 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102)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是以大规模参与互动的在线学习模式,但由于MOOC在线学习及大规模的属性,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难以做到有效管理与评价,因此,MOOC并不适合学校教学式学习,而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良好补充。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将网络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结合,搭建课内教学活动与课外实时交互的平台,成为翻转课堂的有效组织形式。智慧教具将课程建设、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及学习行为管理融为一体的教学平台,是实施SPOC的便捷教学工具。智慧教具包含PPT课件、视频课件、屏幕共享、即时直播、互动画板、小测验、分组讨论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智慧教具将微课发送给学生,课上通过电子签到、问卷投票、分组讨论等实时分析学生学习状态,课下巩固答疑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吸收。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二语教学关注的是生态环境下师生交互交际的过程。尽管教育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缓解二语教学交互需求的迫切性,二语课堂教学仍倾向于使用单一的多媒体展台等教学工具,但单一类型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因操作复杂、交际活动难以控制,使得二语教学互动只局限于课堂,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际往往是被动的、不充分的,语用能力提升依赖于学生更多的课外实践与自主学习。智慧教具打破实体教学空间的局限,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交际互动学习语言知识与训练技能,教师通过后台动态数据监管学生学习行为,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本文从生态语言教学观出发,设计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实验分析,找到提升职业院校二语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理论依据
生态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是指语言与所在的群体、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动态发展过程。Haugen将语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看作是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将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作隐喻类比;Halliday则关注的是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是如何影响生态环境的。这两种模式被认为是生态语言学的主流研究范式。在Haugen的生态语言学框架下,语言习得是语言与所在的环境互变互动动态化、系统化过程。如果把二语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语言生态系统,那么在这个系统内,语言讲授者、语言学习者、语言、文化及学习环境等各种因素互相发生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学习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教学的社会环境,即语言的人文性;而微观环境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语言作为系统的中间介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传递,而社会文化则是生态系统生存的大环境。生态语言教学观的主要观点有:(1)语言教学是一个由语言和文化背景构成的系统。(2)语言是个体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交互,即满足学习的内部条件又满足学习的外部条件。(3)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学习者文化交际的基础之上的。在生态语言教学观视域下,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语言学习生态环境是指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构建的个性化学习媒介,如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移动互联技术使得二语教学生态环境打破课堂内外的局限,把课堂语言学习连接到课外的语用活动中,使语言教学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所以,我们认为,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是指借助于移动互联技术,师生通过语言中介学习使用二语来达到交际目的互动过程。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习得过程就是在语言系统内文化交际的过程。对于语言讲授者来说,语言教学过程就是在语言系统内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工具等优化组合与教学对象互动的过程,是二语教学系统更加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二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因此,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建构和语言应用技能培养应该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的智慧教学工具中(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本研究经过比对,使用蓝墨云班课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使用智慧教学工具建立虚拟班级,通过班级编码邀请学生进入班级。生态语言教学观视域下二语教学目标不再是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规则的掌握,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文化导入满足了学生对语言文化背景的求知欲。教师通过智慧教具将文化导入的微课提前发布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及时查看。这一环节内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投入不同文化的体验,中西文化的撞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课堂授课阶段
生态语言教学观视域下的二语课堂教学以交互式教学为主。教师课堂上通过智慧教学工具活动版块的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活动、小组任务等环节随时监控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签到、投票、在线答题;教师通过智慧教具随机或指定划分小组,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内化。课堂内小组互评,注重测评学生的互动的效果,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整个授课环节,学生以交互式学习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技能训练和多元评价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3.课后巩固交流阶段
生态语言教学观视域下课后巩固主要通过教师的扩展性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语言技能的内化并形成批判性思维。互动答疑环节强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同时就难点进行在线指导。智慧教具的群聊功能让师生主题式讨论轻松展开。拓展内容的讨论符合学习者求知的心理需求,教师引领学习者进行语言解码,对摄入信息进行理性的反思、吸收、提升,并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与偏见,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批判性思维。
基于智慧教具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前教学准备阶段、课堂授课阶段和课后检验巩固阶段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化的,每一个教学流程都是师生交互,课堂内外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通过智慧教学工具实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实证检验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水平基本持平,班级人数相等。实验班进行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使用难度系数相同的英语水平试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学进行前测与后测,同时使用学习效能与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同学进行前测与后测,对数据统计分析。
