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2016-12-14杜书英
杜书英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管理权,同时财务管理方面也有了自主权,但也承担了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借鉴内部控制理论、产权理论和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对高校管理财务风险的困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79-02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被教育部提出以后,我国高校开始走上扩招之路,高等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形势,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我国公办高校法人的资格,给予其办学自主权,相应地,我国公办高校也承担了对等的民事责任。筹资方式的日趋多元化,使公办高校自筹资本占总办学资本的比例更高,改革以前,财政拨款一直是公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所以,其对财务风险一直处于零防范状态,在资金运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发现财务漏洞,促进高校财务健康稳定的运行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资金活动某环节,由于无法控制和预测的因素的存在,导致出现的财务结果与预期结果有一定的偏差,从而给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不确定性。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高校财务活动的日益繁杂,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如下:
(一)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预算管理约束方面,存在看重收入、看轻支出、看重审批式的控制、看轻反馈激励控制、预算编制不透明及不完善等问题。内部审计部门未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大部分公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并且披露滞后。
(二)管理层和决策者风险意识不强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需求的缺口也相应增加,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办学经费,高校越来越多地运用更加多元化的投资和筹资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缺口,却使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潜藏财务上的危机。我国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传统上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所以管理层对资金如何应用缺乏相应的经验,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有待增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监管不到位。
(三)风险管理责任人缺位
虽然部分高等院校虽然经济责任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存在管理不完善、执行不严格等问题,由于高校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导致大部分高等院校未形成多层次的有效经济责任体系。其不良后果就是一旦管理层决策出现差错,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员无法明确,在我国,经济责任人制度大部分主要用来追究责任人的事后责任。
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除以上三点外,还存在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监督不到位等现象。
二、高校存在财务风险的成因
高校财务风险不仅是固有的存在,它的形成既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高校自身运行机制、财务人员素质和高校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各种环境因素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一)内部因素
第一,内部控制制度未完全实施。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应贯穿于高校运作活动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控制作用未得到完全发挥。首先,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不成熟。成熟的董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等机构是内部控制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这些结构,也未建立功能相似的组织机构。其次,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评估程序。很多高校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评估,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办学规模上盲目地扩张;未综合考虑高校的偿付能力以及政府的补贴力度,在银行贷款方面没有系统的计划,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财务管理风险。
第二,高校自筹资金能力欠缺。高等院校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由于某些高校领导缺乏自筹资金意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筹资渠道仍有很大的拓宽空间。
第三,校办企业经营不善。为学生提供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和从事就业准备的机会是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最大的本质的区别。校办企业既能生产出产品,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高校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校办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高校教育经费,但某些校办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给高校带来了某些损失。部分高校教育经费缺乏的缺口,大多是通过校办企业去弥补,为了弥补经费的缺口,却导致自身经营资金缺乏,这样的方式使校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外部因素
第一,国家财政拨款不足。在现存的条件下,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仍是财政拨款,虽然高等教育的财政拨入经费每年都在提高,但却跟不上高校规模较快的扩张速度。高校所面临的主要财政问题仍然是财政拨款不足,高校缓解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向银行借款,但这种筹资方式同时也给学校带来偿还高额贷款利息的财务风险。
第二,政府与高校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完整。高校没有完全的自主权,但其法人制度却赋予了法人自主支配投资者财产的权利。高校财政主体的身份使政府在对其宏观调控的力度上打了折扣,但高校又无法避免地方政府对其行政上的干预。高校的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品,所有权属于归政府所有,使用权属于高校。高校公共资产的使用权与最终责任人相分离,权利和责任严重不对称,导致高校与政府间不完整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高校办学压力增大。为了保证高校在扩招后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对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进行宏观调控,国家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方针,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教学评估。有些高校为了应对评估,通过银行贷款,大量购买设备,盲目地进行基础建设,支付高水平工资引进师资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估通过的可能性,也给高校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第四,生源不足,生源市场竞争激烈。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学生,近年来,高校生源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更加凸显,部分高校出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而民办高校的崛起使高校在生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在某些程度上都会影响高校的招生情况,会直接减少高校教育的收入。此外,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高校在学费和住宿费方面,不得随便调整等,这些都会使高校资金流断裂的风险加剧。
三、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第一,健全高校内部控制。高校要想控制财务风险,必须建立内部控制结构,并以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来规范高校的各项活动,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是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它包括完善的组织机构、健全的规章制度、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明确的职责、合理规范的人事制度、规范的工作流程、良好的校园文化等。
第二,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量化的过程就是将风险计量,主要是通过引入概率思想进行计量,判断是否需要对高校财务风险加以控制。风险识别是高校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其可通过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识别高校财务风险。风险预警一般通过设置临界值来实现,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建立合适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通过观察分析财务预警指标的变化来实现对高校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设置的财务预警指标如果超出临界值,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高校控制财务风险、避免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三,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高校缺乏的不仅是专管财务预算的人员和部门,更缺乏合理的编制方法和有效的编制程序。高等院校引进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外部控制
第一,完善多渠道筹资体制,合理增加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和学费收入成为高校除财政拨款外的两条筹资途径,但其增长空间受到偿债能力和教学规模的制约。因此,高校应该寻求更完善的筹资途径,其中社会捐赠是最具潜力的一条筹资途径之一。在政策方面,政府一方面可以给社会捐赠者提供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特殊鼓励政策激励高校,让其发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众募捐,政府政策的支持完善了高校多途径筹资的体制。
第二,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高校信用贷款的审批限制。高校的贷款,应通过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并随时密切关注高校的财务情况,否则较高的贷款信用风险会被金融结构所承担。加大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金融结构的高额信用贷款,金融机构之所以把巨额款项贷给高校,主要原因是认为政府是高校的最终所有者,信用等级很高,政府不会让其破产,金融机构承担坏账损失可能性不大。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对高校的信用贷款审批程序和条件已经加强,降低了高校用新债还旧债的机会。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应通过完善和制定相关法律条文来从宏观层面指导高校长期发展,在高校风险管理中发挥宏观调控和考核监督的职能。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和建立监督机构来促进和规范高校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政府职能的宏观转变使高校减少了对政府的依赖,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应有的权力与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管理水平提高,使高校各管理层的风险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最终使高校的管理层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
参考文献:
[1] 罗玲.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改革和完善[J].会计师,2015,(13):58.
[2] 张冰.高校财务内控问题及优化探究[J].中国市场,2013,(45):168.
[3] 丁家源.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之我见[J].会计之友,2014,(12):106-107.
[4] 许永令.论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模式的发展[J].财会研究,2013,(45):162.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