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鼓灯的风格和特点

2018-08-10李磊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

李磊

摘要:民间舞蹈艺术风格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人民性格的影响。沿淮人民质朴、爽朗、强悍的性格,赋予花鼓灯舞蹈以朴实、刚健、热烈奔放、敏捷活泼的基本风格,这也是淮河流域民间舞蹈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花鼓灯;风格;特点

早期花鼓灯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師徒关系,也没有一定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农村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学会唱花鼓歌,在野地里、牧场上放牛割草,自发地练练筋斗,互相装扮起来,扭扭跳跳。老艺人发现有条件的孩子,便主动帮助指点,带他们演出,很快培养出一批新的艺人。较大的村子,有时也请有名望的艺人前去操灯,让孩子们观摩或一起演出。有的为了提高表演技巧,则主动参加别的班子演出,向比自己高明的艺人学习。摸索一些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基本功,艺术生命较长。

一、花鼓灯的流派特点

由于传授方式,加之花鼓灯流行地区较广,艺人们各具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在表演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蚌埠一带多“拐弯”、“斜塔”,幅度较大,动作优美;颖上地区则简练挚朴,舞蹈结构严谨,节奏较慢,造型姿态多,具有古老淳朴的特点;凤台地区讲究男女角色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描绘,兰花动作活泼细腻,有如风摆杨柳,扇花丰富,唱腔多变化,音域较广,伴奏以锣为领奏乐器;怀远地区鼓架子多筋斗,兰花动作矫健轻捷,风流洒脱,舞如燕子试水,舞台调度开阔,人物性格爽朗,唱腔平稳朴实,伴奏以鼓为领奏乐器;定远地区是一种三人表演的“小伞子”,动作抒情柔美。各流派有自己擅长的节目和舞蹈动作,有时即使是同一动作,也有不同的演法和表现内容。艺人们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形体条件和性格特征,形成不同的表演风格,使花鼓灯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二、花鼓灯舞蹈动作特点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大都是从劳动生产和日常的生活中加以提炼发展而来的。如:“簸簸箕”以扇子模拟簸箕,配合步伐和身段,表现簸粮的劳动;“双扯线”以扇花、中花和步伐结合在一起模拟纺线;“回头望”则是从扶犁耕田至田头拐弯的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其他如“端针匾”、“单挎篮”、“单背巾”等都和劳动生活有关。还有一部分是从自然景物中受到启示而创造的,如“风摆柳”、“风吹荷花”脱胎于杨柳、荷花在风中摆动的动态,“老鹰磨云”、“燕子试水”、“野鸡溜”等则源出于动作飞翔疾驰的姿态。尤其是艺人创造的扇花和手巾花,使动作更为婀娜多姿,富于变化,使来自生活的舞蹈动作比生活本身更美。

花鼓灯中的舞蹈动作,大多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的而且又从武术戏曲中吸取营养,在锣鼓打击乐的配合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表演规律。例如:“挂垫子”舞者挂上“垫子”(脚上穿着特制的小脚鞋型的跷板)表演时,必须踮起脚掌踩着木跷走路,小腿的部分就比较吃力,所以膝部比较艮直,走起路来两腿靠紧,不能窜动,有下沉感,而着地的部分又要扒准地,故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劲”,艺人们把它叫作“艮劲”,它是花鼓灯兰花动作的主要动律。

另外,由于有了木跷板,重心集中于木跷上,着地面缩小了,所以走起来利索,旋转起来极为灵活。不过,重心却难于掌握,不易站稳,站立时两腿要别起来脚,作重心时,另一脚则需要交叉点地,腰部稍突出,于是,形成了“三道弯”的兰花的优美体态。像怀远、蚌埠等地,直到50年代初仍有“挂垫子”表演。后来虽已不再模拟缠足的步态,不挂垫子了,但是,由于垫子所形成的动律和造型特点,已成为兰花的形式美,表演中仍保持着这种动律、动态特征。

兰花使用的折扇也源于戏曲,但它已成为花鼓灯特有的表演手段和道具,是人物造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很多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动作,由于有了扇子相配合,使之更形象好看,如“端针匾”、“簸簸箕”、“手搭凉篷”等舞姿,如果没有扇子就不能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鼓架子吸收了武术中的“爆发力”和戏曲表演中的身法,使其表演更为矫健、美观,像“缠丝腿压叉”、“打虎式”等动作,“扛包式”、“霸王举鼎”、“托枪式”等舞姿,都与武术或戏曲有关。

三、花鼓灯的音乐伴奏形式

花鼓灯的伴奏音乐,是在民间锣鼓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锣鼓会是淮河两岸农村生活中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多在农闲和年节时聚集活动。锣鼓敲打声,使空旷的冬季农村充满生气,带来了送旧迎新的热闹气氛,给人以鼓舞、欢欣,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向往。花鼓灯用它来作伴奏,增加了生活气息和感染力,增添了淮河地区的艺术色彩。好的鼓手不仅带动乐队打出各种节奏激发表演,而且自己也常随着表演者情绪的起伏变化,边敲边舞,非常活跃。伴奏乐器有花鼓、大锣、小锣、大小镲等。大锣、大镲多打在重拍和煞尾处上,增加强势,表现舞蹈的停顿及段落。鼓声的扬、抑、顿、挫,犹如舞者在娓娓细说,或热情倾述内心活动。音色独特的小锣,其丁丁之声在空拍出现,使花鼓灯增添了美妙的音感和欢乐、诙谐的气氛。

总之,花鼓灯是以安徽省为中心在淮河流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东方芭蕾”的美誉,更在2006年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在表演过程中融合了歌、舞、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艺术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花鼓灯充满着高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大军,杨传中,李世军.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传承考察[J].皖西学院学报,2014,30(06):129-132.

[2]曾嘉欢,岳路鹏.浅探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风格[J].戏剧之家,2017(21):125-126.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