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学校归因及其控制对策
2018-08-13徐媚
徐媚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其恶劣的影响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引起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学校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目的功利化、学校安全管理不完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从学校角度出发,控制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对策主要有改变学校教育目的,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立学校预防和监督机制;强化教师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等。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学校归因 控制对策
近年来,中学生攻击性行为频起,各种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它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而且还对社会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中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的研究是学校管理学和学校心理学中极具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就是致力于从学校角度来分析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其控制对策的。
一.何为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为侵犯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反社会行为,它最早出现在婴儿时期。在心理学上,人们一般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者破坏性行为。具体可以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如推人、打人、骂人、破坏他人的物品等[1]。近年来在中学生身上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也是一种攻击性行为,由于其数量之巨、情节之重、性质之恶劣,已经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学校归因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发生地,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大多都在学校发生。影响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学校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目的功利化。虽然我国已推行素质教育,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成绩和分数仍然成了评价学生和学校教育效果的最好标准,大部分中学都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其后果,一是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诱发暴力性事件;二是在这种教育目的引导下的教师更关照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很容易造就后进生的偏激心理;三是学校重智育,轻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以及心理健康等非硬性教育,致使学生法律意识不足、道德观念浅薄,这也容易诱发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二)学校安全管理不完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许多中学还是重视教学管理轻视对学生的管理,尤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外在情绪行为的异常变化缺乏应有的关注,从而很难发现学生暴力行为的早期危险信号,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时学校只是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另外,由于有的学校缺少必要的预防应急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暴力事件的发生,以至于错过暴力事件的最佳处理时期,从而导致事态愈演愈烈,再加上学校缺乏后期的处理机制,没有尽到事后安抚的责任,这给受害者以及学校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是导致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重要诱因。我国教育法早已规定教师不准体罚学生,但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以话语方式伤害学生心灵的言语暴力还存在着,如“害群之马”、“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稀泥巴糊不上墙”等等。这些言语暴力虽不直接对学生的肉体造成伤害,但却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引发校园暴力的诱导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有时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家庭和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到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宣泄的对象。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也容易破坏师生间关系的和谐。更严重的是,学生都有习师的特点,教师的不良行为也会在学生身上得到映衬。
(四)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首先,这时候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身体各方面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要摆脱父母的愿望,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以“小大人”自居,渴望与父母建立起“朋友式”的新型平等关系;另一方面,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大,情绪激烈,易偏激,被动性和冲动性较大,常常意气用事,容易激動和失控。
其次,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期间,他们的三观发展还不完善。对于他们来说,辨别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友谊观正确与否,这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他们常常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恋战、自由与冒险等同,这也是导致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缺陷。一方面,随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各种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伺机蔓延,一些夹杂着色情、拜金、暴力等不良现象的文学作品、小报小刊和网络游戏等也开始流入校园。与另一方面,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来说,大多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美,如修剪树木、整理草坪、悬挂名人名言等,而真正浸润心灵、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则比较少。
三.从学校角度出发控制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赛曾经指出“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同时,它还是把一个孩子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场所”。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正规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场所,从学校角度出发,控制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学校教育目的,丰富学校教育内容。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重视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施和谐的教育,而这个和谐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反观现实,学校的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流于形式,而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试问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怎会不拥有一颗干净的心灵呢?二是强化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为了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培养,学校应当实行预防犯罪教育的法制教育计划。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互依托,不可分离。学校的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会中学生辨别什么是道德行为、什么是不道德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另外,学校还应该结合校情对学生进行文明守纪教育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和预防策施。
(二)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健全学校预防和监督机制。对中学生群体的基层管理主要包括学校管理、班团组织管理以及宿舍管理等。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安全监管工作,狠抓学生的日常化管理,从上到下建立起学校的预防和监督机制。首先,学校要从大处着手,严肃校纪校规、狠抓班风学风建设,以制度和文件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要求;其次,各班级要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以优秀学生干部为骨干的班级管理队伍。该队伍要协助班主任摸清班内同学实际情况,如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性格爱好、个性特长、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与人相处及交友等,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学校宿舍管理员要落实好学校查寝制度,定期检查学生归寝情况;要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满足学生生活诉求。
(三)强化教师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群体素质。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高尚的师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这个微妙的人类创造领域中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3]。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的师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是浓厚的文化素养。一个好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再是能教给学生‘一碗水的‘一桶水,而应该是不断自我充实与更新的‘生生不息的奔河。”[4]三是专门的教育素养,这要求教师要掌握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技能技巧和自我行动研究能力,促进自我专业成长。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大多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出了问题。学校作为中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应该引导中学生不断认清自己,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首先,学校要引导中学生正确地接纳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要帮助中学生养成自信、宽容、与人合作等良好品质,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遇事学会冷静沉着,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其次,学校还要帮助中学生降压,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要在学习上给学生合适的学法指导,在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人生启迪。最后,学校还要激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知法守法,自觉抵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到校园实施的布局小到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要从审美的角度精心设计和規划,努力让校园的每一处景物都会“说话”。其次,学校还必须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尤其是注重校风的建设和学校精神的培养。学校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导向,厚积自身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让学生在先进文化和良好风尚的熏陶下,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
总而言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国内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消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并不全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家庭、学校、社会等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学校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应该在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控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促进中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科兴教育编.教育综合大纲解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
[2]科兴教育编.教育综合大纲解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
[3]钱慧仙,卢春梅.教师素质的内蕴[J].吉林教育科学,1999(3).
[4]申继亮,姚计海.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1).
[5]龙德成.漫谈陶行之的“生活教育”[J].文史杂志,1998(8).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