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为引领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8-08-15黄志强
黄志强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是苏州市“十三五”农机化的重点工作。自2016年以来,以“政府引导、装备支撑、技术引领、服务保障、整体推进”为发展思路,以水稻、小麦两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重点突破高效植保、粮食产地烘干等薄弱环节,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实现了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面提升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据统计:2016年全市农机化水平为88.5%,为全省第一(与无锡并列);2017年全市农机化水平达88.79%(自评),耕整地、小麦种植、水稻种植、高效植保,水稻机收、小麦机收、产地烘干、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分别达100%、87.6%、91.6%、92.6%、98.8%、99.7%、63.2%、96.9%。
常熟市为第一批国家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张家港市、昆山市为第二批国家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太仓市创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第二批示范县(已通过省中期检查)。
在创建过程中,已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创新亮点:
(1)强化扶持,补齐短板。整合利用高标准农田改造、稻麦生产绿色高产创建、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将资金集中用于农机库房、维修中心、烘干中心建设及农机装备能力的提升。针对农机化发展的短板(小麦机播、高效植保和低温烘干),加大扶持力度,细化考核奖励。示范创建两年来,昆山市投入1.8亿元,张家港市投入1.4亿元,常熟市投入1.05亿元,太仓市投入近亿元。
(2)打造新型农机公共服务模式。一是建设村级农机服务中心。根据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的特点,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造新型农机合作组织为服务主体。每个合作社都建设五大平台,包括工厂化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机库房、农机维修及配件中心及农机培训教室。二是建设县级农机服务区域中心和镇级维修中心,做到“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解决了大忙季节“维修难、难维修”问题。
(3)推进农机保险惠民行动。一是统一农机保险险种为综合险和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不含变型拖拉机)交强险。二是实行差别化财政补贴。农机综合保险保费财政补贴80%。上道路行驶拖拉机中的运输型拖拉机(额定功率≤14.7 kW)交强险保费市级以上财政补贴40%。各地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提高第三者责任险和驾驶员意外险的保额标准,有的地方将农机综合保险保额从20万元提高到了50万元。三是在常熟、昆山、太仓等地率先出台乘坐式插秧机、自走式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等财产保险政府补贴政策,更多地惠及当地农户。2017年市县两级财政保费补贴211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机作业安全生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活动,完善生产模式和创建模式,注重提档升级和补短板,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推进吴江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第三批示范县创建工作,使我市率先成为全省第一批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覆盖的设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