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 调结构 增效益推动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2018-08-15徐加宽
徐加宽
一年来,常州市认真落实中央新发展理念和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农机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农机化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一项行动”,聚力启动“两大工程”,推动全市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1 2017年工作成效
(1)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常州市农业机械化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全程配套发展。全市使用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 025万元,新增自走式联合收割机240台(其中半喂入148台,全喂入92台)、大中型拖拉机156台(8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占比达28.6%)、水稻插秧机165台、育秧播种成套设备71套、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62台、撒肥机41台、粮食烘干机139台。
(2)农机化作业水平再上新台阶。2017年全市水稻机插秧面积约53.33 khm2,机插率在85%以上;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62.93 khm2,稻麦综合还田率达61.3%;小麦复式机播面积12 khm2;稻麦粮食烘干能力达2.3万t/批次;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取得新成效,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
(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由常州市农委承担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并正式立项。全市形成水稻育秧、机耕、机种、机植保、机施肥、机收、秸秆还田、场地烘干等多个环节技术标准12项,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
(4)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有亮点。全市建成蔬菜、林果、苗木等高效设施农业类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6个,投入资金超过300万元。溧阳白芹生产关键环节实现了机械化。
(5)农机政策性保险不断完善。制订下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机保险工作的通知》,以竞争性磋商方式确定了承保机构,以新的标准开展农机保险。全市共参保机具3 899台(小型上道路拖拉机2 157台、大中型拖拉机1 265台、联合收割机477台),参保金额77.848万元。
2 主要工作措施
(1)坚持量质并举,深入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充分发挥水稻高产栽培和农机工业制造的优势,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动集成技术标准化,构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栽培模式。
①补短板。一是推进小麦复式机播技术集成推广。全市各类复式播种机保有量达478台,复式条播作业面积达12 k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9.5%。二是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依托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推广粮食低温烘干机,试验、示范热泵烘干等节能环保新技术,机械化产地烘干水平达72%。三是加大高效植保机具推广力度。依托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应用于稻麦生产的试验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稻麦生产植保机械化转型升级。
②建样板。通过国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初步建成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体系。制定了《常州市国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金坛区、武进区、溧阳市总计建成4 000 hm2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片。
③探模式。一是加强载体建设。由常州市农委统一部署,组织全市农机、作栽、土肥、植保等技术部门共同承担国家和省市农机科技项目3项,完成农机农艺专项课题试验5个。形成了农机农艺各部门共同参与、协作共赢、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由“整条”向“整套”发展。二是坚持层层示范。2017年全市组织开展粮食生产不同机械化环节的现场演示观摩培训会8次,培训1 200人次以上。三是紧密联系群众。深入村、组及大户走访调研,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提高扶持政策和主推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
(2)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高效节能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一是集成推广水稻机插育秧“五替代”技术(基质替代营养土、设施微喷灌替代人工漫灌、硬地硬盘旱育秧替代软盘肥床水育秧、流水线播种替代人工撒播、叠盘暗化催芽替代播前浸种催芽),提升育秧质量,降低作业成本。二是扎实推进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结合机具、田块、水源及茬口条件,制定农机作业技术路线和相应的肥水运筹方法,显著提升了秸秆全量还田背景下的大田埋茬效果。三是集成推广水稻机插施肥一体化新技术。率先试验、示范和推广乘坐式插秧施肥一体机,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采取秧苗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提高基肥利用率,促进水稻分蘖早发,减少基肥用量40%。
(3)围绕有效供给,推进农业机械“造用结合”。一是水稻育秧技术取得新突破。金坛区成功试验示范水稻新型无土育秧方法——机插水卷苗育秧,改变了千百年来水稻靠土育秧的模式。二是金坛区农机合作社成功自主研发两种新型秧盘搬运机械(长距离无立柱秧田用秧盘输送机和龙门式万向移动秧田用秧盘搬运架),极大地降低了搬秧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白芹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溧阳市成功完成了白芹排种、壅土、收割的机械装备及辅助设备的研发制造,开发了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宽间距、高密度种植技术,在劳动密集型的白芹产业实现了机械化突破。
3 2018年农机化工作思路
2018年农机化工作总体思路:以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为目标,以省农机局“一项行动两大工程”为抓手,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绿色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强化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农机人的贡献。
(1)以政策引导方式,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绿色发展。积极发展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节能环保型高效植保机械、三麦条播机械。2018年重点发展“五位一体”三麦条播机、高效精准节能型植保机、乘坐式插秧施肥一体机,继续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继续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抓好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创造性。
(2)以项目实施形式,打造高效设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园区)。2018年围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林果生产机械化,将相关产业生产机械装备整合入园艺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一起给予奖补;同时,争取在市三项更新工程项目中列出农机类资金,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加快农机园艺融合步伐,整合资源,统一思想,围绕重点产业关键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地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3)积极实施农机人才培训计划。继续抓好农机修理工的培训,为农忙农机维修提供人才支撑。利用省级项目对全市农机管理人员、推广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制订新时代农机新型人才三年培训计划,瞄准未来农业发展态势,重点对农机合作社第二代理事长开展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2018年计划培训新时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30名。
(4)继续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的落实,加强检查指导,强化安全监管,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出台政策,扶持小型拖拉机加装灯光,提高机具的安全性。持续开展变型拖拉机强制淘汰和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