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2016-08-15谢忠莉
摘 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受人欢迎。教师可采用环境引导法、榜样示范法、技能学习法、移情体验法、家园合作法、合理宣泄法、及时“隔离”法等教育策略进行矫正。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投入集体生活中,在与同伴的交往、与环境的互动中会出现许多矛盾、许多冲突,攻击性行为就是幼儿常用于解决矛盾的行为方式。在幼儿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幼儿最初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和同伴发生摩擦,如推、拉、踢、抓、咬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班,逐渐开始用语言攻击对方,如“讨厌你”“烦人”,或是召集其他小朋友结成小团队,孤立对方,如“我们不和你玩”等。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危害;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谢忠莉(1977—),女,四川资阳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一、形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1.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这种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成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是背道而驰的,当认知和行为一致时,幼儿就较多地表现为亲社会行为,如同情、关心、分享、合作、帮助等。当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幼儿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在游戏前,教师介绍玩法和规则后,大家都知道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争做乖娃娃;但在游戏过程中总有一些人相互争抢玩具,而发生问题后老师来处理解决时,抢玩具的幼儿又连忙向同伴道歉、认错。这充分证明了幼儿在认知和行为上脱节。
2.缺失交往技能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幼儿由于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交往技能和语言交流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只能简单地用“武力”来解决。比如有些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带有趣的玩具到幼儿园来玩,他就心痒痒很想看看玩玩,可是又不知道通过怎样的交往技能使对方愿意跟他一起分享。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急切的心情往往导致行为失当,就会与别的小朋友之间产生矛盾,出现以强占手段为目的的攻击性行为。再比如由于现在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有些幼儿在情感上受到老师的忽视,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便通过攻击别的幼儿以引起老师注意。
3.家庭中的不良影响
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孩子犯错时或未达到大人的要求时,家长缺乏耐心,采用体罚、训斥甚至暴力对待孩子。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这样的父母却会起到反面的示范作用,孩子就有可能受其影响,在与同伴交往中发生摩擦或冲突时采取这些不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制造矛盾。并且有的家长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孩子强势一些好,免得受人欺负,就会对孩子出现的攻击性行为采取默许态度,这也在无形之中助长了幼儿的不良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1.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教学活动
如某幼儿正在兴致勃勃地用积木搭高楼,突然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过来推倒楼房,从而使双方之间产生矛盾、纠纷……这一类突发事件使得正常的日常活动及教学活动不得不停止;同伴间不时告状,也使得教师需要花很大精力疲于解决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阻碍计划中幼儿发展课程的有效开展。
2.造成同伴间关系紧张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有时只用“武力”来解决同伴间的矛盾,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其他小朋友自然会疏远他、孤立他,不愿意和他玩。而这些要攻击别人的孩子由于没有朋友,就会觉得很孤单,就会主动出击去找朋友玩;但因为不会正确交往,他们往往采用强拉强抢等不妥的方式,期间又会与同伴发生矛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最为严重的后果是某些攻击性行为强的幼儿由于不合群,身边的小朋友会疏远、冷落他们,被群体排斥和拒绝会导致这些幼儿不合群,加之由于捣乱常常受到老师批评和惩罚,慢慢地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想着自己是“坏孩子”反正不受人喜欢,就故意搞破坏、捣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不良现象有可能伴随着幼儿的成长而愈来愈严重,甚至产生反社会倾向,对成人以后进入社会与人正常交往都是非常有害和令人焦虑的。
三、改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儿童具有攻击性行为后,该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并重新整合成一种反应模式。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经由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激发,实际的攻击行为才能发生。儿童年龄小,大多数攻击性行为发生在争抢玩具等一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情况下。鉴于上述特点,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儿童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还可在环境中张贴有关文明谦让、友爱的图片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活动时提供数量充足的玩具,以减少儿童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设置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儿童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而造成摩擦……此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常给孩子以微笑,少一些责骂,以减少幼儿的敌对情绪;多一些鼓励,树立信心,以情感人;让问题儿童能愉快地接受老师、同伴的建议,从而形成正向情绪和经验,善待他人。尤其是对待那些用犯错行为来引起教师关注的幼儿更要多给予关爱,告诉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引起老师关注是不对的。
这是从观察学习角度提出的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一个策略。在幼儿的生活周围,榜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文艺作品中的;可以是同伴的榜样,也可以是成人的榜样。在幼儿园,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在家庭中要求家长提升修养,做幼儿的表率,尽量给孩子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禁止用暴力等粗暴的手段来对待家人或解决问题,并要求家长有选择地让孩子看一些寓教于乐的影视节目,避免武打、凶杀等暴力影视作品,以净化幼儿生活环境。
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压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分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地挤压、摔打黏土;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的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并且,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的正常要求。比如针对好问、好探索的幼儿,应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步引导幼儿去寻找答案,把幼稚的好奇心、求知态度变成发展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传授改善自己情绪的“秘密法宝”,如大声喊叫、歌唱、想自己开心的事情、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从以上观察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可以矫正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使幼儿从小建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和初步的法律意识,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黄小莲.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6, (6).
[2]李 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