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定量CT评分在内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诊疗中应用初探
2018-08-10郭晓利陶可伟马文琴李琛玮李杰徐玲燕陆壹子
郭晓利,陶可伟,马文琴,李琛玮,李杰,徐玲燕,陆壹子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江苏 常州 213003;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苏 常州 213003; 3.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嘉定 20180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不同病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年龄21~46岁,中位年龄35岁。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最短6个月(1例),最长12年(1例)。
1.2 临床表现
1.3 研究方法和设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出血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采用均值t检验(方差齐时)或非参数检验(方差不齐时);两组间大出血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78例内生型CSP患者进入本研究。53例归入CT评分组,其中8例CT评分为2分(图1),临床采用单纯超声引导下吸宫术;23例CT评分3~4分(图2),临床采用单纯超声引导下吸宫术+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术;22例CT评分5~6分(图3),临床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超声引导下吸宫术。25例进入对照组,临床采用清宫术+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术。两组间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a.孕囊植入深度为1度,孕囊(↑)仅贴近子宫下段瘢痕处;b.血供丰富程度为1级,仅子宫动脉(↑)显示;c.孕囊植入深度2度,小于植入部(↑)肌层厚度的1/3;d.血供丰富程度为2级,子宫动脉及其分支显示,子宫动脉终末端呈点絮状(箭头);e.孕囊植入深度3度,大于植入部肌层(↑)厚度的1/3,但小于1/2;f.血供丰富程度为3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扭曲,终末端呈血管湖状染色(↑)
图1内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矢状面MPR影像及MIP血管重建影像
表1两组治疗中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组 别n出血量/ml大出血发生率/%CT组5329.43±28.620对照组25292.60±520.8412Z或χ2值-3.5026.614P值0.0000.010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2个维度对内生型CSP进行半定量CT评分,即孕囊植入的深度及CSP的血供情况。目前,尚无文献对内生型CSP孕囊植入的深度做出定量化表示。因此,我们假定植入深度小于植入部子宫肌层厚度的1/2为内生型CSP孕囊浅表植入的定量化表示。通过矢状面重建,我们将孕囊植入深度分为3度,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同时通过MIP重建,我们将CSP血供的丰富程度分为3级,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内生型CSP的半定量CT评分即为两个维度评分之和。
综上所述,半定量CT评分是内生型CSP的一种有效评价方式,可为内生型CSP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效规避治疗风险,提高疗效,同时也防止过度医疗。当然,半定量CT评分的依据仍然带有影像诊断人员的主观性,我们制定的CT评分标准也只是初步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