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与超越: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2018-08-15政,朱

关键词:教者政治思想

李 政,朱 燕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深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特征,特别是以微博、微信技术为支撑的“微媒体”的崛起和普及,引发了微商业、微课堂、微科技、微电影等新型生产、服务平台的快速发展,成为支撑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的重要载体,似乎一刹那,我们就进入了微媒体时代。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总人口半数,达到54.3%*中国国信网.第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3-10]. http:∥www.cac.gov.cn/ 2017-08 /04/c_1 121427728.htm.,这意味着建构于互联网平台之上的微媒体的受众群体由于其庞大的体量及其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左右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而势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对象。这其中,作为社会发展未来接班人主力军的大学生是接触微媒体技术最为频繁的群体之一,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无法避免微媒体的影响,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一定的创新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对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 [2018-02-25].http:∥news.cnr.cn/native/gd/ 20171027/t20171027_ 524003098.shtml.,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永无止境,高校更应勇立潮头迎接微媒体时代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绝不仅仅是由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所决定的,它还受到社会要求、时代条件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6.为此,本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微媒体时代”新型传媒时空语境之中,分析“微媒体”兴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微媒体”的适应和超越策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适应中谋超越、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 微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思想价值、政治规范及道德标准,依据受教者的思想基础、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和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教育影响的综合过程。

从发生学的角度,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的基础是社会信息的集成、传播和衍生,观念由碎片信息到整体认知再到坚定信仰需要经历一个“初步形成”到“比较选择”再到“持续加固”的循序渐进过程。正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观念也是反映一切社会关系的社会信息的综合。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者接受其信息内容,并认可其信息择选方式,而信息择选方式的变革,正是微媒体的核心特质所在。本文中所指的“微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如书报、电影电视等)而言,依托于数字虚拟、移动通信、互联网络等技术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体(如网页网站、移动媒体、博客播客、虚拟社区、微信群组等),具有交互性、开放性、无障碍性、便携性、即时性和虚拟性等新特点。尽管微媒体在本质上仍属于一种信息传播载体,但这种信息传播载体与传统信息传播载体相比更具碎片化、扁平化和无边际化特质,将媒介与信息本身的界限模糊了——“媒介即信息”*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并相应导致了信息受众思想观念的零散性、祛魅性和无权威性倾向,最终影响社会发展形态的变迁。“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教育组织社会化浪潮中产生了一个广受认可的论述——“任何组织和媒介都是广义的学校”。微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在于其变革了社会信息的供给、配置和交互过程,从而更为深远地影响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变迁及固化方式。

首先,微媒体革新了信息的供给模式,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观念初步塑造方式。

任何观念的最初形成首先都源于复杂信息的汇集,信息是观念形成的必要基础。思想观念的初步塑造有赖于大量社会关联信息的供给与获取,相比传统媒体信息量小、面窄、来源单一的不足,微媒体呈现出“超媒体性”特质,通过多种媒体技术的有机组合、非线性组织和多层次呈现,形成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专业度深的网状信息体系,这种海量信息载体经广泛使用,对受众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微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并没有改变其信息载体的本质特征,而是创造一个无限选择信息的新情境,从而从深层面改变了个人读取信息的选择方式。据《2017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洞察报告》表明,截至2017年5月,中国移动社交APP的月度独立设备数接近5.9亿,移动端用户规模持续上升;日均有效使用时间从2016年6月的40.9万分钟增长到了2017年5月的49.2万分钟;移动社交用户中,占比最大的为本科学历用户,比例为55.5%,其次为大专学历,占比19.5%*艾瑞研究院官网.2017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洞察报告[EB/OL].[2018-03-01]. http:∥www. iresearch.com.cn/ report/3020.html.。数据表明大学生是微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微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关注公共舆论、参与社交沟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这种巨大变化导致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得到空前拓展,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凭借微媒体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图片、音频、视屏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直接表达观点主张,并且在最短时间传达到其他群体中,不需经过教育者的灌输、转达和筛选,更多以直观、简单的信息变现方式作用于受众,同时,根据信息所能形成的思想观念理论“存放容量”是无限的,受众在理论上应变得更为博学睿智;而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式供应”也使得信息的甄别、筛选、取舍变得日趋复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信息获取的急迫性、主动性降低了,相比主动地搜索和查询信息,更习惯于被动的信息供给和配置,使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和同质性前消后长,对于各种各类信息缺乏警惕性、审视性和辩证性视角,使得一些基本观念的初步塑造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

