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一项行动两大工程”全力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

2018-08-15沈建辉

江苏农机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沈建辉

1 2017年全省农机化发展总体情况

2017年以来,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省建设为主线,落实工作责任,狠抓关键环节,强化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各项农机化工作,全省农机化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1.1  政策调控成效显著,装备结构得到优化

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按照“保重点、补短板、降定额、控过剩”的总体思路,完善制度顶层设计,采取差别化分类调控、调整补贴标准等方式,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农机装备在实现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装备结构明显优化,特别是薄弱环节农机装备继续实现快速增长。高性能、大型化和复式作业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全省新增75马力以上拖拉机、乘坐式插秧机、高效植保机分别为5 965台、6 456台和3 405台,占比分别达到84%、72%和60%;新增粮食烘干机8 045台,保有量超过2.5万台;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养殖业、林果等生产机械也实现了稳定增长,为“全程、全面”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1.2  “一项行动”持续发力,薄弱环节加快补强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项目为抓手,采取行政推动、示范带动、技术拉动等措施,围绕三大作物六大生产环节,固强扶弱,加快补齐机械化种植、粮食烘干和高效植保等短板环节机械化,有力推动粮食生产各环节协调发展。在示范县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整体推进、层层示范”,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过10亿元,分批建设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34个、示范镇(乡)477个、示范村(组)5 362个,整体推进比例超过56%,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7年全省水稻机插秧水平稳定在75%,纯作玉米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0%、82%,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超过65%,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41%,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预计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油菜、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也取得较快进展。

1.3  农机服务主体不断壮大,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各级农机部门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机服务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服务水平。整合项目资源,将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项目实施向农机服务主体倾斜,有效促进服务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树品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农机服务主体作业服务领域由单一环节作业服务向全程服务拓展,由单纯农机作业服务向作业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融合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像全托管、联耕联种、订单作业、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新型服务模式。目前,全省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8 116家,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1.4  农机安全监管责任到位,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依法治机、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基础工作,组织开展牌证物资监督检查和监理许可业务档案“三个一致”清查治理,积极探索执法全过程“痕迹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监理规范化水平。加强执法检查,在重要农时季节,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系列活动,有效防范了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截至日前,全省共发生道路外农机事故74起,死亡17人,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组织开展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3·15”、农机打假和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系列活动,开展以烘干机、秸秆还田机等为主的质量调查和评价工作,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5  农机技术培训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得到加强

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培训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机维修人员为重点,充分发挥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加强农机实用人才培训,重点突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员、农机维修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民机手致富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注重服务下沉,广泛开展农机送教下乡活动,将培训班办到乡镇、村组、合作社和田间地头,并做好回访和指导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培训任务。2017年,全省农机系统共组织各类培训2 000多期,参训人数近20万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合作社带头人2 000余人次,农机行业职业技能获证奖补1.95万人次。

2 新时代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乡村振兴战略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今后农机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2.1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序要求对农机化明确了新任务

当前,全省农业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崭新阶段。省委娄勤俭书记在江苏农业科技大会上提出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江苏省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和主要标志,理应在农业现代化实现之前达标。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时序,结合农机化发展现状,全省基本实现农机化要分步实现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再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25年前后,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2.2  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对农机化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国际低粮价的“天花板”和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效应十分明显,农民种粮效益持续下降。习总书记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农业发展已经到了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保障,“藏粮于技”已成为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机械化是落实“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加快补齐短板、拓展领域,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不断增强农机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真正实现“藏粮于技”。

2.3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农机化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全省耕地、水源约束日益趋紧,面临着资源环境“双重约束”。2017年5月份,农业部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全面打响农村资源环境治理攻坚战,力争通过5年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农机的支撑,在今后农机化发展进程中,必然需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绿色环保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农机化提出了新课题

当前,随着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持续推进,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对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我们要立足农机化生产,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3 2018年全省农机化工作初步考虑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农机化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入实施“一项行动两大工程”,努力推动全省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3.1  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历经13个年头,在提振农机工业、支持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地务必要落实好这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三个精”。一是精细谋划。各地要认真总结2017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经验和成效,科学预测2018年辖区内农民购机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实施方案,及早启动各项准备工作。二是精准施策。加强调查研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认真梳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精心服务。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简化购机补贴工作流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农民、基层、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服务的“提档升级”。

3.2  全力推进“一项行动”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是近年来江苏农机化发展的一大亮点工作,2018年是全省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攻坚之年,各地要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坚持典型引路。各地要以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辖区内示范乡(镇)、村、片创建,示范引领全程机械化发展。二是强化统筹推进。首批示范县建设已接近尾声,各地特别是示范县要对照创建目标逐条梳理,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和验收资料准备工作,迎接省级验收评价。第三批省级示范县项目即将启动,请各地尽早组织项目申报,力争早启动、早创建,按期完成任务。三是注重提档升级。各地要按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原则,加快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推广节约型、绿色环保农机装备和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水平。

3.3  加快组织实施“两大工程”

“两大工程”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各地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等措施,加快先进适用机具研发推广应用步伐,有效促进农机化全面高效发展。一是强化典型示范。2018年,省财政将安排2 540万元专项资金,在首批5个“两大工程”示范项目县基础上,再新建设20个左右示范县,进一步扩大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各地要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组作用,尽快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路线、作业标准和机具配备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强化示范宣传。省农机局将适时组织全省农机化全面绿色发展演示现场推进会和培训活动,加强技术骨干、园区负责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技术普及率。

3.4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要针对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的特点,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农机服务主体服务水平。一是合理谋划布局。各地要立足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探索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有效发挥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财政、金融部门支持,在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和机具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大力推广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全托管、联耕联种等服务模式,提高机具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5  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各地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控源头。部署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农机生产经营企业责任体系不健全、隐患治理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工作基础。二是查隐患。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积极发动乡镇、村组及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拉网式、全方位的检查,及时整改隐患,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三是抓重点。各地要认真排查梳理安全风险点,以变型拖拉机、烘干机房用油用电、联合收割机非法改装等为重点,坚决遏制农机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6  狠抓农机质量监管工作

各地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落实好质量监管各项工作。一是把好鉴定关。要紧紧围绕“依法鉴定、科学鉴定、规范鉴定、廉洁鉴定”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加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二是把好质量监管关。启动实施“农机质量提升年”活动,各地要以此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不断夯实农机质量监管基础。三是把好质量投诉关。建立健全农机质量调查结果跟踪和调查结果报告制度,突出加强农机质量调查、证后监管和投诉处理成果的运用,督促问题产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以提高质量推动品牌建设。

3.7  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各地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整合培训资源,重点抓好全省基层农机人才教育培训。一是坚持“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立足当前农业农村特点和实际,紧跟市场需求,重点围绕绿色农机、高效设施农业等内容,切实提高农民经营管理和致富能力。二是坚持“实”。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紧贴农民机手实际,在培训内容上变“系统型”为“实用型”,以技能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在培训方式上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实现教育互动、教学相长。三是坚持“全”。充分发挥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加快复合型农机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党的十九大已将宏伟蓝图绘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战略、新的部署、新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聚焦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一项行动两大工程”为重要抓手,埋头苦干,不懈奋斗,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