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的当代阐释

2018-08-15

关键词:文集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任 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这部著作因其宣言式体裁和通俗特质得以广泛传播,被誉为全球“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只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那么《共产党宣言》则以浓缩和结论的形式完整呈现了新世界观。列宁曾评价:“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6.革命导师的这段话是对《宣言》的评价,也概括了《宣言》的核心思想。170年过去,世界范围内的阶级关系和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发生了某些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低潮、高潮的起伏跌宕,资本主义社会受到周期性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等等。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变化重新阐释《宣言》的核心思想,在回应时代问题中让伟大经典再放光芒,这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也是我们纪念经典、重读经典的重要方式。

一、 《宣言》关于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描述和预测没有过时

《宣言》的第一部分以“资产者和无产者”为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第一句话就提出了一个具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命题,即:“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恩格斯根据19世纪人类学、社会学以及考古学等学科的新成果,在1888年《宣言》英文版上又加了一个注释,补充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相互对立地位的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发生,这种斗争的结局或者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革命改造,或者使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阶级社会中,整个社会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可以说,阶级概念是《宣言》叙述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宣言》进而阐述了资产阶级时代的阶级对立状况和发展趋势,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这种简单化的对立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最终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但是,无产阶级革命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需要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担负着解放自身进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170年过去,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化,无产阶级的劳动方式和生存境遇也有所改变,这是否意味着《宣言》中关于阶级分化的描述和预测已经过时?或者如同一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无产阶级只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若如此,两大阶级的对立便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的一种理想化的简单设定,那么,《宣言》核心思想的基本前提就面临被颠覆的危险。重读《宣言》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

第一,在阶级分化问题上,有些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不仅没有出现马克思设想的“极化”现象,反而出现了逆转。他们所说的逆转主要是指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外,出现了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这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现为“酒杯型”或“橄榄型”。在这种阶级结构中,中产阶级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阶级,这一阶级数量的增加更有利于社会稳定。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发展的极化论断太过简单化,并足以证伪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发展的描述和预测。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在《卡尔·马克思传》中提出:“他(指马克思——引者注)以之为起点的两个阶级模式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的观念,由于旧的中间阶级的持续存在以及新阶级(例如技术人员和经理)的出现,已经被证明是过于简单化了。”*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33.

需要指出,马克思本人并非没有认识到中间阶级增长的事实,但在马克思看来,中产阶级的增加只是现象层面的问题,不影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问题的实质判断。他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英国,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无疑已经有了最高度的、最典型的发展。但甚至在这里,这种阶级结构也还没有以纯粹的形式出现。在这里,也还有各种中间的和过渡的阶层到处使界限规定模糊起来(虽然这种情况在农村比在城市少得多)。不过,这种情况对我们的考察来说是无关紧要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7.

关于中产阶级是否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阶级之外的另一个新阶级,西方学者之间也有观点争议和分歧。就整个社会的阶级构成来讲,生产力在发展,阶级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上原有的一些行业种类会逐渐消失,由此导致从事传统行业的专业人士也不断沦为无产阶级,加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之中。从这个角度讲,中产阶级本身作为一个阶级,它的阶级构成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产阶级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化的可能性。也正是根据这种阶级转化的可能性,有学者认为,中产阶级不是一个独立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外的第三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中产阶级的存在不过意味着受雇佣者队伍的扩大,是无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的一种方式。

第二,由于无产阶级劳动方式的变化和生存境遇的改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没有出现《宣言》中所说的阶级极化现象,甚至无产阶级是否存在都成为了一个问题。

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中曾经加了一个注释,注释中明确给“无产阶级”下了定义,即“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正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方面,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倍受剥削,超长的劳动时间和超低的工资待遇使得工人阶级处在奴隶般的生存条件下,“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地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表现着自己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

