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音乐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

2018-08-10夏雄军张怡恬静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音乐教育新媒体

夏雄军 张怡恬静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便携性等优势使其轻松地占领受众市场,当代大学生就是新媒体的最先体验者之一。他们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表达个人思想、广交朋友,其思想观念已深深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这势必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挑战,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渗透的领域,肩负着美化、丰富和充实心灵的重任。在这充斥着新媒体带来的新观念、新技术的时空中,高校音乐教育要相对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媒体环境,追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变化的步伐,探寻大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大学生;音乐教育;思想政治观念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实现了“一对多”向“多对多”的转变。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用户的主动性和可选择性大大增强。这使得民主意识与主体意识也随之得到提高,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体验者,有着对自由与个性的渴望,和追求公正平等的信念;“足不出户,便晓天下事”这是新媒体时代的标志,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给学生带来了个体沟通的高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具有温情的面對面式人际交往,从而易引起情感的匮乏,造成“个人主义”、“唯我主义”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一些大众传媒一味追求商业化效益,为制造轰动效应而不惜迎合社会上某些庸俗、消极乃至不健康的思想潮流,使社会舆论环境变得复杂化。“追求感官享乐”、“个性自由”、“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等庸俗观念直接或间接冲击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的“师讲生听”模式还在大行其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并注重于理论的讲解,知识内容呈现封闭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上高校音乐教学面对的是一个最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求新求异的群体,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不能符合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因此在高等音乐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势在必行。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有线或无线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送的一种媒体形态。目前通过QQ、微信、微博、微课、慕课等互动性程序,便可以轻松的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和共享资料,教师可在线示范指导、及时点评,达到现场授课般的效果。在时空界限上新媒体技术减少了了由于音乐课时限制带来的诸多不便,使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在人性化教学上,既拓宽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极大地符合音乐学科相对开放的特质和高校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追求。

三、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价值观培养

(一)模式上推陈出新

1.交互式学习,让情感“回温”

新媒体让学生民主意识得到增强的同时,也造成同学、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冷漠”“自私”成为了部分大学生的标签,这对其成长极其不利。交互式音乐教学的特点在于它明确的参与性,师生间需要通过音乐达到互动与沟通。而新媒体又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互动空间,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尊重学生的同时引导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随时向老师进行发问,老师则直接在线指导,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老师还可将学生的问题提炼成有教育价值的讨论话题,如“你认为哪些流行音乐可以引入课堂?”,“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发布到微信群、QQ群、微博讨论话题中,再组织话题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从别人的观点中得到启发,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疏漏之处进行补充,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弥补原本不足的合作意识,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与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平等谦和的包容态度,不断培养学生允许求同存异,接纳不同观点的雅量。

2.自主式学习,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如今高校的学生以90后为主,这些年轻一代的思维与想法较为活跃,加上新媒体技术的高效性、开放性,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不完全适用于他们,所以教师要利用新媒体开展自主式的教学实践。如可在课前将本次课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视频录制共享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视频所授内容,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学校课堂就是师生讨论,学生展示、分享成果的民主自由发展时间。这种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仅还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权利,他们在搜集资料时,面对网络上成千上万的各色讯息,要从中选出自己想要内化的知识,也是对他们信息筛选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的考验,这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课前的补充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探寻音乐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和伦理道德内涵,给予学生丰富的精神力量,而非局限于音乐的理论知识部分。

(二)内容上吸精添彩

1.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材,选择具有思想性及艺术性的作品

如今新媒体化的交往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拓宽了他们认知范围。但这其中不乏还混杂着一些灰色信息,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从中国的孔子到古希腊的柏拉图,无不强调音乐在陶冶人的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教化方面的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的思想教育功能,把握主流,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性,注重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把那些大家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审美的同时,可以从中得到理性的满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然而音乐课本提供的音乐作品总是有限的,并且内容相对陈旧,不能引起学生注意,大众传媒负载的大量生动丰富、新鲜及时的教育信息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教师要意识到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容量就是网络中存在的所有音乐作品的总量,要把握新媒体资源为教学增色。如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百鸟朝凤》,各大乐团举办的“红色”音乐会,根据革命题材改编的音乐剧等,都能成为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师可通过互联网下载相关音频、视频,或结合动画制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使用VR技术等手段,利用其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特点,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加深审美体验。在观看与聆听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德育升华,通过音乐的情绪感染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注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前主流媒体宣传的内容西方音乐占比重较大,本民族音乐所占比重少,这不能适应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课上教师可多在网上搜索一些本民族传统戏曲、民间音乐表演视频等,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珍视中华传统文化。课下发动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资源库自由学习,然后将学习成果以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微博,通过集赞的方式选出优秀作品,作为期末评分依据,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观看其他组的汇报成果时也丰富了自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共享到聊天群,或在传统节日利用在线直播平台实时直播本土音乐艺术表演,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播,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

兴趣的培养,和观念的养成仅靠课堂45分钟远远不够,需要注意到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拓展性。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低头族”,这充分体现出手机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高使用率。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占领手机媒体这一阵地,利用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转载相关音频与资料,坚持做到“每日一新,365天不间断”,并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并给予回复与指导,使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影响,实现潜移默化的引导;学校还要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或公众号,分专栏向学生推送富有教育价值的音乐作品等,建立优质的网络校园环境,供学生在线学习,使线上教育成为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延续。总之从时间和空间上要打破课堂的限制,借鉴“长久战”策略,促进和引导学生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

(四)教育观念的改变

首先教师要知道“教学方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凝固不变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观念保守,满足于完成自己既定的教学任务,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尝试新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下。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曽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而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就是开启通往学生心灵的钥匙。所以教師要务实“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积极的学习使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其次很多高校音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忽略了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甚至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要深刻认识到音乐课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只是传播和传授音乐艺术的载体,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将音乐内容和德育内容进行结合,并能够在教学环节中借助适合的教学手段(如新媒体技术)来凸显德育特色,恰如其分地表达和传递高校音乐教育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到万物润无声的效果。

结语:

正确应对以新媒体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当前高校音乐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高校教师既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性带来的审美教育特性,也要紧紧抓住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教育提供服务的契机,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发展搭建新平台;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相契合的优势,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探寻新的着眼点;要在积极应对挑战中深入挖掘新媒体和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辟大学生音乐德育创新发展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杜亮.《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山东大学

[2]李昂.《高校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3]巩琦.《论美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山东师范大学

项目名称:新媒体视阈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创新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6YBA283,项目分类:社科纵向·省级项目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音乐教育新媒体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