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初探
2018-08-11王永梅
王永梅
【摘 要】材料解析题是中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解答好材料题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的意义。历史材料解析题又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基本特征,具有材料來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活、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简明扼要等特点。初中历史教师应加强对材料解析题的分析研究,抓住材料解析题的出题规律,同时破解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起材料解析题的整体思路,辅助学生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效率,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对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中的材料解析题在历史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材料解析题也是历史中考中的重要题型。然而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却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应该就在于方法与技巧的缺失。了解和掌握材料解析题的步骤和方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认为关键还在于平时的训练,通过训练,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并可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最后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才能答好材料解析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一、解题的基本步骤
首先,当然是读。仔细认真阅读,读懂材料,从所给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读懂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要求不仅要读懂和书本知识相吻合的部分,更要回忆和理会书本上没有的但老师平时补充的历史知识。当然,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能否读懂超出课本的材料有时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材料题,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仔细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可以首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学生可以先读题中设问,然后粗读一遍历史材料,了解材料的大意;再认真阅读理会材料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明确提问的要求;然后按照提问再细读材料。细读时,不但要读材料全文,而且要注意命题者的提示和材料的出处说明,对于与答案有关的重点字、词、句,更要重点掌握,力求全面准确理解。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理解材料,是解答好材料解析题的第一步。学生一看到材料题,往往会马上阅读所给的材料,其实这样做并不恰当。可以先读设问、后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清思路,进行正确判断,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关注材料首尾两头,寻找有效信息。在命题者所给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内容作简单介绍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出材料的出处、时间、作者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可能隐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在阅读中学生必须注重材料首尾两头的内容,寻找可利用的有关信息,千万不可漏读,学生要仔细认真阅读。
(三)读懂读透历史材料。只有读懂了所给的历史材料内容,学生才能根据材料进行正确的判定和解答。对材料进行阅读时,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是粗读,主要目的是要大体了解材料叙述的基本内容,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等。第二遍是细读,主要是正确理解材料表述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地方,掌握和画出关键的词句,以便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遍是有重点的读,就是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挖掘有效信息,去掉那些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其次,明确要求。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决定了解题的方向和范围,明确了要求,也就是说要对材料进行准确审题。一般说,只要准确审题,明确要求后,对于具有正常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来说,根据题意进行正确的推论,只要不粗心大意,随意猜测,得出简明概括的答案是不难的。如果审题不清,粗枝大叶,弄错试题设问的要求,势必会造成张冠李戴,答非所问,徒费笔墨。
再次,按问作答。理解命题意图,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立场,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作出全面准确的回答,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直接目的。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出有效信息支持特定的论点;或者是区分历史材料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阶级烙印、历史局限和社会偏见,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按问作答,必须注意联系教材去思考,切记主观猜测胡编乱造。
二、解题的基本方法
(一)从历史课本上找答案。材料解析题尽管是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但它所给材料一定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必然与教材中的某一部分知识相吻合或有密切联系,它有测试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的功能,因此部分提问学生是可以直接从历史课本上的知识点中提炼出答案的。
(二)从试题本身所提供的材料中得出答案。在读懂材料的同时,针对提问,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有些问题是能用材料中的原话直接可以作答的,若不能直接用原话回答,也要根据材料中提供的、学生个人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有效信息加以分析,决不能离开材料,任意发挥,答非所问,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
(三)通过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去找答案。材料解析题的有些提问,既不能从历史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也不能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命题的意图,根据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试题中提供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支持特定的论点,加以判断和分析,发表自己的正确见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平时要加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历史问题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多加训练。否则,临阵磨刀,那是必败无疑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力求文字简明扼要,干脆利索,不要节外生枝,拖泥带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即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不能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随心所欲,信口雌黄。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述的最高要求。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总之,了解和掌握材料解析题的步骤和方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认为关键还在于平时的训练,通过训练,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并可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最后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维度上提问设问,学生都能应付自如,事半功倍,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