客观上说,那时的工人阶级以产业工人为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日趋稳定,工人阶级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产业工人占无产阶级的数量比例在下降。正是根据这种变化,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产业工人数量比例的下降,就意味着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得益于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科技革命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从传统工艺的机械化向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也由此导致工人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亦即“现代的工人”正在逐渐消亡。这种消亡意味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替代性的推进,作为阶级的无产阶级整体面临着消亡,造成社会主义主体的“空白”。而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运动不再有可以依靠的阶级了*戈尔巴乔夫.未来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105.。

除了产业工人绝对数量和占无产阶级相对比例的减少让西方一些学者得出无产阶级已经消亡的结论,无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让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无产阶级已经融入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发展进步,随着残酷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资本主义的“文明程度”在逐渐提高。这种文明程度的提高在无产阶级那里就体现为经济财富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民主权利的增多、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甚至在思想文化层面,无产阶级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这些都让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代无产阶级已经距离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越来越远,现代无产阶级已经或多或少地与资本主义制度一体化了。如此,无产阶级便丧失了革命性,不再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发挥作用了。

需要指出,无产阶级经济财富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民主权利的增多、社会地位的提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受奴役的阶级地位。无产阶级生存境遇的改善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一直存在矛盾和斗争,无产阶级为争取本阶级的利益、改善自身生存境遇进行了许多斗争,这些斗争一定程度上迫使资产阶级作出一些让步,包括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增加民主权利等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本身在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等现代化发展水平都在提高,这些进步都可视为资本积累增加带来的效应,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产阶级会相应地提高无产阶级的劳动价格,亦即工人的工资会较之以前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并不能改变“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的生存状况,这“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7-678.;第三方面,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生存境遇的改善还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会突破国家范围扩散至全球,这种矛盾的外化使得处于先发国家或中心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后发国家或边缘国家的无产阶级不能获得的收入,也就是处于先发国家或中心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分享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从而使得自身生存境遇得到改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解放自身、解放全人类必须联合起来,无产阶级革命解放运动具有世界性,而这也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最后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结束全文的意义所在。

在当代,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完成“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的时代课题。

所以,无产阶级生存境遇的改善只不过意味着无产阶级被剥削被奴役的方式有所改变。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奴役已经从原始积累时期的直观、赤裸形式转变为复杂、隐蔽形式,无产阶级的生存异化依然存在,只不过异化不再局限在经济层面,还延展到精神、心理等层面,形式的多变和隐蔽模糊了阶级对立的尖锐程度,从而更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

二、 《宣言》关于“两个必然”的结论没有过时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这个仿佛会使用法术的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亦即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以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炸毁了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能力。但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用隐喻的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蕴含的悖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并决定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宣言》得出的结论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对于这样一个论断,我们也要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给出新的阐释,回答“两个必然”是否过时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依然富有生命力的原因。按照《宣言》的预言,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但是资本主义从萌芽到现在,经过无数次经济危机,却依然富有活力。我们所看到的资本主义并未呈现“寿终正寝”的老态,反倒是一次次危机过后,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

这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一点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两个决不会”使“两个必然”的论断更为科学和全面。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能够不断调整和完善,得益于世界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时并存。资本主义有条件从社会主义那里借鉴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的各种措施和因素,比如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重视社会再分配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使资本主义历经危机后仍然具有活力。资本主义每隔一段时期就爆发一次的具有周期性特征的经济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资本主义自我调适、自我发展的一种机制,人们常常惊叹于资本主义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危机中重生,通过化解危机完善自身赋予资本主义以活力。

第三方面,资本主义历经危机仍有活力也应该感谢马克思。马克思耗尽毕生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研究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宣言》《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从历史和价值的双重维度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同时又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他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大视野,以洞穿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批判精神,把资本主义的种种异化和固有矛盾一一揭露出来,公之于世,在唤醒无产阶级的同时也警醒着资产阶级。这种“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的批判如此深刻,以至于资本主义每遇重大危机总是会求助于马克思,从马克思那里获得思想启示,采取各种措施度过危机,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资本主义的寿命。

