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老年性上睑下垂退行性改变临床分析

2018-08-15黄鑫宇杜园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睑下垂上睑眼睑

黄鑫宇,杜园园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130041; 2.上海市美莱医疗美容医院,上海200000)

老年性上睑下垂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表现为渐进性的眼睑下垂,遮挡视线,而且影响外观,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都带来不利影响。过去易将该病诊断为单纯性上睑皮肤松弛而未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因该病就诊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但临床表现为上眼睑下垂的疾病较多,治疗方法各异,因此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尤为重要。老年性上睑下垂为腱膜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提上睑肌腱膜具有断裂或裂开形成裂孔的可能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我们对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我科的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手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女38例,男18例,年龄60-78岁,21例为单眼,35例为双眼。上睑下垂量为2-5 mm,提上睑肌肌力有7例为5-7 mm,其余均≥8 mm,Bell(+)。所有患者青年时期均无上睑下垂,无眼部外伤及手术史,排除单纯眼睑皮肤松弛,排除重症肌无力等。

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对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术前1周停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术后出血。

术眼上睑划线,按上睑皮肤松弛的比例设计去除皮肤的量。用2%利多卡因(含1/10000盐酸肾上腺素)分别行皮肤及结膜面局部浸润麻醉。沿设计的重睑线全层切开眼睑皮肤,分离眼轮匝肌并暴露睑板全长。根据患者提上睑肌腱膜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①术中见提上睑肌腱膜松弛,无断裂或缺损,沿睑板上缘平行剪断提上睑肌腱膜和Müller′s肌,于Müller′s肌与结膜之间向上分离至适当位置,将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固定于相应位置的睑板上,并剪除多余的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组织;②术中见提上睑肌腱膜有裂孔或或缺损,直接将裂孔或断裂处缝合于睑板;③术中见提上睑肌腱膜断裂、提上睑肌后缩,将提上睑肌下移并固定于睑板上。所有患者均不打开眶隔,不切断提上睑肌内外角及节制韧带,所有步骤均在充分止血、视野清晰的情况下进行。考虑到老年人眼轮匝肌功能减弱,闭眼功能欠佳,为避免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术中做到略欠矫的状态。缝合皮肤切口,形成重睑。术毕术眼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必要时下睑吊线使眼睑闭合,术眼绷带加压包扎24 h,一周后拆除眼睑缝线。

对所有手术患者术后进行3个月至3年的复诊及观察随访,56例患者上睑下垂基本矫正,双眼高度基本对称,重睑弧度良好,无眼睑内、外翻,睑裂闭合良好,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

2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结构及机能都会发生退行性的改变,当提上睑肌腱膜出现薄弱、缺损或断裂时便会发生上睑下垂。此外,松弛的眼睑皮肤和眶隔等会导致眼睑的负重增加[1],也会加重腱膜的损伤。临床上,老年性上睑下垂易与上睑皮肤松弛、动眼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混淆,尤其是上睑皮肤松弛,一旦诊断错误,导致手术方式选择有误,使得手术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与诊断尤为重要。

人类眼部皮肤较薄且敏感,是人体所有器官中最易衰老的,临床表现为:①眼睑皮肤弹性降低,皱纹增加,提拉后恢复缓慢;②受重力作用眼睑皮肤下坠,形成“三角眼”,严重者遮挡视力;③部分重度患者松弛的上睑缘向下压迫睫毛形成倒睫;④部分患者伴发眶隔松弛,眶隔脂肪膨出,上眼睑凹陷;⑤伴发眉部下垂。单纯上睑皮肤松弛极易被误诊为老年性上睑下垂而行相关手术治疗。然而此类患者的提上睑肌肌力一般正常,结构也没有破坏,与老年性上睑下垂有着本质的区别。

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使睑裂开大,当动眼神经麻痹时患者可表现为上睑下垂。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多有很明确的外伤、手术或颅内疾病等病史,且多为单侧发病,除有患眼上睑下垂外,患者多伴有眼外肌麻痹、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或瞳孔大小的改变,易于诊断。

重症肌无力为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全身性疾病,起病隐匿,呈慢性发展。患者多首先出现上睑下垂,其他眼肌也可累及。多为双侧发病,但也有患者为双眼交替出现下垂的症状。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多有晨轻暮重的症状,药理学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以此可与老年性上睑下垂行鉴别诊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就诊要求行改善治疗。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对美容效果要求不高,很多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术前术后有太大变化,而仅以改善眼睑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术前能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以期在术后结果上得到理解与认同。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脂肪变性、胶原纤维分裂[2,3],但提上睑肌肌力一般正常[4]。即使表现为重度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仍较好。我们在术中也发现患者的提上睑肌腱膜变长、变薄、松弛,有的患者出现了裂孔,还有的患者睑板光滑,提上睑肌腱膜部分或全部从睑板上断裂。因此术中我们根据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结果较理想[5]。此外,在术前检查时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上睑区凹陷,上睑变薄,这与提上睑肌腱膜损伤后,提上睑肌牵拉眶隔脂肪向眶深部后退有关[6]。术中向下牵拉提上睑肌腱膜并固定于睑板后,眶隔脂肪随之下移,上睑区的凹陷也得以矫正。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睑皮肤也发生改变,细胞脱水,皮肤变薄,弹性降低,切口愈合能力减退,这就导致老年人术后眼睑肿胀严重、恢复较慢,因此如何减轻术中的损伤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为术式选择的关键[7]。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眶隔脂肪含量减少,因此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术中尽量不打开眶隔、不去除脂肪,既能减少组织的损伤,又能保证上眼睑的饱满程度;因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损伤部位在提上睑肌腱膜,术中不打开提上睑肌内外角,仅根据提上睑肌腱膜的损伤程度选择不同术式,在减少组织损伤的同时也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要仔细进行全身检查,排除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的系统性疾病,排除上睑皮肤松弛、动眼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等表现为上眼睑下垂的其他疾病。根据不同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减少术中损伤及手术时间,以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1]梅建忠,刘晓娟,黄 伟.个性化腱膜修复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临床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2(6):394.

[2]曾敏智,沙翔垠,胡 欣,邢 悦.老年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睑松弛的手术治疗[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5):375.

[3]庞润晖,白 萍,苗 杰,等.老年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腱膜的病理学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5,35(1):42.

[4]Malhotra R,Salam A.Outcomes of adult aponeurotic ptosis repair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 by a posterior approach white-line levator advancement[J].Orbit,2012,31(1):7.

[5]庞润晖,张宏斌,李 妍,等.老年性上睑下垂退行性改变个性化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11):1306.

[6]马晓萍,袁 非.腱膜修复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2):232.

[7]欧阳雪,彭维海,张 舵.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3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515.

猜你喜欢

睑下垂上睑眼睑
上睑脂肪的解剖特征及临床应用
赫林现象及其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影响
自体脂肪移植在眼睑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联合筋膜鞘-睑板-上睑提肌联合切除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猫双侧下眼睑内翻的病例报告
上睑提肌腱膜与眶隔筋膜复合瓣前徙在轻中度上睑下垂中的观察
切开法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矫正青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
眼睑异常是怎么回事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Ascher综合征的整形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