其次,微媒体革新了信息的配置模式,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观念甄别方式。

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受众对同一问题不同立场、不同阐述、不同来源的复杂信息进行审视、分辨和甄别并进行基于个人价值判断的自主选择,这一选择过程与信息传播配置方式有很大的关联。传统媒体很难同时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提供多视角信息,而微媒体革新了信息配置方式,在海量信息供应的同时还能根据用户的群体属性、价值倾向和浏览习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供给。这种进步的“信息代选”一方面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为简洁高效的信息选择服务,为受众获得更具针对性信息、形成更为正确的观念奠定信息基础;但另一方面,信息的选择标准会更加依赖于媒体的原设剪裁方式,这种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的改善,固然为思想观念的比较选择带来更为多样化和立体化的选择空间,但是也为微媒体“越俎代庖”、受教者“以讹传讹”的负面影响留下传播空间,在信息海量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信息判断和观点选择的客观性和准确度更易受到媒介隐性暗示和个人信息喜好的视界影响,毕竟“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90.。当方式遮蔽了内容,作为受众的大学生能否超越这种遮蔽,不仅仅考验着大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和成熟度,而且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能力和实际效果。

第三,微媒体革新了信息交互方式,改变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固化方式。

思想政治观念在个体精神世界的真正形成并固化,离不开观念的反复内化和外化过程及信息的持续输入与作用过程;而思想政治观念要上升至精神信仰的层面,更离不开所选择接纳信息的持续输入和受众的不断反馈,使信息内化于自身的精神和行动。与传统媒体不同,微媒体具有“传播层级、传播关系和传播主体泛化”的特质,在传播通道上实现了从“单向单维”向“多向多维”的转变,日益成为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满足弱关系社交需求逐渐演变成为大众信息舆论平台。受众借由微媒体接收到信息之后可以对信息进行具有“5W”特质的二次编辑和传播(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可以同其他任何人交流任何信息),受教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和随意地针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并转载传播,同时能够根据各种反馈意见进行对比选择形成自身观点。这种革新首先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加直接地将内心深处的思想动态、政治观点表达反馈出来,更有利于思想政治观念的内化及外化实现;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群体易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做出更为简化和粗陋的判断,更直接地强调个体利益表达和观点主张,更感性地接受媒体优先推荐和身边亲友提供的价值主张,影响观念形成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还使得受教者在虚拟角色的裹挟下,更加强调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和迷惘等负面情绪,更加直接地强调个人的当下利益表达、情绪性观点主张,这种反馈再经过微媒体的放大和渲染,使得思想政治观念转换为精神信仰的难度日益提高,有时甚至会滑向相反的方向。

二、 微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微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需要辩证地、系统地予以审视。一方面,微媒体因技术的优势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地推动主流价值观所对应信息的汇集、传播与发挥作用,更好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之间双向互动的需要,不断地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微媒体的“无边界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准确而有效地引导受教者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实际难度在不断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积极回应时代诉求,深入分析微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媒体紧密结合之路,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 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视角来看,微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机遇表现在: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微媒体的崛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内容形式、提升影响效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显著拓展。就广度而言,微媒体突破了传统教育过程的时间及空间教学条件限制,使教学在实时同步和非实时异步之间自由切换,有利于教育者更深入地开展专题教学活动。经由微媒体技术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快捷共享、实时交互的微媒体,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受众的全员覆盖、全程融入和全面渗透。就深度而言,微媒体的介入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全面丰富地展示教学内容,更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进展,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提出更为具体的教育对策,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显然,微媒体技术的普及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到一定程度的“两难”挑战。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典型的教师权威型模式,教育者积累了多年的知识信息且熟悉传统媒介,使得教育者处于信息、知识的控制和支配地位。倘若教育者不正视微媒体的技术突破,回避微媒体载体、固守传统教育讲台,就容易在信息传播竞争中落败,在舆情博弈中失去信息主导权,其本身的教育权威性也会受到动摇。毕竟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受教者借助微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的海量信息,其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也在不断变迁,学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知”,而是更为追求基于丰富载体支撑、快速搜索引擎引领下呈现的“智”。另一方面,过多采用微媒体技术,完全用网络交流沟通、信息批量处理等方式代替传统的课堂宣讲、课后谈心及书信来往等交流方式,也会减少教育者本身的人格感染魅力,使得温暖、人本主义的思想交流影响过程演变为一种冰冷、机械主义的快速信息传达反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掌握并有所超越地“兼容”微媒体的文化特质及技术手段,扬长避短、兼容并包地应对微媒体挑战。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教者的视角来看,微媒体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教者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对受教者而言,微媒体带来的机遇在于:一是微媒体的虚拟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空间。在前微媒体时代,受教者所能选择的信息吸收方式是相对有限的,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的相对缺乏使得受教者只能接受相对单一的教学载体和方式,但在微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的选择被极大地拓展了,受教者自身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撑及教育方式选择,受教者的教育主导权逐渐加大,“权利正下放到使用者手里”*Shapiro A L.The control revolution: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J].Public Affairs,1999:23-28.。受教者群体通过主流媒体旗下的微媒体塑造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微媒体的交互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放性,“教学双长”得到更大的实施可能。在微媒体创造的交互平台中,教育双方处于更为平等的位置,更有利于真实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受教者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可以拓展受教者思维,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此外,教育客体隐含的教育主体身份得到更好的技术支撑,增强受教者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同时,挑战也相伴而生,一是受教者面对更多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传统媒体信息的相对可控不同,微媒体由于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一些落后腐朽、迷信低俗、暴力色情甚至反动违法的不良信息亦容易混入其中,侵蚀着受教者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内心动荡不安,引发对社会的怀疑和不信任,进而动摇原有的价值观。二是受教者面临更多不确定信息的误导,由于微媒体自身的主体泛化特质,在突发事件产生之后每每有大量未经确定的信息涌现、甚至以讹传讹,影响受教者群体的价值判断,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各类涉及自身利益、未经确定的传言时,要做到准确判断而不人云亦云,其难度和挑战日益增加。三是受教者面临日趋复杂的隐性政治宗教信息的诱导。微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一些域外政治、宗教势力利用这一载体,将一些隐含政治、宗教理念的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包装、转化予以传播渗透,渐进腐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受众,打破了政治信仰的统一,分化了受教者的政治信仰;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并加入宗教信仰活动团体。结果是受教育迷失政治方向,从而严重削弱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视角来看,微媒体对于教育影响也产生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所谓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式及其组合形式的综合。微媒体不仅改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也正在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机构的教育影响和运行方式。首先,微媒体的开放性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共享,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实施有更多的选择;其次,微媒体的多向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多元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教学、社会调查、团体活动等环节中,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有更多的教育载体选择,极大地改观了教育实施的方式;最后,微媒体的交互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电子邮件、网络实时页面、双向音视频交互技术等微媒体技术手段为师生保持更紧密接触提供了便捷方式,教育者可以通过信息支持技术获取学生信息,从而不断修正对学生受教情况的认识,使教育影响得到更为精确和深入的渗透。