其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和资本为自身设置的种种限制。

《宣言》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因为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宣言》极富辩证性地阐述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加以克服的矛盾,这种具体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其不可调和性而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毁灭。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这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情感和道德对资本主义的控诉,而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得出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符合历史必然性的科学结论。正是这一点将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也是对罗斯托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归结为一种道德浪漫情绪观点的有力驳斥。在罗斯托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宣言》之时,资本主义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马克思此时得出否定资本主义的结论显然依据的不是事实、不是科学,而是一种道德浪漫情绪。其实,罗斯托对马克思的批判恰恰反映了他的经验主义局限,因为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期,无法获得判断其灭亡的经验事实,就不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做出判断,就不能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发现了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发现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事实背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发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经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所做的大量的科学的长期的研究获得的,它表明了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具有的超越经验的深邃洞察力和思想力。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这种革命性是资本的本性,即资本必须不断扩张,不断突破界限,才能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但是资本的这种无限扩张要求却受到自身的限制,一是无限市场的限制,资本为自己设置了有限市场,表现为打压生产成本,剥削无产阶级,导致无产阶级购买力低下。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8.二是人的创新性受到压制,创新是资本的本性,资本的积累和获得利润需要创新性的人,而资本却在强化人的单向度发展,压抑人的积极性并进而毁灭创新性的人的产生。《宣言》中说:“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三是发展空间的限制。资本的无限扩张需要自然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能源和健康的生态环境,这是资本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条件。但是,资本的扩张性、掠夺性却是以占有、破坏自然为前提的,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资本不惜一切代价。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就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最大程度地修复了生态,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所到之处,对自然界的占有式开发、掠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对自然造成的不可修复式的破坏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是资本为自身设置的又一个限制。

马克思从资本为自身设置的限制得出资本自我否定、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结论。马克思说:“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限制,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0.

三、 《宣言》是澄清对“共产主义”的误解和质疑的锐利武器

《宣言》在揭示资本主义“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自身为自身设定发展界限之后,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共产主义是在扬弃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未来社会。资产阶级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囿于“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往往不得要领或故意歪曲。

《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资产阶级在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常常这样责备共产党人,说共产主义是“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要消灭的财产不是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的财产,那种财产随着工业的发展会自然被消灭。共产主义要消灭的财产也不是无产阶级的财产,因为无产阶级通过雇佣劳动创造的只是资本,是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无产者自身一无所有。共产主义要把作为“社会力量”的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资产阶级指责共产主义要消灭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这种自由是以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被逼迫着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前提的,是以更深层次的拜物教式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共产主义要消灭的就是这种建立在不自由基础之上的自由买卖和自由贸易。《宣言》明确说:“买卖一消失,自由买卖也就会消失。关于自由买卖的言论,也像我们的资产阶级的其他一切关于自由的大话一样,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

资产阶级指责共产主义要消灭个性,认为“从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的时候起,就是说,从个人财产不再能变为资产阶级财产的时候起”,“个性被消灭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的确是要消灭资产者、资产阶级私有者的个性,但“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

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指责也被扩展到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比如,关于教育、家庭以及宗教、哲学等方面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等等,这些责难都可以归结为阶级对立。“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宣言》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之后,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做了如下概括:“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这样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是在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有机联合,这个联合体是在扬弃人的个体和类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所达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何中华.重读马克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20.。“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恰当地表达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西方学者质疑和批判“自由人联合体”会导致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否定、集体对个体的剥夺、极权主义对人的压制等,不过是因为没能真正理解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的真意而演绎的与风车搏斗的闹剧。

关于共产主义,现代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清楚、不理解和不坚定,或者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或者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共产主义)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语焉不详是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的一种表现,好像这个东西太遥远,我们也拿不准,所以就不愿提及了。”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是《宣言》根据历史发展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这既是共产党人对自己的理论概括,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奋斗目标。“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38.

猜你喜欢

文集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郭汉城文集》简介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民主与科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