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程”铺就校企协同育人之路
2018-08-10蒋秋红
摘 要:目前,我国在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存在教师专业性不够、教学条件薄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江苏省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为解决这些问题,积极与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以“梦想课程”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校企共同育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梦想课程”;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L/2013/16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秋红(1982—),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品社教学。
目前,我国在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主要采取的是渗透式教育模式,即所有的学科都担任着生态环境教育的任务。但是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专业知识薄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条件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环境教育的实践。
一、校企共建“爱绿梦想实验室”,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硬件保障
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应注重针对性与生动性。教育工作者,应先对施教对象的特点有精准的把握,然后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小学阶段的學生大都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尝试。他们不喜欢枯燥的数据、连篇累牍的说教,热衷于鲜活的事物。一堂课的形式再丰富、语言再幽默,也不如一次实际的实验更有说服力。因此,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最好多以实践的形式开展,或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这就需要一个硬件设施齐全的场地。
一般学校的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备、环境氛围优雅的场所,土地和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为此,江苏省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与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公司”)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教室),公司提供资金,双方共建了100平方米的“爱绿梦想实验室”,为我校环境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实验室里除了有常规的教学设施,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些可供科学实验的仪器和设备。不仅如此,我校还有许多主题的环境教育,走出了校门,直接在西门子公司或者其合作伙伴的场地开展,开拓了环境教育的“第二战场”。校内的“爱绿梦想实验室”、西门子公司的试验场所,共同为我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校企协同实施“梦想课程”,为环境教育提供了软件支撑
环境教育的开展,除了需要硬件支撑,课程本身的设计过程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师等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教学方式应采用体验参与式,教学内容应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情绪智能等元素,应该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课程。显然,要完成这个设计初衷,仅凭学校教师的“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校采用了西门子公司提供的由西门子参与设计的“梦想课程”来组织教学。“梦想课程”是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设计开发。团队成员包括高校课程设计专家、教育行业专家、相关企业(如西门子)、优秀一线教师等多元的成员构成,其不仅为“梦想课程”带来了新颖的视角与新鲜的内容,也保障了课程内容的多元与专业。全套“梦想课程”包含了30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平均分布于低、中、高3个年龄阶段。
例如,与我校合作的西门子公司设计开发了“爱绿小卫士”课程,该课程分为“环境与我”“水”“纸”“垃圾”“能源与气候”“课程总结”6个必修模块和“生物多样性”1个选修模块。在授课教师的人选上,首先由西门子公司为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西门子公司提供的“梦想课程”和学校提供的教师资源,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软件支撑。校企双方在实施“梦想课程”的过程中,经过磨合形成了教育合力,通过思想碰撞获得了教学灵感,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校企共同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活力担当
“梦想课程”的设计初衷有以下三点:①儿童为本。教师不要只关注“我给”,还要关注“他要”。学习主题的确定应依据儿童的需要,而不是成人们想当然的重要。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应以活动、游戏、心理训练为主,希望学生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新的体会。②专题学习。教师不要只关注学生知识的系统,而要关注主题的统整。一门课程一个专题,或有几门递进式的课程;教师可以专题的方式组织跨学科的知识,以互动如小组讨论、游戏、展示等方式组织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认识梦想,体验成长。③多样机会。不要只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机会。教师可将所有的课程设计成多样化的机会,鼓励学生抓住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各种过程。因此,“梦想课程”的内容都是由各个特色主题活动组成的,地点不是在校内的“爱绿梦想实验室”,就是在西门子公司安排的校外特定场所,这无疑给传统的环境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例如,在开展《爱绿小卫士》模块五“能源与气候”第13课时“旧能源、新能源”的主题教育时,我们将学生安排在西门子公司研发中心,参加“绿色发电初体验”主题活动。西门子公司的志愿者们先带领学生们参观了西门子公司的研发中心,介绍了西门子公司的历史,学生们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到了西门子公司绿色发电的途径。然后,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们来到了会议室,由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作为主讲人,开展了一个小型讲座。工程师给学生们普及了一些与发电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绿色能源有哪些……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了解了绿色发电的知识以后,学生们自动分为5组,以小组为单位,在志愿者们的辅导下,以“绿色发电”为主题,创作作品。有的学生选择了用画笔来展示未来地球上的多种绿色发电方式,有的学生选择用乐高玩具来创作未来的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学生们想象力十分丰富,创作的作品各式各样。活动的尾声,每个组都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展示,也得到了公司志愿者、工程师的一致好评。
四、结语
转眼间,我校和西门子公司校企合作协同开展基于“梦想课程”的环境教育已经步入了第5个年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喜悦和成功,更收获了自信和尊严。我校率先在小学阶段探索并实践校企合作下的素质教育模式,体现了创新、多元、宽容的全新人文环境教育理念。5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基础教育阶段的校企合作是完全可行的。其一,企业参与到环保教育中来,减少了教育成本,提升了教育成果。其二,“梦想课程” 深化了我校环境教育“活力”的特色,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质,打造了我校的教育品牌。其三,校企合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梦想课程”的环境教育,对教师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课题实践研究中培养出了一支具有丰富生活化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其四,“梦想课程”中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培养了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并通过认知自己来更好地认知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思路,为培养学生创新、多元、宽容的价值观而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胡国增.梦想课程铺就学生成长路——以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中心小学为例[J].中小学校长,2016(12):59-62.
[2]赵志芬.“梦想课程”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8):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