同时,微媒体也对教育影响过程提出了挑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旨性受到微媒体“无边界性”挑战。微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边界模糊,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夹杂着多种文化理念和思想观念,一些负面的信息容易混杂其中,容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等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腐蚀和消磨,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削弱”*周中公,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4.,产生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问题。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完整性受到具有“碎片化”特质的微媒体的挑战,受教者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浏览超文本链接的阅读习惯使受教者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演进过程完整地读完某个主题的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实施的基本内容是前后一致、相对完整的正确思想观念,是完整、严肃的信息组合体,而微媒体所传输的更多是碎片化、局部性的信息点,使得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难度。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严肃性受到具有“娱乐性”特质的微媒体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播乃至一般的知识教导,即在于其教育影响过程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得其在实施过程中必然有对载体的考量,而不能单纯为了活跃教学气氛而滥用微媒体技术以致教学出现“泛娱乐化”,反而抵消了思想政治教育严肃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 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应和超越

“适应超越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已经得到学界较为普遍的认同。如张耀灿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 既要适应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有水准、适应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需要, 又要超越现在的水准, 将其逐步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准上来, 使其通过自身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 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5(2) :35-41.。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遵循“适应超越律”以不断自我革新,要主动适应不断变迁的受教者思想行为实际和社会发展状况,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通过自身超越以促成受教者的思想政治水平的超越,并最终实现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在适应中孕育超越,在超越中持续适应,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微教育”新模式,使我国蓬勃发展的微媒体成为显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新常态手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亦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毕竟“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无法来自书斋之中的冥想,而只能来自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刻体验和理性升华”*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11):65-71.。

首先,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微媒体从业者之间的适应与超越。

从价值观的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微媒体从业者两者间的适应应基于价值观的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微媒体主体责任意识,而微媒体从业者也应当有意识形态引导者意识,两者应趋同于主流意识形态。虽然两者表现形式可以有所区分、“和而不同”,但主旨意图绝不能“貌合神离”。一方面,微媒体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媒体人员职业操守,避免过度追求“眼球效应”而导致的价值观混乱,重视传播信息带来的思想影响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微媒体素养,加强与微媒体从业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微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尊重教育对象的信息选择习惯,只有充分地“观其所观、知其所知”,才能有效地“教其应教、导其应导”。

