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
2018-08-14林琼
林琼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浙江温州 325026)
小学数学新课标改革中提出如下要求,力争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运用数学的知识技能来解答数学题目。小学数学解题方法有很多,例如实践操作、规律推导、数据汇总等,但无疑画图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而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也相符合,小学生思维能力还有待开发,动手能力也较弱,面对复杂的题目会无从下手。但是通过画图可以将题目的数量关系等直观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解题之道。所以,高度重视画图策略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通过训练画图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非常关键可行的。
1 “画图”的优势之处
图形简单直接,不繁琐,同时直观性强,一目了然,所表现的信息也足够充分,而且还便于记忆,所以自古以来,图形都是人类记录思考的绝佳辅助手段。斯蒂恩曾讲,倘若将某个问题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会发现许多细节,把握其本质。其实正如他所说,画图策略不仅便于理解、利于解决,在空间、图形等各方面都极具优点,总的来讲,优势之处如下:
(1)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过程。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思考能力都还有待提高,所以面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数学题目,常常会难以入手解答。而此时如果可以在纸上用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图形来发散思维,激发联想,那么解题的几率就会提高很多,这种既简单又快捷的方式,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像化,从中理出头绪,找到事物间的关联性或规律性,通往最终答题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这么一道题: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当第一次看到这道题时,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会这样解答:(6+3)×2=18。本以为只有我的班级同学会如此,没成想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是这样解答。通过和其他老师一番探讨后,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学生的思维不够发散,能力有待提高,对题意理解不明确,也没有仔细审题,所以最终的解题思路是如上选择。找出问题后,在课堂讲解时,我刻意引导同学们细品插图,为了让图形更简练,我在黑板上特意画了一幅草图。在仔细观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哦,原来是这样,原来做错了,没想到题这么简单。”
在之后的练习中,遇到类似问题,学生自觉地画了图,成功地解决问题。
(2)它切合小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图形策略,其实也是按照这种方针来指导学生学习的。在画图时,学生会再一次审题,从而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在将文字转为图形时,学生会自行发挥才智,寻找其中的关联关系,这样通过文字、图形来加强思维的转换,有利于学生锻炼思考能力,这一系列脑力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最根本目的。
小学数学中,很多题目都可以通过图形策略来解答,比如如下题目:有10个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边数起小红排第5个,从右边数起小红排第几?这类题目如果只通过脑海中的想象或者思考,很容易会复杂化,但如果通过图形策略来解答则简单容易的多。( ⊙⊙⊙⊙◎⊙⊙⊙⊙⊙)此外诸如“比()多()”、“比()少()”一类的低段解决问题的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但通过画线段图,就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3)它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明显效果。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性,对数字会感觉枯燥无趣,不如对图形的兴趣大,老师们不妨在教育活动中抓住这一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画画、作图来解答题目,如此,学生的兴趣会显著提高,有了兴趣自然注意力也会集中一些,于趣味中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 画图的类型
(1)线段图:这是一种抽象具像相结合的图,一半抽象,一般具像,可以更好地呈现题目关联性,这种图形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极为常见,解题效果也非常显著。
(2)树图:如二上的数学广角:有两件不同的上衣,两条不同的裤子,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此类问题用“树图”法更简单更具像化,画图、连线,学生可以很快发现组合联系和规律,从而进行题目解答,并总结出计算方法:2+2=4(种)或2×2=4(种)。
(3)集合图:这也是一种极为常用的图形解题法,它更能够反应数学的本质和数字的规律。例如:三(1)班有20人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5人,参加合唱小组的有10人,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有多少人?这种题目如果用脑力想象,则越想越复杂,但是如果用画集合图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很快便会得出答案。
(4)示意图:在数学问题解答中,学生有时也会自行画图解答,比如画一些示意图,来做标示,从而解决问题。比如: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边数起小红排第5个,从右边数起小红排第6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 画图策略的培养
老师教学最忌讳生搬硬套填鸭式教育,老师要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学习的能力,唯有学会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受益一生。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与其教授孩子如何来解题,不如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找到解题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讲的这个道理。而如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呢?我认为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准备阶段,读图训练。下面,我结合一年级下的这道例题:我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谈谈具体的读图训练。
首先,在课堂教授中,要注意学生的观察力所在,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向,注意审题,找准源头。本图的情境为三个小朋友在买气球,所以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气球的数量。
然后按照顺序来解读图形,了解详细信息。根据题目的陈述顺序来依次了解掌握信息: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最后,从图中思考,发现关联关系,将信息进行汇总,求取答案。汇总信息:原来有15个,卖了9个,还有几个。抽象关系:求剩下的部分,就是整体部分减去少掉的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
(2)发展阶段:任其自由画图。自由画图,即让孩子顺从天性,随心所欲进行画图。一般此时孩子的绘画能力还比较粗浅,不知如何下手,属于最初级阶段。尽管孩子的画图能力不高,但对图形的识别能力是没问题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画图,帮助自己理解题目中的各变量关系,从中发现本质联系,从而解答题目。这些图形一般没有定式,或者是线形图,或者是块状图,完全是按照学生的自我理解来进行绘画的。但是老师也要进行鼓励,这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发展,为建立创新精神和提升自信心都有极好的帮助作用。
(3)完善阶段:逐步简洁,显性策略。当学生对画图越来越得心应手时,老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画图,比如将线段、括号等应用到图形中,使图形更具像化,简单化。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图形展现,一目了然,很轻松便能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寻找到答案。
(4)成熟阶段:脑中成图。脑中成图,是图形策略的最后阶段,也是图形解题能力的最高阶,好比武功练到最后一层,人剑合一,图形不必再局限于纸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看到题目,脑海中会出现具像化的图形,快捷地来进行题目解答。
画图策略对整个小学年级的学生而言,都是较好的一种解题方法,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从一年级开始教授学生,培养学生的画图策略,最初不要过多干涉,让孩子自由画图,待学生对图形有所熟悉和了解后,开始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画图技巧,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表达,并在整体思维上形成策略性,同时激发外在的兴趣和内在的思维逻辑,同时发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从各方面各维度来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