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2018-08-13王瑞珍
王瑞珍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许多学生写的作文内容空洞、随意编造,甚至抄袭,这严重制约着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文能力提升两方面出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一、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在以前的教材中,给定的作文题目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学生缺乏选择的余地,写作内容枯燥。新课标在写作目标中明确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写作前,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说些自己现在或童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最想做的事,从而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写作主题中,有效激发学生强烈表达的愿望。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媒体电化教学信息含量大,传递快捷,为学生体验大自然、感悟人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近、新、活、丰、趣的特点。“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新”即内容新颖,可引起学生的新奇感;“活”即灵活多样,活泼生动;“趣”即趣味性,这一点对学生有着更强的刺激性。多媒体的这些特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作文之本”,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如“一次难忘的秋游”“一次运动会”“难忘的春节”等,这些平淡的小事发生在学生身边。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写出这些真实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良好习惯。很多大师的作品记录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最后的姿势》《我的母亲》等。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因为善于观察,所以写出的文字感人至深。教师要让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闻一闻,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有了亲身体会,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难了。
四、用评价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助于成功。当学生比过去有所进步时,他们就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亲切感,此时,必会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不断地向成功迈进,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形式,使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并能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作文评语的方式激励学生,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的后面,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就感。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激励学生喜爱写作,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仅仅靠动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平台。例如,挑选优秀习作在校内学习园地或黑板报上展示;鼓励学生办手抄报,让学生自己采访、写报道、设计栏目等;要求学生修改自己一学期所写的作文并将其编成册;把学生的习作送到学校广播站广播,开展故事会、演讲会、作文竞赛等以表达为主题的活动。这种方法既可以教育学生从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又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生用文字记录乐趣
在精彩纷呈的校園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些或欢笑、或感动、或困惑、或苦恼、或忧心的平淡小事,学生甚至会觉得它根本不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提出写作要求,不做硬性任务,而是鼓励学生一周写三条以上的随手记。随手记,顾名思义就是随手记录的文字,可长可短,可多可少。刚开始学生可能应付任务,教师要耐心批注,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把一句话越说越长。教师还可以摘录学生随手记中优质的作品,在课堂上朗读,学生参与随手记的热情会越来越高。很多文字经过加工和修改之后文质兼美,用在作文中增色不少。
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只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才能使作文教学活动富有活力和成效,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花志琼.浅谈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J].考试周刊,2018(4).
[2]蒋华.探究推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7).
[3]刘振勇.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表达——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
(责任编辑:闵 婕 周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