从技术交流的视角看,应加强两个群体之间的技术交流、互教互学。微媒体之所以带来“传播革命”,“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既往,是技术”*丹尼斯·麦奎尔. 受众分析[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6.。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高的技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还要熟悉新兴网络媒体,涉猎微媒体推广应用技术。因此,一是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微媒体运用技能培训,帮助其强化微媒体理念、顺应微媒体趋势、掌握微媒体技术,使其在信息储备和搜索能力上超越学生,在信息分析和内容判断上引领学生,在信息传播和教学实施上吸引学生;二是要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技术输出”,微媒体在舆论宣导中亦可借鉴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比较成熟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如榜样示范、情境影响、情感陶冶、亲身体验、修养指导等;三是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微媒体从业人员的技术交流与信息交互,双方共同努力在两种工作平台体系中找到互通互促之处,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宣传和倡导工作。

此外,两个群体应共同努力、推进微媒体时代下社会舆论话语体系的超越与引领。一是要尊重和理解微媒体话语逻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对话意识,不要也不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把微媒体词汇完全隔绝。当前政治话语体系中出现一种注重对微媒体常用语适当借用的趋势,如“给力”“蛮拼”等微媒体常用语巧妙贴切地出现在权威媒体中,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二是要学习和借鉴微媒体话语,不断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的切入角度、表述方式和传播节奏,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三是要创新和引导微媒体话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词汇库”,使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呈现更多丰富多彩、引领时代、受人喜爱的新词汇、新谈风、新语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体系不断进步。

其次,应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教者与微媒体主体两种不同身份的适应与超越。

应加强微媒体责任意识教育,使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教者形成健康文明的微媒体主体意识。在微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任何受众都可能经由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而转换为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高度重视受教者的隐性主体身份,予以舆论责任意识教育,唤醒受教者的主体意识。教导大学生健康、文明、积极地使用微媒体载体,熟悉并遵守相关微媒体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为自己在微媒体中的信息发布、评价和转发等信息交互行为负责,使自己在微媒体环境中言行合一、思想一致、自律自重,做到“网上网下一个样”,实现“由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张耀灿.思想政治教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2.。

应加强微媒体正能量传播力度,使大学生群体形成积极向上的微媒体主流意识。对于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受教者,在使用微媒体过程中,除了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更要主动担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义务,实现其受教者与建设者两种身份的适应和超越。在微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信息的发布还是评价和讨论,都要让秉持建设性意见、积极性态度、客观性视角的言论能够占据主流地位。

应加强微媒体党性意识宣扬。在党性意识问题上,传统媒体、微媒体并无二致,同样应自觉坚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向有关宣传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和国家关于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凝聚人心、共同奋斗。同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教者中的党员群体,更应当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加强自我超越。应促进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活动与微媒体的有效协同,改善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创新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丰富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载体和内容,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人民服务的主旨意识在微媒体中得到突出体现,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群体成为微媒体中得到充分认可、受到应有尊重、掌握媒体话语权的“网络意见领袖”,以实现对一般性、大众化网络思想的引领与超越。

再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微媒体传播影响之间的适应与超越。

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微媒体传播内容之间的相互适应,加强两者之间的统筹协调,实现价值趋同和结构优化:一是在内容的价值取向方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微媒体政治立场的价值观趋同,尽量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微媒体传播内容之间的隔阂和冲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内容,注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土壤和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王洪波,李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二是内容的取舍加工方面,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微媒体素养培训的相互呼应,两者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视角,但不能断章取义、恶意夸大,或不加证实地传播完全相反的内容;三是在内容的表现方式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与微媒体传播手段的响应,鼓励采用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形式表现共同教育主题,以实现教育内容、手段和影响的持续优化。

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微媒体平台之间的适应与超越。在物质载体方面,应加强教育载体与微媒体信息平台之间的互引、互链和互通,建立导航系统和特色网站;在课程载体方面,应加强两者之间基础信息源和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和共进,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在管理载体方面,应加强两者之间的资源整合、配置优化和错位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社会实践等环节与社会微媒体细分平台结合起来,推进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体载体平台建设,采取“合力生成、共建共促”的方式,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程度。

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与微媒体工作机制之间的耦合与革新,建立“大思政体系”,以实现对社会舆论和时代思潮的引领和超越。宏观而言,应由主管部门牵头,促进双方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研讨和交流,在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及政治理念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主旨协同”;中观而言,应根据常规性的专题宣教活动任务和共同关心的生活和学习话题,共同开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体现“进程呼应”;微观而言,应针对突发事件及时沟通信息,引导舆论,实现舆情互动、信息畅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现“细节耦合”,共同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微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亦即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不同于以往世纪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对大学生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这一时代变化,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等教育实践中与时俱进。在教育内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引导大学生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手段上充分利用微媒体平台和微媒体技术,构建一个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传播场域;在教育方法上遵循适应超越律,以创新实践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教者政治思想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