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之我见

2018-08-14蒋姆妹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预习

蒋姆妹

【摘 要】预习是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效率的可行方法和有效途径。预习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的依据、有助于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互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关键词】预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预习后可以提前学会课本上通俗易懂的知识,聪明的同学甚至可以自学,上课只要认真倾听重点、难点,便可轻松掌握新课内容,课堂教学有效性事半功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课前预习能够节省教师的讲授时间

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课堂讲授时间,可将重、难点的知识上透上深。就拿《圆的面积》教学案例来说吧!

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学生对于求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也就是S=∏R2

这个结论学生已经掌握了,也会求圆的面积了。至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也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了,知道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C/2×R

=∏R×R

=∏R2

对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我也只要引导学生用学具简单操作下学生就明白了,也无需花太多时间。我重点是将时间花在圆面积推导的拓展延伸上。如:圆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以此总结出“一不变二变”,一不变:两者的面积不变,二变:形状和周长变了。形状由圆变成了长方形,周长变长了。(转化后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了两条半径)同时还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圆转化成长方形后为什么会多了两条半径。

同时还将此题延伸到:因为长方形的长是∏R(3.14R),宽是R,所以可以推出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14R,而长方形的周长就是(∏R+R)×2=8.28R,同时还设了一些题组练习:

1.一个圆的周长是28.26分米,将这个圆转化成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分米?

2.将一个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长了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将一个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比宽多4.28厘米,求原来圆的面积。

4.将一个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8.28厘米,求原来圆的周长和面积。

5.将一个圆转化成长方形如下图:

如果圆的周长是28.26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二、课前预习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就拿求《亿以内的近似数》这个教学案例来说吧!

求《亿以内的近似数》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不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感觉这个内容很简单。所以就没有认真的去备课。第二天改学生的预习作业时才发现,学生提的一些问题我自己都答不上来。学生的问题:

生1:什么是近似数?

生2:为什么要学近似数?

生3:求近似数为什么要用四舍五入?

于是我临时改变注意不上新课,当晚我非常认真的去思考了这三个问题,同时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对于求近似数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应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下,什么是近似数?为什么要学近似数?如:咱们班有54人,谁知道整个年段(8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大约400人),这里的54人和400人分别是什么数?54是准确数,400是近似数。一个成年人的头发有10万根左右,这里的10万是近似数吧。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要用近似数。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时没必要或没办用准确数表示时,就可以用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学近似数的必要性。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四舍五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用数轴来表示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是四舍五入。

如:①12756≈10000 ②18670≈20000

为什么第①题用舍而第②题却用入呢?用数轴来表示直观、形象、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千位上小于5的离10000比较近所以用舍,大于5的离20000比较近所以用入。而这里的15000跟两端的距离一样,书上规定为入。

最后还得让学生明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如:近似数为20000的取值范围是大于或等于15000,且小于25000。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一下就学会了。之前我教六年级时,每次碰到复习求近似数时,我就依葫芦画瓢,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即满5进一,小于5就舍去)。至于为什么要学近似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为什么要用舍五入法,我压根就没有讲。因为学生不明白期中的理,虽然复习好几遍。可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没有课前预习,我就不会有这样的思考,没有这样的思考,就没有这样的教学效果。

三、课前预习会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以下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案例:数学的极限思想,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例:备课时我在想如何让学生明白■+■+■+■+■+■+……=1

最终结果会等于1这一数学极限思想。我翻阅了课标,教学参考书,看完之后感觉自己也懵懵懂懂的。要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得用到高中的数学知识,自己一个小小的师范生也没读过高中,也没办法解释清楚,反正面对的是小学生,明天忽悠过去就是了。

第二天我就按照教参说的通过前面的计算,同学们已经看到了越往后加,所得的结果越接近于1。现在我们用圆形模型和线段模型来表示1,根据分数的意义,在圆上和线段上分别有规律地表示出这些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的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把整个圆和整条线段占满,即这些數相加之和为1。

当我正想忽悠过去时,此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说法。”为什么?生说:昨晚预习时我发现六上级上册第15页“你知道吗?”有这样一段话:《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就是:一根一尺(尺,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长的木棒,今天取它的一半,即1/2,明天取它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它一半的一半的一半……这样取下去,永远也取不完。这根木棒是一个长度有限的物体,但它却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所以这里的

■+■+■+■+■+■+……=1

无论怎么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无限接近于1,但永远不可能为1。被他这么一反驳我傻眼了。自身数学根基浅,又没有高中的文化知识,此时我真的没办法更深入、更准确地让学生理解数学的这一极限思想。我只能甘败下风,抱歉由于老师没有高中的文化知识,我也没法给大家解释清楚。那就请泽同学的爸爸(他是高中的数学老师)帮帮我们吧!第二天泽同学就把他爸爸的证明拿给我看,哦,原来是这样。

原于课前预习才有如此精彩的课堂,也原于课前预习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证明极限思想的,这个版本的教材我已教了第三年了至今我才弄明白这一极限思想。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无限循环小数转化成分数居然也是运用了这一极限思想。

这难道不是课前预习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吗?

总之,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还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打破了被动纯粹的教和学,很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预习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整合现代媒体教好物理实验
小议初中物理教学
厚爱物理优化教学
遵循教学原则优化英语教学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