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关联、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8-08-10钱红光吴晓莹

统计与决策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关联民营企业变量

钱红光,吴晓莹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68)

0 引言

特定的企业与特定的政府官员之间往往会建立起某种特殊而稳定的关联性,即所谓的政治关联。在我国上市民营企业里,热衷有政治关联的背景逐渐成为上市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政治关联是一种社会现象,目前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但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却普遍存在。十九大以来,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升级时期,研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背景更具有特殊意义。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的控制运作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作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绩效是对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的指标,任何企业的发展最终追求的就是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两个方面,研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丰富了政治关联经济后果的理论。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政治关联与内部控制

中国正处于转型经济升级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主要面临市场波动和政策不稳定的风险。政府掌握着大量民营企业的资源。而我国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不高,体系不完善,很多企业也只是重于形式,因此在我国,内部控制为企业发展所做的实质贡献不多。内部控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高耗费的性质。企业可以通过政治关联来获取政府所掌握的资源,去分摊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所需的成本,因而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愿意推行内部控制。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往往在融资方面更容易一些,特别是当企业进入经营困境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政治关联获得资源,增加对内部控制的投入,进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为此,提出假设:

假设1: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内部控制具有正相关关系。

1.2 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配置资源。而政府的干预有时会影响市场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通过限制等手段限制市场发挥作用,会形成局部市场的短缺,出现额外的收益空间。为获取收益,民营企业会积极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为企业自身谋利。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有政治关联背景的民营企业管理,有利于政府实现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为此,提出假设:

假设2: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细化绩效。本文主要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细化绩效。(1)企业盈利是建立和发展企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建立政治关联,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有利于企业盈利。(2)营运能力是企业管理层管理水平和资产运用的能力。政治关联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管理层水平。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提高企业营运能力。(3)企业的发展能力依赖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会提高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为此,提出假设:

假设2a:上市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2b:上市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企业营运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2c:上市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企业发展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

1.3 政治关联、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积极建立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也是有影响的。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通常会导致企业强化内部控制,企业绩效也随之提升,内部控制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引入政治关联因素,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强化,各项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政治经济环境稳定的条件下,企业经营效益通常会呈现上升趋势。为此,提出假设:

假设3: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会增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

本文依据深沪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选取的样本为2014年在深沪证券市场上市的民营企业,并对ST、*ST公司及公开披露的信息中财务数据不完善的企业进行了筛选剔除,最终获得1207家有效民营企业的样本数据,确保了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其中企业内部控制指数采用了迪博风险与管理数据库的相关信息;由于政治关联指标无法从数据库获取,本文手工整理样本企业的相关指标,根据赋值法定义企业政治关联的强度;其他数据信息来自于国泰安信息技术公司的CSMAR数据库和公开披露的上市企业年度报告,运用系统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2.2 变量设置

2.2.1 企业绩效

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对企业绩效的衡量大多采用财务指标或者是托宾Q值来衡量。本文采用财务数据资产收益率(ROA)来衡量企业总体绩效。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企业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该指标的高低显示企业资产营运效率的好坏,该指标越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就越好。资产收益率能体现出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因此能很好地诠释企业总体绩效。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盈利能力(ROE):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表明企业利用股东投资额获取收益的能力,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中有显著的重要性。

营运能力(TAT):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表明企业全部资产回收的能力,即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是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

发展能力(GI):营业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将营业收入与上年同一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其变动幅度,用以评价企业发展成长情况,是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典型指标。

2.2.2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质量(ICI)的衡量通常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它是反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综合指标,是当前公认的最全面、计量方法相对合理的指标,其指标的确认不仅包含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还涵盖可能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以其他途径披露的信息,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利用一定的模型进行修正,设计出有效评价内部控制的综合指数。一般情况下,迪博指数的范围在0~1000之间,且越大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该评价指标为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所认可。本文采用了这一指数计量内部控制质量。

2.2.3 政治关联

政治关联(PC)采用赋值法定义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强度,企业是否具有政治关联的判断标准为:董事是否具有政治背景,即存在政治关联为1,否则为0。

2.2.4 控制变量

据以往文献研究可知,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但经确认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股本结构等因素显著影响企业绩效。本文选取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一步使这两者关系的分析更为可靠准确。

变量名称定义及变量符号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一览表

2.3 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假设1,建立模型(1):

其中,ICI值是被解释变量;β0是模型的截距项;βi是各变量系数;PC 是解释变量;SIZE、LEV、TOP3、OCF、YEAR是控制变量;ε是误差项。

为了验证假设2,建立模型(2):

其中,Y值是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包括企业总体绩效ROA、企业细化绩效ROE、TAT、GI;PC是解释变量。

为了验证假设3,在上述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变量政治关联进行交乘,建立模型(3)和模型(4):

其中,ROA值是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在模型(3)中,ICI、PC是解释变量,SIZE、LEV、TOP3、YEAR是控制变量;在模型(4)中,加入了PC*ICI,作为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不变。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表2为描述性统计表,是对模型中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在1207个总体样本中,ROA的极小值为-26.16,极大值为41.402,波动较大,可能与近几年经济波动有关,标准差为4.997,也验证了经济的波动性。ROE的极小值为-66.069,极大值为107.683,波动也较大。内部控制指数的极小值为0,极大值为808.39,均值为640.711,说明样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比较稳定。政治关联的极小值为0,极大值为1,均值为0.85,说明在民营企业中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很多。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极小值为17.757,极大值为25.513,均值为21.633,表明样本企业在经营规模上并不存在很大差异,即上市民营企业的规模差异不大。

表2 描述统计量

3.2 相关性分析

本文在解释内部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变量的影响时,选取多个自变量建立模型,并利用SPSS19.0对各个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结果可知,政治关联与内部控制呈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政治关联与ROA、ROE、GI、TAT正相关。即政治关联与企业整体绩效和企业细化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假设2和假设2a、2b、2c的成立。从相关系数均小于0.5判断,上述各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对这些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其结果也在后续分析中得到验证。

表3 相关性分析

3.3 回归分析

模型(1)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模型(1)实证检验结果

由表4可知,政治关联的回归系数为正,其Sig值为0,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也就是说政治关联与内部控制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政治关联与内部控制显著正相关,即政治关联程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好,验证了假设1。模型(2)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模型(2)的实证检验结果

由表5可知,政治关联对企业整体绩效ROA、企业细化绩效ROE、GI、TAT表现是1%的水平的正向相关,即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验证了假设2和假设2a、假设2b、假设2c。

由下页表6可知,模型(3)中ICI和PC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即内部控制(ICI)、政治关联(PC)与企业绩效(ROA)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在基本回归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了内部控制(ICI)与政治关联(PC)的交乘项,在表6中体现为第二列,其回归系数为0.00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加入交互项后,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依然存在,引入的交互项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会增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验证了假设3。

表6 模型(3)的实证结果

3.4 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本文进行稳健性检验,在解释变量内部控制、政治关联不变,并保持原来的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将企业绩效(ROA)采用托宾Q值进行替代,对模型(2)进行回归,其结果与原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ROA)指标的结果是一致的,即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4 结论

本文以2014年上市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相关性检验,还是回归检验,均表明二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有效途径。即积极建立政治关联,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通过对政治关联和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会增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通过回归检验,表明政治关联和内部控制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政治关联程度水平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同时也验证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会增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关联民营企业变量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奇趣搭配
智趣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