2.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
经过一学期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测试成绩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成绩前测均值基本相差无几,均值分别为73.60(标准差5.735)、70.74(标准差6.630),t检验不具有差异性(P>0.05)。而后测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均值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验班的均值为80.54(标准差7.762),对照班的均值为72.37(标准差6.817),成绩具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采用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实验班产生作用,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升。
在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与对智慧教具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英语学习效能量表共24个题项,分为英语学习效能和教学满意度两个部分,其中英语学习效能分为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学习成绩、学习效能四个维度。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总分越高表示学习效能越强,量表信度为0.872。对四个维度进行了前测与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见表1、表2所示。
表1 对照班配对样本检验
表2 实验班配对样本检验
从表1、2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度、学习成就和学习效能都有提升,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使用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学习效能得以提升。而对照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四个维度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效能没有明显改善。
关于智慧教具的教学满意度我们设置了6个题项、满分30分的问卷在实验班进行调查。整体上看,对于使用智慧教学工具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基本持满意态度,均值为24.0286,标准差为1.94763。对于智慧教具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分项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智慧教具教学满意度调查内容
表3显示出学生对改变课堂的智慧教具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认可,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活跃英语课堂,增强同伴合作,促进与教师交流,提升语言文化交际技能均表示赞同。同时,学生认为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比传统课堂有趣,更能满足英语学习的时尚感。
四、结论与建议
1.智慧教具成为职业院校二语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得力助手
智慧教具能够满足职业院校信息化和二语课堂师生的交互交际的需求。从教师角度看,通过后台反馈的数据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前的学习情况,在课中讲解中更具有针对性,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也可以有的放矢。课中的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活动,以及教师随时通过手机摇一摇的功能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真实语境的语言交际。课后巩固知识点测试和讨论互动,能解决部分同学课堂上遗留的难题。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可以下载智慧教具发布的微课、视频,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合地理安排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为良好的完成教师设置的课堂小组活动,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做好预习,增加学习投入。同时,通过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加以修复。小组互评满足向同伴学习的需求,同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路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也有利于班级的集体凝聚力。上述实证研究数据显示,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态度,增加学习投入,增强学习信心,获得学习效能。“24小时”不间断信息双向传递对师生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都有正向的影响,对学生的语用能力、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激励作用。
2.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大量工作投入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二语课堂更加关注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化为系统环境的师生与生生交互。美国成人教育者莎润·梅里安(Sharan B.Merriam)认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于教学相当重要。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而且还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与管理者。只有教师将生态语言系统的观念贯穿到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才能在与学生交互的环节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而基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提前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无论是在课前预习资料的发布还是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课后巩固学习与讨论答疑都无疑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使整个教学的流程顺畅无误。智慧教具使师生时时刻刻连系在一起,教师不但扮演导师的角色,对课堂活动发挥引导、管理、监督的作用,而且还要做学生的好朋友,在课后的讨论答疑中鼓励学生,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使英语知识和文化得到内化和升华。
3.信息化教学高效应用依赖于学习者的配合与教师的指导
从智慧教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便捷地应用智慧教具进行自主学习。尽管信息技术已经普及,但是高职学生在使用智慧教学工具时依然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达到生生、师生交互的教学效果。另外,课堂中互评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的真实收获,只有学习者严肃认真、公平客观的反馈才能促使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升英语教学的“广度、高度、深度”。
五、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利用智慧教具进行职业院校二语信息化教学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成绩、学习效能,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实践研究发现,因为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师生的交际互动,教师的教学投入会大幅度增加。另外,智慧教具只是信息化教学媒介之一,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媒介混搭的模式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推动英语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和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